36例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3 09:16
本文关键词:36例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GCAA)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形成及随访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KD的患儿共3726例,其中并发GCAA的患儿36例全部纳入作为研究对象,KD并发中小冠状动脉瘤(Small or medium coronary arteryaneurysms,small or medium CAA)的病例90例,从中随机抽取76例为KD并发中小CAA组,并发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的病例共1231例,从中随机抽取304例为KD并发CAD组,未并发任何冠脉损害的病例2369例,从中随机抽取216例为冠脉正常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对4组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心脏受累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再对与GCAA发生有关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 结果:纳入GCAA组患儿36例,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4±3.8)岁;中小CAA组患儿76例,其中男54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2.8±2.6)岁;CAD组患儿304例,其中男212例,女92例,,平均年龄为(2.4±1.9)岁;NCAL组患儿216例,其中男113例,女103例,平均年龄为(3.0±2.2)岁。据本组Pearson x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1.0岁或≥5.0岁、发热时间14d、在病程的第10天以后应用首剂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第一剂2g/Kg的IVIG不敏感者、白细胞计数≥20.00×109/L、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压积降低、血小板计数≥800×109/L、C-反应蛋白100mg/L、血沉100mm/h与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14d的OR=3.981,95%CI为(1.571,10.087),P=0.004;血沉>100mm/h的OR=3.206,95%CI为(1.271,8.088),P=0.014,两者为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发热时间14d、血沉100mm/h是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川崎病 巨大冠状动脉瘤 高危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4;R732.2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1 对象与方法11-12
- 2 结果12-23
- 3 讨论23-25
- 全文总结25-26
- 参考文献26-28
- 文献综述28-35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6-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奚立;桂永浩;盛锋;徐素梅;;Harada评分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4期
2 陈晶晶;黄敏;谢利剑;李锦康;杨晓东;;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3 温树田;刘鹤松;蒋桂香;;川崎病死亡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0年04期
4 施婷婷;于明华;张丽;曾华松;刘特长;虢艳;王红英;公亮;;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急性期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5 张丽;于明华;施婷婷;虢艳;刘特长;王红英;汪周平;;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远期预后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年03期
6 刘芳;吴琳;黄国英;叶明;贾兵;陆颖;宁寿葆;;川崎病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旁路移植术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613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135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