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杭州市余杭区中学生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7-08-18 20:15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余杭区中学生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静态行为 超重 肥胖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中学生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为制定超重肥胖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地理位置临近杭州主城区的临平街道和塘栖镇,其辖内3所中学的所有初一和初二通校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基本特征、学习日和周末每日的各类静态行为时间(包括做书面作业、屏前娱乐、看书刊杂志和用电脑学习)、饮食习惯、身体活动量、睡眠时间和自感学习压力等,根据学生体检获得的身高和体重值计算BMI指数,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进行判断。学习日和周末的各类静态行为时间分别以P50或P75的统计分类界值进行分组,采用两因素关联分析和多因素关联分析等方法,了解各类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是否存在独立关联,抑或通过影响饮食、运动等间接地造成超重肥胖。 结果:本次共调查了1139名初中学生,其中男生564名,占49.5%,女生575名,占50.5%;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78±0.66岁。超过50%被调查对象的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父母就业情况以正常工作的占大多数(父亲占93.4%,母亲占88.6%)。被调查者的超重率为9.9%,肥胖率为4.0%,男女性别间的超重率(χ2=15.792,P0.001)和肥胖率(χ2=20.053,P0.001)均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学习日中,平均每日书面作业时间较长,中位数达120分钟(四分位间距90-170分钟),屏前娱乐时间中位数30分钟(四分位间距0-70分钟),看书刊杂志和用电脑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学生几乎不看。周末,平均每日书面作业时间180分钟(四分位间距120-240分钟),屏前娱乐时间180分钟(四分位间距120-300分钟),看书刊杂志20分钟(四分位间距0-60分钟),用电脑学习20分钟(四分位间距0-50分钟)。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间静态行为时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学习日女生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120分钟的比例55.3%,高于男生43.8%(χ2=15.089,P0.001),男生屏前娱乐时间超过30分钟的比例44.9%,高于女生39.0%(χ2=4.074,P=0.044),女生用电脑学习时间超过20分钟比例26.1%,高于男生19.3%(χ2=7.408,P=0.006)。周末女生看书刊杂志超过60分钟的比例23.8%,高于男生19.1%(χ2=6.490,P=0.011),女生用电脑学习时间超过50分钟的比例26.1%,高于男生19.3%(χ2=7.850,P=0.005)。 分性别比较做书面作业时间长短组间其他静态行为时间的差异,发现学习日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和不超过2小时的两组男生中,屏前娱乐时间较长的比例分别为36.8%和51.1%(χ2=11.416,P0.001),两组女生中,屏前娱乐时间较长的比例分别为35.2%和43.6%(χ2=4.177,P=0.041),用电脑学习时间较长的比例分别为31.1%和19.8%(χ2=9.392,P=0.002),周末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和不超过3小时的两组女生中,用电脑学习时间较长的比例分别为37.8%和19.4%(χ2=24.040,P0.001)差别均有统计显著性。 分性别比较学习日和周末各类静态行为时间长短组间超重肥胖率的差异,结果发现,与男生超重肥胖呈显著相关的是周末屏前娱乐时间,周末屏前娱乐时间超过180分钟者,其超重肥胖率达到27.6%,而不超过180分钟者为13.7%(χ16.981,P0.001)。与女生超重肥胖呈显著相关的是学习日屏前娱乐时间、周末屏前娱乐时间和周末用电脑学习时间,学习日屏前娱乐时间超过30分钟者,其超重肥胖率达到12.1%,而不超过30分钟者为5.1%(χ2=9.091,P=0.003),周末屏前娱乐时间超过180分钟者,其超重肥胖率达到10.6%,而不超过180分钟者为5.9%(χ2=4.249,P=0.039),周末用电脑学习时间超过50分钟者,其超重肥胖率为12.0%,而不超过50分钟者为6.2%(χ2=5.236,P=0.021)。 进一步分析各类静态行为时间与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的关联,结果发现,学习日,屏前娱乐时间超过和不超过30分钟的两组学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的比例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油炸食品χ2=17.904,P0.001,碳酸饮料χ2=29.937,P0.001),用电脑学习时间超过和不超过20分钟的两组学生,经常食用饼干甜食的比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258,P=0.039)。周末,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和不超过180分钟的两组学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比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803,P=0.016),屏前娱乐时间超过和不超过180分钟的两组学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碳酸饮料、饼干甜食的比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性(油炸食品χ2=15.266,P0.001,碳酸饮料χ2=16.712,P0.001,饼干甜食χ=4.507,P=0.034),看书刊杂志时间超过和不超过60分钟的两组学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的比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397,P=0.011)。学习日屏前娱乐、看书刊杂志、用电脑学习时间不同的学生,在身体活动时间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屏前娱乐时间超过30分钟、看书刊杂志超过30分钟或用电脑学习超过20分钟的学生,身体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比例高(屏前娱乐时间长短组间χ2=4.507,P=0.034,看书刊杂志时间长短组间χ2=6.583,P=0.010,用电脑学习时间长短组间χ2=4.419,P=0.036)。做书面作业时间长者,睡眠时间充足的比例,低于做书面作业短者(学习日χ2=37.413,P0.001,周末χ2=15.940,P0.001),用电脑学习时间长者,睡眠时间充足的比例,低于用电脑学习时间短者(学习日χ2=6.467,P=0.011,周末χ3.998,P=0.046)。学习日看书刊杂志时间长者,睡眠时间充足的比例,低于看书刊杂志时间短者(χ2=5.148,P=0.023)。学习日做书面作业时间、用电脑学习时间或周末做书面作业时间不同,学习压力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学习日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120分钟者,学习压力大的比例,高于做书面作业时间120分钟及以下者(χ2=15.116,P=0.001),用电脑学习时间超过20分钟者,学习压力大的比例,高于用电脑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者(χ2=6.378,P=0.041),周末做书面作业时间超过180分钟者,学习压力大的比例,高于做书面作业时间180分钟及以下者(χ2=13.625,P=0.001)。 最后,以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分性别运用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类静态行为对于超重肥胖的单因素作用粗OR值、多因素作用调整OR值(控制饮食、身体活动、睡眠和自感学习压力因素),结果发现,周末屏前娱乐超过3小时是男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a0R=2.227,95%CI:1.439~3.445),学习日屏前娱乐时间超过30分钟(a0R=2.533,95%CI:1.349~4.758)、周末屏前娱乐超过3小时(aOR=1.923,95%CI:1.034~3.577)和用电脑学习超过50分钟(a0R=2.073,95%CI:1.094~3.928)均是女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讨论与结论:余杭区中学生做书面作业和屏前娱乐时间长,做书面作业、看书刊杂志和用电脑学习时间女生比男生长,屏前娱乐时间男生比女生长。周末屏前娱乐与男生超重肥胖显著相关,学习日、周末屏前娱乐和周末用电脑学习均与女生超重肥胖显著相关,在控制饮食、身体活动、睡眠、学习压力这些环境因素后,仍与超重肥胖存在独立关联。
【关键词】:中学生 静态行为 超重 肥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3.14
【目录】:
  • 目录3-4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9
  • 1. 前言9-11
  • 1.1 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9
  • 1.2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9-10
  • 1.3 静态行为定义及研究必要性10-11
  • 2. 研究目标11-12
  • 2.1 总体目标11
  • 2.2 具体目标11-12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4
  • 3.1 研究对象12
  • 3.2 调查方法12-13
  • 3.3 质量控制13
  • 3.4 统计分析方法13-14
  • 4. 结果14-29
  • 4.1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4-15
  • 4.2 静态行为现状15-19
  • 4.3 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联19-21
  • 4.3.1 男生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联19-20
  • 4.3.2 女生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联20-21
  • 4.4 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相关因素的关联21-28
  • 4.4.1 静态行为与饮食的关联21-24
  • 4.4.2 静态行为与身体活动的关联24-25
  • 4.4.3 静态行为与睡眠的关联25-26
  • 4.4.4 静态行为与学习压力的关联26-28
  • 4.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28-29
  • 5. 讨论29-31
  • 5.1 余杭区中学生静态行为时间长29-30
  • 5.2 静态行为是超重肥胖独立的危险因素30-31
  • 6. 结论与建议31-32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32-33
  • 参考文献33-35
  • 综述35-41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贺茹;金春华;吕岩玉;;婴儿生长发育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2 胡美琴;曾令霞;颜虹;;西安市城区中学生静态活动与超重肥胖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5期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年19期

4 李艳平,马冠生;看电视时间对儿童肥胖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2期

5 刘智勇;孙锦峰;陈帅印;;鹤壁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1年05期

6 林少倩;何丕山;李军;刘大聪;高莉洁;贾兴兵;李慧;刘冬梅;王志萍;;山东省3县农村地区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7 张征;;6~12岁小学生肥胖患病率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8 菅平女;张月明;刘英;;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社会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年36期

9 许丽丽;王志春;石武祥;陈艳兰;章丽娟;;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8期

10 曹明芹,古丽巴哈尔·卡德儿;乌鲁木齐市部分汉族学龄期儿童肥胖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696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96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