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低分子肝素对大鼠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4:27

  本文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对大鼠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百草枯 中毒 低分子肝素 肺纤维化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大鼠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百草枯(40 mg/kg)灌胃方法建立中毒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中毒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每只大鼠于百草枯灌胃后30 min皮下注射1 000 U/kg的低分子肝素钠,分别于第7、14和28天检测血清转化生化因子β1(TGF-β1)、Ⅲ型前胶原肽(PⅢP)、羟脯氨酸(HYP),并观察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毒组及治疗组在第7、14和28天TGF-β1、PⅢP、HYP均明显升高(P0.05);与中毒组比较,治疗组在第7、14、28天TGF-β1、PⅢP、HYP水平较中毒组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病理学发现,给予百草枯染毒后,大鼠肺纤维化程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间质中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胶原沉积逐渐增加,肺泡结构破坏逐渐加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大鼠肺泡结构破坏减少,间质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沉积减少。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减少TGF-β1、PⅢP、HYP的生成,减轻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单位】: 赣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新余钢铁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
【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23042)
【分类号】:R595.4;R563
【正文快照】: 3.新余钢铁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百草枯(PQ)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较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对人类的毒性极大,大剂量中毒患者因早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小剂量中毒患者往往可以度过急性期,但部分患者仍将发生肺纤维化,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仍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良;郑敏辉;戴木森;林立芳;;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肺组织的PAI-1 mRNA表达[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2 蔡志刚;崔卫正;叶红霞;李晓娟;石玉珍;张彦萍;关继涛;;低分子肝素减轻大鼠肺纤维化机制探讨[J];河北医药;2008年03期

3 彭明;刘亚非;林一勤;肖章武;黄晋熙;;低分子肝素对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作用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8期

4 艾进颖;王红阳;付爱双;刘信荣;喻昌利;;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纤溶变化及低分子肝素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5 百草枯中毒诊断与治疗"泰山共识"专家组;菅向东;;百草枯中毒诊断与治疗“泰山共识”(2014)[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6 朱玉龙;李风森;张建;罗小军;;12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流变、凝血功能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4期

7 王顺莹;;低分子肝素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15期

8 张彦萍,曹书颖,马俊义,王立芹,王保法;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凝血活性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08期

9 Franck Verrecchia;Alain Mauvie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and fibr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菁荃;田小霞;王黎敏;李宝红;贾建桃;张丽丽;武延隽;张慧英;;复合致病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各脏器纤维化改变及机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王颖;万跃;谭兵;蒋勇;白玉;吴永忠;;霉酚酸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3期

3 陈敏;吴卉卉;沈晓丽;杨秀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年01期

4 欧洋肖;陈维雄;;上皮-间质转化在克罗恩病肠道纤维化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年01期

5 李娟;范雪云;郝小惠;李欢;;尘肺患者血清中TGF-β、PDGF的表达及意义[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年05期

6 陈炜;张念志;王前程;;参七虫草胶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01期

7 ;Interference of Y-27632 o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ype 1 in ocular Tenon capsule fibrobla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2年05期

8 王芳;毛建文;曾煦欣;褚夫江;时军;王小燕;崔升淼;;TGF-β1对人粘连成纤维细胞增殖与COL-I合成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徐超;马勇;;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年02期

10 陈丰运;肖骅;;TGF-β1/SMAD2信号通路与房颤心房结构重构关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siRNA抗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作用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唐亮;TGF-β1基因转染MSCs移植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修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3 黄敏;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云;论肺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延洲;MDSCs定向分化的调控及其在压力性尿失禁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肖红波;热休克蛋白47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向少伟;肾安提取液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TGF-β1表达与信号转导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陈蓉;蛇床子素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杨光;中药纤克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CTGF、ILK表达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何淑芳;复方芪参提取物抗瘢痕疙瘩的TGF-β/Smad信号转导及MAPK通路调控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鹏超;一次下坡跑后大鼠骨骼肌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永晶;肝星形细胞的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丽娜;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和作用及全反式维甲酸的干预[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晓兵;siRNA沉默Smad3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焱;ZEB1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激活及转分化中的作用[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熊晓亮;动脉粥样硬化的口服免疫耐受及细胞因子检测[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琛茂;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尹旭;海鞘醇类似物LQC-X6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卢琳;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核因子-κB与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10 黄维娟;复方芪参提取物体外抗瘢痕疙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菊莲,王宇,邓海娟;肺痹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探讨[J];甘肃科技;2003年12期

2 刘卫国;徐维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11期

3 陈宇洁,韩学毅,万小兵,江帆,陆海英,李栋滨,李文彦;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观察[J];华西医学;2001年01期

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2期

5 蔡后荣,戴令娟,郑培德,孟凡青;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中TGF-β1表达[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6 马跃文,佟振月,侯显明,康健,于润江;TGF-β1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不同细胞表达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07期

8 马靖,何冰,李楠,张红;阿奇霉素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07期

9 蔡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和患病率[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4期

10 董润之;;益气通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60例[J];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莹,张凤缎,王妍;低分子肝素与标准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对比分析[J];中原医刊;2001年05期

2 庄芳,张丽平;低分子肝素不同应用途径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王玲玲,王立军,李芳臣;低分子肝素含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96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张建余,吕明良,王英兰;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11期

5 王幼萌,许静;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安徽医药;2002年03期

6 常桂兰;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J];华夏医学;2002年06期

7 王瑞敏,孙运,祖占霞;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周登川;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10期

9 王爱学;双冲击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原医刊;2003年15期

10 王宏艳,刘艳勋;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林;;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治疗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比较[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尹林;;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治疗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比较[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易兴阳;张顺开;潘继豹;潘光强;胡永启;陈步满;林瑞声;余昌明;;第四部分 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4 李颖颖;李京;王悦;范慧红;;低分子肝素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5 ;低分子肝素致出血1例及文献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高雷;王超;张平;张平;;低分子肝素在儿科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治云;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郑福鸿;尹永杰;;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何梅;唐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致出血1例[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治云;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翔实;低分子肝素——综合性效优势备受临床青睐[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许韵红;围绕低分子肝素及注射剂两大重心发展[N];证券时报;2012年

3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陈韵岱邋罗刚;心梗 请选低分子肝素抗凝[N];健康报;2007年

4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王有国;妊娠期脑血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更安全[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知陶;疗效相当 成本减六成[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靖九江;延长低分子肝素用药时间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李良;上实联合控股组建天普海药[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朱国旺;对ACS的抗凝治疗亟待规范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陶春祥;ACS的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河;创伤性股静脉血栓基因表达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2 李丹丹;前列腺素E1及低分子肝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颜鹏;低分子肝素应用时间对预防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雷刚;天然低分子肝素制备及其硫酸化修饰条件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4 赵宏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5 蔡智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低分子肝素治疗[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岩;低分子肝素的抑菌抑癌及降血脂活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7 张玲;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在老年肺心性发作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8 金红梅;低分子肝素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应满珍;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崔卫正;低分子肝素对大鼠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6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236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