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及血清IL-1β、IL-18检测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及血清IL-1β、IL-18检测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NRLP3 mRNA COPD IL-1β IL-18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炎症介质IL-1β、IL-18的浓度的检测,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AECOPD组共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70.43±7.92岁。经治疗症状体征好转达到缓解期水平时作为COPD缓解组。根据入院时血气分析是否合并有呼吸衰竭,将AECOPD组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共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70.28±7.85岁)和AECOPD未合并呼吸衰竭组(共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70.76±8.12岁)。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共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70.15±7.73岁)。各组受试者分别于清晨空腹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个组血清中IL-1β、IL-18的浓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中NLRP3 mRNA的表达量。结果:(1)AECOPD组和COPD缓解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显著高于COPD缓解组(P0.05)。(2)AECOPD组中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显著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3)COPD患者NLRP3 mRNA表达量与血清中IL-1β、IL-18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和0.70(P0.05);IL-1β的浓度与IL-18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P0.05)。结论:(1)AECOPD组、COPD缓解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IL-1β、IL-18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NLRP3和IL-1β、IL-18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2)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IL-1β、IL-18的浓度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浓度升高导致COP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3)NLRP3 mRNA表达量与IL-1β、IL-18的浓度呈正相关,NLRP3和IL-1β、IL-18可能在同一信号通路上,共同参与COPD病情进展。
【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健,钦光跃,李祝尧,王静,施旦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4例诊治体会[J];浙江医学;2000年04期
2 冯靖,朱宝玉,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5期
3 张九进 ,陈显源 ,吴维民 ,邓海波 ,黎祖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变化[J];中原医刊;2003年05期
4 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注射用内给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年01期
5 洪旭初,林其昌,蔡勇,陈沁,叶玲,陈公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年04期
6 陈红;纤支镜在3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成都医药;2004年05期
7 Henderson R.D.;Sandroni P.;Wijdicks E.F.M.;李一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与呼吸衰竭[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8 李志军;张西芷;郭少丽;;慢性重度呼吸衰竭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黄斌;王筠;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1期
10 陈光宴;徐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地塞米松80例临床体会[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于国东;吴先平;樊勋;程小曲;肖乐声;余征;;呼吸衰竭选择使用呼吸机控制模式通气的时机探讨[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郭兮恒;郭尧华;;呼吸衰竭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探讨(附7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钟世杰;刘涛;罗翌;谭荣益;池逊;冯维斌;张忠德;林琳;刘敏雯;庾慧;陈秀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蒋明英;;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秀英;;老年病人腹部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防治[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孙洁民;陈菁;罗光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宝玉;;关于临界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损伤的概念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永波;李文平;崔建英;王林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屠春林;胡建荣;盛飞;唐志军;余艳芳;刘莺;朱瑞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莉;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诊治特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朱立明;危重呼吸衰竭救治有了新方法[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朱立明;我国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首医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詹庆元;抢救呼吸衰竭治疗与研究显著提高[N];北京日报;2010年
5 于英杰;慢性肺心病之呼吸衰竭护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慕欣 魏平 蓝愉华(实习);呼吸衰竭:解痉 祛痰 氧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呼吸衰竭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夏向南;严寒季节老人需防慢性呼吸道衰竭[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及分型[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小华;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耕;40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毛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及血清IL-1β、IL-18检测的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6年
3 刘勇;简易呼吸衰竭评估系统的建立与评价2[D];暨南大学;2008年
4 钟晓們;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界呼吸衰竭与呼吸衰竭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李晓晓;儿童重症脑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6 冯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7 徐丽娜;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赵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阳永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许东琳;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23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