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重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干预,使用降温毯维持肛温33~35℃。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以及全身氧代谢指标[血乳酸(LA)、氧合指数(PaO_2/FiO_2)、氧输送(DO_2)、氧消耗(VO_2)、氧摄取率(O_2ER)]。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24、48、72 h的HR、MAP、CI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亚低温组24、48、72 h的HR、MAP、MPAP较对照组降低,48、72 h的CI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亚低温组24、48、72 h的PaO_2/FiO_2较治疗前升高,VO_2、O_2ER于48、72 h增加,DO2于72 h减少(P均0.05);亚低温组LA于48、72 h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结论亚低温能改善氧合功能,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利用氧功能,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且对循环影响少。
【作者单位】: 东莞市人民医院;
【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A2013835)
【分类号】:R563.8
【正文快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一步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重症ARDS的主要问题是难以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即使低平台压小潮气量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吸入一氧化氮等处理也难以缓解缺氧[1]。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有效纠正低氧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新满;;浅析心脏做功及其计算[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傅强;崔乃杰;;重度脓毒症时机体氧代谢障碍变化的防治研究[J];天津医药;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薇;黄敬孚;赵津生;杨宝昌;张惠;许晖;;肺炎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儿发生MODS的预后分析[J];天津医药;200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强,崔华雷,崔乃杰;连翘提取物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药;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杨红艳,李珊珊;对应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伤残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2 潘明远;黄少伟;罗大山;邓峰;;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6年09期
3 杜瑞艳;;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研究近况[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08期
4 彭成;胡生;赵刚;;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80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16期
5 王凯;肖玉强;付立旗;王晓民;王玉春;;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9期
6 彭旭;;亚低温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9期
7 王瀛;刘颖青;;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中国病案;2014年01期
8 谢晓君,吴志群;控温毯在亚低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10期
9 只达石,张赛,陈荷红,肖绪林,苏晨芳,林欣,刘敬业,张楷文,毛瑞,曹海华,杨谨涛,马宁;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10 邓其峻,吴敏,王国福;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筑;;亚低温治疗的现状及展望[A];贵州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暨神经外科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2 关峰;胡志强;黄辉;;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杨卫红;;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闫红;;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章玲;;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亚低温、亚冬眠治疗脑出血的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贾军;张浚;钟天安;叶宇;仪立志;尹夕龙;周路球;;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温影响的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吴瑞荣;靳英华;;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及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曹拂晓;练红;;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玉兰;赵连英;文琴;;亚低温治疗实施及护理[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盛美君;程晓英;陈朔晖;;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安全性监护[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胜利 王树荚;我省亚低温治疗中心成立[N];山西日报;2000年
2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刘伟国;让严重脑外伤患者“cool”起来[N];健康报;2005年
4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张赛;亚低温疗法如何用于脑外伤患者[N];健康报;2012年
5 衣晓峰;尿激酶溶栓并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胡德荣;脑瘫、癫痫等疾病的发生率有望降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记者 孙玲;在医学科研领域争金牌[N];上海科技报;2006年
8 张荔子;亚低温治新生儿脑病安全可行[N];健康报;2006年
9 ;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之五(二等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建国;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时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殷玉华;亚低温对颅脑外伤后钙整合素结合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刘志超;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高筱雅;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重度糖氧剥夺/复糖复氧模型筛选与亚低温有联合作用的神经保护剂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梁成;亚低温对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及其对脑保护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6 张国斌;兔液压冲击重型脑创伤模型的建立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张志刚;亚低温与甲强龙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张亚峰;亚低温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李建军;亚低温延缓脑缺血再灌注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5 吉玲;系统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6 陈晓东;重型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与凝血功能改变[D];中南大学;2009年
7 韦克;亚低温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周鹏;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含量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8年
9 罗菲菲;全身亚低温技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器官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0 冯天水;亚低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液生化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3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25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