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本文选题:替考拉宁 切入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R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RICU 2010年10月-2013年7月80例MRSA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替考拉宁400mg,每12h1次,静脉滴注,连续3d后,改为400mg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替考拉宁第1天400mg每12h1次,后改为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改变、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5%,细菌清除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分别为75.0%、52.5%、5.0%,两组间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始高剂量加维持量替考拉宁治疗方案治疗MRSA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doses of teicoplanin in the treat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fected with RICU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0 to July 2013, 80 cases of RICU infected with MRSA were selected. Patients with machine-associated pneumonia were studie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eicoplanin 400 mg once every 12 h, intravenous drip was given once every 3 day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400 mg once every 12 h once a da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once every 12 h,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400 mg once every 12 hours per da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400 mg every 12 h once a day.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imaging changes, clinical efficacy,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 82.5%, the clearance rate of bacteria was 70.0%,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5.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0% and 52.5%,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and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initial high dose and maintenance dose teicoplanin regime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ith MRSA infection. And safe and reliable.
【作者单位】: 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基金】: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计划A类基金项目(2011KYA153)
【分类号】:R5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施毅;刘又宁;;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06期
2 李昊;王雪;董海燕;董亚琳;田刚;;ICU患者替考拉宁给药方式及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年05期
3 殷少军,何礼贤,董荔,胡必杰,瞿介明,周春妹,倪才妹,贾曼琳,周昭彦;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10期
4 姜辉,俞森洋;临床肺感染评分诊断通气机相关肺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功;郭光云;周琴;杨力;何敏;;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10期
2 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3期
3 贾育红;袁天柱;杨黎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治中的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3期
4 丁军红;;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重症肺炎中的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3期
5 卢健聪;;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1期
6 林泉;邱磷安;王诗端;池细弟;;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03期
7 邵世峰,宁晖,杜佰凤;肺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痰菌及药敏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4期
8 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3期
9 曹弟勇;周歧新;凌保东;;7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赵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干预对VAP患者的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娜;替考拉宁眼内药动学及对MRSA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卢健聪;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许毅;CPIS评分与AS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评估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阮斐怡;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李丽;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薛建昌;张泓;李万华;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年05期
2 华俊彦;田伟强;朱雅艳;虞惠康;;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和血药浓度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年06期
3 郝邯生,胡文芝,李立津,吴瑾,陈光瑾,王燕,吴琦,缴稳苓;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不动杆菌感染[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j;陈小东;;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5期
2 高景;邢丽华;高炜;李振华;王宁;焦婧;;替考拉宁治疗老年患者MRSA肺部感染21例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5期
3 万云焱;林殿杰;郭海生;李希丽;姚周虹;邱义廷;;替考拉宁及夫西地酸治疗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5期
4 李小波;亓占中;甘庆;李光清;王馨平;陈秋伶;张琼;李红;;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在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4期
5 肖雅琼;肖诗亮;曾吉;刘金平;徐磊;;心外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山东医药;2008年40期
6 贾全林;王蓓;刘卓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治新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04期
7 解郑良;郭璐;刘跃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与病原菌特点[J];四川医学;2010年05期
8 毕鸿雁;杨宏军;田风;;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9 王玉春;张正寿;孙立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9期
10 田丽红;申建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桂平;;β-防御素-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春娥;;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郑经川;周志慧;俞云松;陈亚岗;王惠玲;顾俊明;熊圣道;张珍祥;;注射用替考拉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李利;吴晓梁;李立斌;方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学耐药性调查[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倪红英;章云涛;汪宵;方强;;外科术后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黄晓英;徐建如;韩旭东;王亚东;张素燕;任轲;;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鲍海咏;侯明;严海萍;牛毅;凌萍;童世军;宋志芳;;高原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与耐药率调查[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相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敏感率和耐药率分析[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乐翔;杨燕;;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何晓雯;曾一芹;左江成;王群兴;周宜兰;陈春燕;;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万同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罗学宏;肺炎病因多切勿乱入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王选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选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朱召明 魏善和;骨科手术切口耐药葡萄球菌感染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卫 燕 戚宜晶;恶性肿瘤患者为何易发生医院内感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2 何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3 贾全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迟红丽;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院内获得性肺炎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曹宁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监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钱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冯翠;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易感因素分析及耐药性变迁[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剑荣;PVC气管导管表面TiO_2镀膜抗细菌污染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10 曾宪元;胃液PH值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关系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2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58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