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价值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22 09:12

  本文关键词:动脉血乳酸、D-二聚体、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4年

动脉血乳酸、D-二聚体、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价值的探讨

李芳芳  

【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水平、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对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判断对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暨重症医学科2012年10月到2014年2月期间住院病人,选取43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重症肺炎患者,年龄16岁~88岁,平均年龄54.6±17.3岁,其中男性27人,女性16人。其中有基础疾病的患者31人(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其中包括一人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感染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多次修订发表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的共识指南关于重症肺炎的标准,排除恶性肿瘤、药物中毒、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控制欠佳及先天性代谢疾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梗死、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肺部病变、已知的血液或凝血功能异常、血栓栓塞性疾病(肺栓塞)、长期使用华法令或低分子肝素者及孕妇等。 纳入对象按预后分成两组,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者为存活组,症状出现恶化或死亡者为未愈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入院时及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的乳酸值、入院急查血凝实验结果中的D-二聚体值及入院24小时内检测的血CRP值。 计算24小时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水平-治疗24小时后乳酸水平)/初始乳酸水平×100%,将所有纳入患者按24小时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计算两组初始乳酸水平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存活组及未愈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X±S表示,性别用χ2检验,年龄采用t检验;动脉血乳酸、D-二聚体、CRP数据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的病死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存活组[(3.24±1.25)mmol/L]及未愈组[(3.41±2.36)mmol/L]在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8,P0.05),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3,P0.001)。 2.高乳酸清除率组([3.31±1.57)mmol/L]和低乳酸清除率组([3.54±1.24)mmol/L]两组初始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7,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28.57%,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5,P0.01)。 3.D-二聚体在两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2,P<0.01),C-反应蛋白在两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2,P0.05)。 结论: 1.重症肺炎患者单一测定的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早期24h乳酸清除率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有效地评估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 2.住院早期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的患者,如果以乳酸清除率小于或等于10%作为阈值,将有助于预测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3.入院检测D-二聚体水平对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血CRP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仲生;姜春玲;张卫星;陈映群;;5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黄玲;;老年重症肺炎56例临床分析及防治[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8期

3 段建明;安新;张继艳;许芳;马理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1期

4 李佳峰;;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5期

5 刘晨;王红阳;刘欣洋;张晓伟;刘阳;李琳;张盼盼;;医院呼吸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6 周梅芳;郭瑛;;无创通气治疗凉山州地区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年08期

7 秦海军;杨柳;徐卿;许兵;姜家梅;封启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3年06期

8 闫梅;张成;王瑞玲;于学勇;;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03期

9 霍海燕;左六二;萧淑华;郭苏;;重症肺炎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9期

10 李寒春;唐风鸣;;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端华;贾辰生;;煤工肺尘埃沉着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J];安徽医学;2010年02期

2 吴祖凤;汪铮;李秀;;无反应性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34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3 张颖;孙彩霞;;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5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6年01期

4 吴祖凤;汪铮;李秀;王同;丁震;张春美;陈若静;;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J];安徽医药;2011年10期

5 赵敬武;朱孝武;周曙岚;温丽珍;郑晓玮;孙立贵;罗琼;刁联硕;;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2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雅立;王艳鸿;赵杰;;11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齐洪娇;;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证治疗的体会[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8 胡正金;;加替沙星与舒巴坦-头孢哌酮联合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9 曹伟娟;;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2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2年06期

10 郭艳青;段美丽;李昂;翁以炳;冀晓俊;庄海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丽;黄莉;徐艳霞;彭莉;梁雪雯;;危重患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及血气分析评价[A];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古丽斯坦;宫珏;翟所迪;;左氧氟沙星每日一次与每日多次给药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3 郑贤孝;;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体会[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原源;张宏英;高占成;;中国大陆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例及其疾病监测系统预警病例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占扬清;陈荣昌;叶枫;杨子峰;;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史利卿;徐晓琳;马建玲;王丽云;章马兰;;152例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郑四平;孙子凯;张伟;贾新华;王至婉;王明航;王海峰;;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胡金亮;;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扭扭;史利卿;;老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的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静;史利卿;;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临床观察[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猛;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老年肺炎的理论探讨与临床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周山;干部保健对象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沈益谦;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肺炎的证候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吴志松;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蔡芸;铁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郭海;宣肺清气法治疗老年肺炎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孔祥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相关性及HMGB1 A Box对其保护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李得民;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柳林欣;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组织因子表达及调控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琳琳;小儿肺炎病原体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何永涛;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罗琼;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徐建宁;重症肺炎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及其意义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阮永春;血清sTREM-1及PCT测定在BP及IPIF诊断中的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良;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唐亮;sTREM-1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南宇飞;嗜酸细胞计数与肺炎及其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何晓蕴;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范振磊;1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英;C-反应蛋白测定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8期

2 雷兆文;呼吸道的生物被膜病:慢性难治性肺部感染的关键环节[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7年04期

3 卢树标,荣福,郭苏;CRP检测在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5年01期

4 肖玲,郑忠生,郑小河,余文聘,陈潮钦,吴洁文;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研究[J];河北医学;2005年01期

5 朱小芳;徐琴;;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0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年02期

6 赵铁梅,刘又宁;肺炎链球菌192株对新喹诺酮类体外耐药性测定[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年06期

7 续华;以淑君;柯毅青;李红波;熊黎;;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6年16期

8 段建明;安新;张继艳;刘萍;;淮南煤矿及周边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07期

9 段建明;安新;张继艳;许芳;马理华;刘萍;;2006~2007年度淮南矿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8期

10 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阳,马福广;骨折病人130例D-二聚体阳性浅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钟清,黄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10期

3 苏艳丽,王树祥;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9期

4 周立红,刘泽霖;D-二聚体检测临床研究的近况[J];血栓与止血学;2002年03期

5 周玉宝,吕海龙;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6 陈化禹;;D-二聚体及其测定方法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12期

7 赵先进;;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02期

8 李贞洁;楚泽琴;刘秀忠;;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党京丹;;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年24期

10 潘高辉;;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虹;裴冰;;检测老年重症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彩霞;王伟;楼亚玲;;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雅稚;;D-二聚体的检测在眼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文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慧敏;;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瑞丽;王小娥;钟殿胜;程方圆;张霞;董丽霞;陈哲;;血浆D-二聚体正常的22例肺栓塞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芳年;王友祥;;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夏乾峰;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俊;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人—鼠”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照民;NRG-1诱导ErbB异源二聚体间反式磷酸化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丹;血浆D-二聚体与年龄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隋鑫;2000例D-二聚体升高患者临床意义探讨[D];吉林大学;2014年

3 谢波;D-二聚体候选参考物质研制及结果一致化相关问题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赵伯翔;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5 许俊凯;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诊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正桂;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杰;D-二聚体正常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杨可佳;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的临床观察[D];苏州大学;2011年

9 周红梅;共价连接模型化合物中二聚体的光敏化裂解反应[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郑琎喆;单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D-二聚体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动脉血乳酸、D-二聚体、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85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