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04:52

  本文选题:循证干预 + 股骨粗隆间骨折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21期


【摘要】:目的采用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进行预测性分析,以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与治疗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干预措施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循证支持得出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呼吸系统功能衰退、易误吸和缺乏有效的咳嗽;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的临床观察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by using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Methods from April 2012 to June 2013, 180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9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 and age distribu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the decline of respiratory system function, easy aspiration and lack of effective cough.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8.9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index score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作者单位】: 日照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山东电力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97)
【分类号】:R5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有朵;;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南松;胡志彦;吕伟胜;池一阳;徐政;;创伤部位对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6期

2 尹玉芳;;骨科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围术期内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08期

3 张春;张俊;吕战虎;阿布拉提;汤志辉;;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02期

4 李红梅;;股骨颈骨折合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29期

5 王冬冬;马婷婷;朱华东;;骨科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年13期

6 方建芬;陈春女;;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年04期

7 谢燕崧;张民勤;宁军;;早期离床坐联合呼吸训练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年02期

8 牟宗玲;王超;李静;;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21期

9 石波;谢明锐;王军;杨衡;李宗原;康斌;;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微创术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及疗效[J];重庆医学;2014年27期

10 陈清梅;曲艳玲;练贵香;;股骨骨折后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建平;加压鹅钉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0年12期

3 徐龙江,王良意,何志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附87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2期

4 朱涛,魏勇才;透射下复位加压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解剖与临床;2001年02期

5 吕建民 ,黄峰 ,赵增光;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海南医学;2002年08期

6 孙振华,单新贵;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80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4期

7 周三保,程镇西;坐位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2年10期

8 吴爱杰;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3年03期

9 黄树荣,黄智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3年03期

10 康保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24例总结[J];实用骨科杂志;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毕梦娜;陈仲明;陈如见;;非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常天霞;姬玲;翟春启;;2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4 李良华;陈新民;韩大为;石树培;廖增年;林信民;严孟宁;;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谢清波;;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体会(附38例分析)[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树仁;;Y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A];玉溪市第二届骨科学术研讨及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振环;;18例肢体功能不全并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8 张爱桥;招健明;姚见;关天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石英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治疗体会[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10 张鹏;陈经勇;李钟;毕梦娜;张上上;朱江伟;鲁丽莎;;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道安邋孙晓军;新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范军;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 尹平平;老人好腿挨刀:仁心不存,妙手何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张启民 实习生 孟静航;全市首例微创手术在市医院获得成功[N];赤峰日报;2010年

5 萧峰;为98岁老人换人工关节[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志;Gamma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和股骨颈—坐骨大切迹线评价股骨颈干角的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明辉;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单根;成年及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前倾角测量对比[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兴;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AO/OTA 31-A1、A2)远端锁定与否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光波;手法复位结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沈艺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陈轩;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猛;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宋松;中药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后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夏坤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隐性失血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李长亮;髓内针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杨光;PFNA与InterTAN治疗A2(AO/OTA)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临床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7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967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