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的临床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different clinical phenotyp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individu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1 to March 2012, 157 patients with COPD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OPD subgroup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122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94 of them were male, the age was 5389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was (72 卤7) years old. PCA analyzed three main factors, and the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all factors was about 73.1%. Based on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PCA,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1) compared with the elderly patients, the smoking index was high, the severe airflow was limited, the severe dyspnea, the complication was less, the inflammation index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2) the elderly patients, the moderate airflow limitation, Moderate dyspnea, low smoking index, more complications, and higher inflammation index. (3)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group, the third category is relatively young patients, with severe airflow limitation, severe dyspnea, less complications, and low smoking index. (4)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category, the smoking index of the patients in the fourth category was low,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e inflammation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inflammation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atients with mild dyspnea. Conclusion COPD patients with similar degree of airflow limitation may have different ag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OPD and 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分类号】:R56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慧芳;李风森;杜丽娟;;AECOPD病情严重程度与痰中IL-8、TNF-α水平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9期
2 朱晔涵,蒋军红,黄建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中炎性标志物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龙举;刘晓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ADAM-17与趋化因子FKN的变化及意义[J];吉林医学;2012年04期
2 阮祥俭;;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年17期
3 刘军强;张浩飞;;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疗效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刘慧芳;李风森;杜丽娟;;AECOPD病情严重程度与痰中IL-8、TNF-α水平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9期
5 朱斌;郝建;王伟;程曦;黄鹤;沈亚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12期
6 郝建;吴升;李树雯;钱均;稽雪林;吕来娣;沈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与动脉血气间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2期
7 陈子平;宿文革;闫永健;;汉防己甲素对尘肺病患者疗效探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7期
8 宋珊;陈绍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水平及与气流受限的关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方苏榕;孙丽华;谷伟;谭焰;张金梅;;香烟烟熏对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C16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8期
10 吴纪珍;齐咏;马利军;李素云;;IL-8和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气道炎症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穆塔里甫·吾布利哈斯木;2-型糖尿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维、西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FKN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李燕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细胞免疫与内源性皮质醇水平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范春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FN-γ、IL-32、IL-1β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刘慧芳;AECOPD证型、痰色与气道炎症、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曹雯雯;西宁地区COPD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检测意义[D];青海大学;2012年
6 吴饶仙;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探索COPD表型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7 张月战;血清游离轻链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严重度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龙,郑玉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痰液TNF_α、IL-8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1期
2 王伟,徐少华,柳相珍,邵红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J];现代免疫学;2004年01期
3 朱晔涵,蒋军红,黄建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中炎性标志物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4 叶锦辉,林琦,陈燕,郑勤伟;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血清及痰液白细胞介素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5 钱建美,修清玉,王桂芳,颜泽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细菌感染与痰颜色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年05期
6 徐东;肖伟;孙明祥;范崇伦;;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中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05期
7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年05期
8 马敏,樊卫文,孙滨,李焕章;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炎性标志物的变化[J];中华内科杂志;1999年03期
9 秦娥,应可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1测定及意义[J];浙江预防医学;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芳环上96种常用取代基的 Q 型聚类分析法[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2 成启威;李凤华;金维哲;张雅茹;原德新;王大江;;胎儿十六项指标的聚类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1987年03期
3 廖建华;崔君兆;张玲;;一种新的聚类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87年03期
4 聂滢;沈安;;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10岁男生的生长发育水平[J];中国卫生统计;1988年01期
5 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黄芩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10期
6 谭远德,吴昌谋;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方法[J];遗传学报;1993年04期
7 李少英;李月秋;王维人;白建明;闫莉蔷;刘景顺;王景华;张淑芹;;藏族七个群体皮纹参数的聚类分析[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8 李少英;李月秋;王维人;闫莉蔷;白建明;王景华;张淑芹;;彝族6个群体皮纹参数的聚类分析[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9 段东平;简易聚类分析在飞机卫生状况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5年01期
10 石曙光;人体生理节律聚类分析与正交试验设想[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翠;;我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对消费的制约[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均立;傅国华;;海南各县(市)经济实力的聚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黄金;曹林峰;;南京服务业发展的聚类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肖静;杨泽峰;徐辰武;;微阵列表达谱监督聚类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路爱峰;崔玉杰;;沪市电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聚类分析[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国华;廖小莲;夏君;;证券投资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7 张红卫;隗金水;;聚类分析评价与测量效度关系探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牛东晓;乞建勋;;网络资源平衡问题的聚类分析优化遗传算法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詹原瑞;彭书杰;李如一;;基于聚类分析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邹晓玫;修春波;;基于聚类分析的犯罪率相关因素的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建萍;基于计算智能技术的聚类分析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成安;分布式环境下聚类分析新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旭杰;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李宝玲;王裕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眩晕证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周韬;盐胁迫下胡杨的生理响应及miRNA表达动态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文锴;聚类分析在古生物学和矿物学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2 冯伟;聚类分析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邹家兴;基于混合多指标信息的聚类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4 陈艳伍;聚类分析模型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D];湖北大学;2013年
5 张中月;影响聚类分析方法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2年
6 曾玉钰;定性数据的聚类方法及其应用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杨磊;一种两总体聚类判别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强;聚类分析理论在港口规模确定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孙冰心;基于谱系聚类分析的集装箱装箱方案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黎;基于聚类分析的负荷数据分类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本文编号:2159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15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