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27 12:15
【摘要】: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检测结果。探寻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的快速、高效方法。方法对90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基础肺功能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90例患者基础肺功能正常,其中FeNO增高者86例,阳性率95%;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75例,阳性率83%。FeNO与支气管激发试验呈中度正相关。FeNO测定方法的用时、安全性优于支气管激发试验,且两者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eNO与气道反应性具有相关性。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较支气管激发试验具有简单、安全、快捷,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但FeNO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参考值尚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非过敏性的哮喘患者,虽然FeNO测定正常,但并不能排除哮喘,还需要BHR测定进一步确诊。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evel of nitric oxide (FeNO)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To explore a rapid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the basic lung function, exhalation nitric oxide and bronchial provocation were measured in 9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ronchial asthma. Results the basic lung function of 90 patients was normal, 86 cases of which FeNO was increased, the positive rate was 95%, and 75 cases of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of 83%.FeNO was moderat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The safet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eNO and airway reactivity. The dete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bronchial asthma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afe, rapid and easy to accept. However, FeNO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its reference value has not yet been accepted as a unified standard,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In patients with non-allergic asthma, although FeNO is normal, asthma is not excluded and further diagnosis of BHR is required.
【作者单位】: 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一科;
【分类号】:R56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印楼 ,曹巧云;哮喘患者呼出气中一氧化碳增加[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年02期

2 张荣葆;哮喘患者呼气中NO的增加量[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4年02期

3 赵亚群;轻度哮喘患者呼出气NO、痰嗜酸粒细胞和乙酰甲胆碱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年04期

4 戴爱国,李柏完,陈红芳,范咏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NO含量的变化及吸入NO对其肺功能的影响[J];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年02期

5 康卫国;特异性变态反应对成人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年02期

6 吕晓东,刘加良;呼出气冷凝液一氧化氮检测在评价气道炎症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6期

7 岳文军;江涛;;呼出气凝聚液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5期

8 孙力军,孙玉洁,罗立斌,史冬瑶,史彦筠,田莉,李志彬;口呼一氧化氮对评估哮喘气道炎症的价值[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9 张建全;柳广南;钟小宁;;呼出气中冷凝物的测定和意义[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年02期

10 李德容;郑则广;林佩仪;张秀燕;谢灿茂;陈荣昌;钟南山;;延长呼气法和平静呼气法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比较[J];河北医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才玉;郑劲平;关伟杰;高怡;安嘉颖;虞欣欣;刘文婷;刘清霞;;中国南方人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正常值调查[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云;陈亚红;朱瑞霞;常春;朱红;梅静静;姚婉贞;;社区居民呼出气硫化氢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与NO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永明;林江涛;;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红;王广发;乔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凝集液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孙云;陈亚红;王新茂;朱瑞霞;姚婉贞;;COPD患者呼出气硫化氢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陈建荣;;呼出气冷凝液检测技术在呼吸系统危重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王新茂;陈亚红;;呼出气硫化氢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赵明华;韩克斯;古力巴哈尔;李梅;陈丽萍;;呼出气CO_2容量曲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周为;柯会星;张洪胜;李毅;殷丽萍;;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永明;林江涛;;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咳嗽诊治中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迟春花;哮喘诊断方法有哪些[N];健康报;2007年

2 沈青玉;急性呼吸衰竭的现场抢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沈青玉;急性呼吸衰竭现场抢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柴晶晶;呼出气一氧化氮正常值测定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的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张永明;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应用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马静;COPD流行病学调查与EBC检测在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顾宇彤;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抗氧化失衡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新;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支气管哮喘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段继仙;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3 周童;容积二氧化碳图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瑞;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春辉;呼出气CO_2容积曲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郝冀;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中诊治的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慧生;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诊断价值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8 柴静;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任蕾;哮喘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余苏云;雾化碳酸氢钠溶液对AECOPD患者气道酸化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07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207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