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干预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tecavir on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165 HBV DNA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81) and control group (n = 85). The incidence, time and degree of liver injury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was lower (18.5%), the time of occurrence was late (30 ~ 150 days), the degree of liver damage was light, the recovery was faster (17 卤3.8) days, and the time of completing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was (210 卤16.3)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entecavir has obviou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 of HBV DNA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liver injury caused by tuberculosis drugs.
【作者单位】: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分类号】:R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陆宁;刘旭东;;抗结核药物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08期
2 厉惠莉;章华权;郑华;邓军霞;;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164例临床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高星;欧阳松;林鸳;;453例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0年04期
4 钟红剑;刘腊香;陈文胜;林巧;万学信;;拉米呋啶对HBV DNA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干预的作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4期
5 许继涛;潘春记;吴自锋;朱健辉;;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的优化治疗[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6期
6 胡珊;;肺结核患者121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7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年01期
8 张培元;应重视肝脏疾患时抗结核药物肝损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心祥,渠彦;自创黄芪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2 郑传运;自拟参芪六草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杨通宝;软肝化纤汤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作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4 张茂根,张茂荣;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48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5 付月箫;张振强;谷灿立;李文现;田中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103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6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7 吴福宁;李猛;李振前;朱幼芙;;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8 张鸣;金晓东;;不同证型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9 曾凡荣;朱向秀;杨光;朱红艳;丁君;张飞;;慢性乙肝患者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抗HBc-IgM(+)检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张照如;朱立雨;陈红;;亮菌甲素对慢性乙肝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刚;肖影群;尹燕跃;吴宝灵;余海滨;;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涂相林;;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学[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龙庆华;涂德幸;孙秀光;;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2例报告[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5 刘鸿彬;张衍强;张桃凤;吴沁聿;;拉米夫定及联合大黄嚺虫丸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6 聂广;;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7 冯建德;;苦参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席启辉;于强;彭伟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活动性肝硬化48例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赖丽霞;王桂良;文萍;文剑波;徐林芳;龚敏;韩明;;拉米夫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肝后肝硬化120例疗效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汤雄;袁涛;陶冶;;拉米夫定单药及其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标记与病理评价[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张立新;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非结构蛋白5A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辉;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G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王鲁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1年
5 史华新;加味补肝散含药血清对肝细胞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桂民;HBV、HCV、HIV-1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黎;HBV宫内感染体外模型的构建及cAMP调控子宫肌细胞COX-2表达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吴健;肝移植病人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兰林;HBV准种特性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秦幼平;针灸防治大鼠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进步;血浆DNA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各种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华;HBV核心区启动子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松灿;肝康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D_4~+、CD_8~+、IL-12及IFN-γ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4 张春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荣梅生;慢性乙肝患者CD8+细胞CD28的表达与肝组织病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卓婷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与乙型肝炎重症化相关的标志性免疫分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燕;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原彤彤;hFgl2凝血酶原酶蛋白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米俊杰;BMP5和BMP 6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岚;;446例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8年12期
2 陈欣,刘雪娥;结核病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因素初深[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3期
3 A. Fernández-Villar,B. Sopena,J. Fernández-Villar,R. Vázquez-Gallardo,F. Ulloa,V. Leiro,M. Mosteiro,L. Pineiro,马s,
本文编号:2209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20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