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合并间歇低氧大鼠模型肝脏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injury of rat liver induced by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intermittent hypoxia. Methods Sixt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group A), emphysema group (group B), intermittent hypoxia group (group C) and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intermittent hypoxia group (group D). In 30 min;C group, 5%O2/ balanced N230s and air 90 s were alternately ventilated for 8 h / d D group. After 8 weeks of continuous exposure, 5 femoral arterial blood samples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each group and their blood gas values were measured. The lung tissue of the remaining rats in each group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fter HE staining and the mean number of (MLI), lining alveoli was calculat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pathological score of inflammatory injury of liver was calculated by light microscope after (MAN); liver staining. The levels of liver interleukin (IL)-6,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伪,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in groups B and D were obviously emphysematous. The activity of total SOD and CAT in group B and D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0.05), and the levels of SOD and CAT i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 0.05). The level of MDA in group 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5), and the content of IL-6,TNF- 伪 and pathological score of liver inflammation in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5). The pathological score of liver inflammation in group 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5). The level of MDA in group 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5). The level of IL-6,TNF- 伪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5), and the pathological score of liver inflammatory injury in group 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0.05). Conclusion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intermittent hypoxia have synergistic effects on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injury.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270144,30800507,81170071)
【分类号】:R5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梦丽;刘春霞;冯靖;曹洁;陈宝元;;不同间歇低氧方式对内皮细胞c-f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年10期
2 冯靖;陈宝元;郭美南;曹洁;赵海燕;梁东春;左爱军;;内皮细胞在不同间歇缺氧方式时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妍;吴高峰;杨建成;冯颖;胡建民;;PPAR-α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2期
2 Thirumalai T;Viviyan Therasa S;Elumalai EK;David E;;Hypolipidaemic and antioxidant effect of Enicostemma littorale Blume[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年05期
3 易旭;龙黎;程明亮;;茅台酒与乙醇影响二乙基亚硝胺引发小鼠肝细胞癌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Changes of free radicals and digestive enzymes in saliva in cases with deficiency inspleen-yin syndrome[J];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0年03期
5 侯珊珊;张小瑞;赵远红;;8-异前列腺素F2α在损伤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12期
6 岳红梅;余勤;张佳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12期
7 王玉卓;谢珊珊;孙涛;张道来;孙庆济;孙云帆;冯玉新;辛华;;灰树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肝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8期
8 崔海丹;王欣彤;赵青;沈明花;;榛蘑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技;2011年10期
9 董爱莲;胡玉琳;祁亚宾;聂广军;;铁代谢紊乱和其它致病因素介导的肝氧化损伤及抗氧化保护策略研究进展[J];生物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10 顾闻宇;郑军华;;内皮祖细胞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幸海燕;金丝桃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冯靖;OSAHS的炎性损伤及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静;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大鼠炎症损伤机制、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及抗氧化干预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虢毅;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和中国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遗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先红;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糖代谢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学力;艾塞那肽对IGT合并NAFLD大鼠肝细胞抗内质网应激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惠;丙泊酚对间歇缺氧内皮细胞NF-KB激活及HIF-1α mRNA表达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姜秋芳;不同频率间歇低氧下大鼠肝脏损伤机制及抗氧化剂Tempol的干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雷;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远隔肾组织中组织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倩;替米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黄昀超;抗胆碱能治疗对OS患者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8 任恒昌;富氢HC-A肾保存液对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阮四军;AG490联合VEGF对肝大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10 刘青清;CSE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VEGF/VEGFR2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靖;陈宝元;郭美南;曹洁;赵海燕;梁东春;左爱军;;内皮细胞在不同间歇缺氧方式时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敏;刘峰;史苏芹;杨秀芬;;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9年04期
2 王茂娟;王荣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肺部炎症性疾病[J];内科;2008年02期
3 沈亚伟;王波;郝建;;全反式维甲酸对肺气肿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4期
4 杨学东;张新勇;赵怀兵;尹明;钱小顺;王士雯;;脂多糖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年03期
5 陶仲为,朱秀英;用FVC、FEV_1和MFVC测定上、下呼吸道阻塞[J];山东医药;1987年01期
6 孔灵菲,刘国华,于润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阻力改变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7 胡林;;气胸误诊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1期
8 刘积锋;钟小宁;何志义;张建全;陈罡;郑小珍;;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0期
9 刘红梅;甄国华;张珍祥;张惠兰;曹勇;汪涛;顾乃兵;徐永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木瓜蛋白酶和钴60照射所致肺气肿大鼠肺泡壁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李波;陈东;王桂芳;董春玲;王向东;白春学;;离体肺气体容积和肺密度在肺气肿小鼠模型中的变化[J];上海医学;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程;;TNF-α与肺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COPD形成中的作用[A];二○○八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积锋;钟小宁;何志义;张建全;陈罡;;N-乙酰半胱氨酸防治大鼠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盛海燕;孙永昌;李然;白澎;;COPD肺气肿表型气道炎症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丕仁;崔立;侯加法;;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善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6 李冀文;王淑华;;肺结核咯血并发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钟小宁;何志文;张建全;柳广南;刘积锋;梁莹;;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大鼠非低氧血症期肺动脉重塑的特点及N-乙酰半胱氨酸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侯刚;王秋月;王笑秋;康健;于润江;;维生素A对大鼠实验性肺气肿肺泡壁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光华;刘克昌;项崇澄;;矽肺的CT诊断[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白鹭;霍萌;李大庆;王彦民;张金玲;李艳英;王海波;张黎黎;;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肺弥漫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水泉 李水根;冬季心肺疾病多发与污染有关[N];健康报;2007年
2 罗玉菊;建议“慢支”病人去游泳[N];大众卫生报;2008年
3 林楚;“老慢支”患者夏天不妨游泳去[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4 金慰鄂;如何选用止咳化痰药?[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陆军;慢支病人不妨去游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陈金伟;特殊类型的肺气肿[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吴玉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肺气肿[N];科技日报;2005年
8 解放军306医院 张俊虎;肺气肿忌用安眠药[N];保健时报;2007年
9 赵祯;肺气肿的简易运动疗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10 山东省滨洲市中心医院 赵民生;肺气肿患者应慎用传统安眠药[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宋润兰;实验性金黄地鼠肺气肿相关因素的探讨及中药防治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3 王青青;Tlr4~(mut)小鼠自发性肺气肿的免疫机制及治疗干预[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张华;呼吸道炎症反应病因学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5 段敏超;CD_4~+白细胞介素-17~+辅助性T细胞在香烟暴露肺气肿小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吴凌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对炎症,,免疫抑制和肺气肿生成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7 陈燕;Endothelin-1和Prostacycli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胡国平;生物燃料烟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9 朱晓丹;锌指蛋白A20对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顾宇彤;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抗氧化失衡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丽;肺气肿睡眠诱导低氧大鼠模型全身炎症和凝血功能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钰;肺气肿大鼠全病程中膈肌功能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方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气肿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笑秋;维生素A对弹性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的防治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中新;TNF-α、VEGF和MMP-9在大鼠自身免疫性肺气肿发病中的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6 巨春蓉;Smad3、TGF-β1和ErbB3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中表达的实验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郭亚利;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中MMP-12、TIMP-2及TNF-α表达的调节[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邱诗林;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香烟暴露及断烟肺气肿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徐建林;全反式维甲酸对肺气肿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钟桂棉;256层螺旋CT评价吸烟肺的形态学及功能学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9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21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