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过敏性哮喘模型脱敏治疗前后小鼠肥大细胞的变化与其细胞因子的检测

发布时间:2018-10-11 18:50
【摘要】:目的:制备粉尘螨粗抗原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检测细胞因子并观察肥大细胞形态及脱颗粒的情况。方法:制备粉尘螨粗抗原,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治疗组(C组)。A组始终使用PBS处理,B组和C组在第0、7和14天用50μg粉尘螨粗抗原+50μl明矾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在第28天,A组和B组用PBS、C组用粉尘螨粗抗原(350μg/次)皮下注射免疫1周,隔天免疫1次,末次免疫1周后开始用50μg粉尘螨粗抗原滴鼻激发,每天1次,连续7次。末次激发24 h后进行气道高反应检测。末次激发48 h后处死小鼠取血,对小鼠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无菌摘取肺组织和脾脏,分别进行肺组织病理切片与脾细胞培养。检测BALF和脾细胞上清中IL-4、IL-10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血清中IgE、组胺抗体水平,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状况。结果:与B组相比,C组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病理症状减轻(P0.01)。C组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B组相比,C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明显减轻,细胞形态稳定。与B组(IgE:1.905)相比,C组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IgE:1.278)明显降低(P0.01)。BALF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C组BALF中IL-4水平明显降低接近A组值(P0.01),而IL-10与A、B两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1),C组的IFN-γ也高于A、B两组(P0.01)。C组脾细胞上清中IL-4明显低于B组(P0.01),而IL-10明显高于B组(P0.01),IFN-γ也明显高于B组(P0.01)。BALF和血清中组胺水平结果显示,在BALF中,C组与B组相比略低(P0.05),而在血清中检测出的组胺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模型脱敏治疗后小鼠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被抑制。
[Abstract]:Aim: to establish asthma model of BALB/c mice with coarse antigen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detect cytokines and observe the morphology and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Methods: thirty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Negative control group (group A), asthma model group (group B) and treatment group (group C). A) were treated with PBS all the time. Group B and C were sensitized with 50 渭 g adjuvant 50 渭 l of coarse antigen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on the 7th and 14th day after treatment. On the 28th day,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immunized subcutaneously with the crude antigen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350 渭 g / time) for 1 week in PBS,C group, once every other day. After the last immunization, 50 渭 g crude antigen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was given nasal drip once a day for 7 consecutive times.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was detected 24 h after the last excitation.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for 48 h after the last stimulation, and the 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was collected by alveolar lavage. The lung tissue and spleen were removed with (BALF), and the pathological sections of lung tissue and the culture of spleen cells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IL-4,IL-10 and IFN- 纬 cytokines in the supernatant of BALF and spleen cells, and the level of IgE, histamine antibody in serum were measured. The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toluidine blue stain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nd lung pathological symptoms were alleviated in group C (P0.01). C group). The cell count in BALF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1),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ells and the number of eosinophil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1).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cell morphology was stable. Compared with group B (IgE:1.905), the level of antigen-specific IgE antibody (IgE:1.278) in serum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1). BALF cytokines IL-4,IL-10 and IFN- 纬).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level of IL-4 in BALF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1), while the level of IFN- 纬 in group IL-1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B (P0.01), C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B group (P0.01). 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1), IL-1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P0.01), IFN- 纬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P0.01). It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1). BALF and serum histamine level). In BALF, group C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group B (P0.05), while histamine detected in seru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Conclusion: the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was inhibited after desensitization in allergic asthma model.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南昌大学医学院遗传教研室;
【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No.3132801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04554;S2013040014206) 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No.2012gjhz0009)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No.JCYJ20120613100657482、JCYJ20120613173913654、JCYJ20120613173233810)资助
【分类号】:R5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健琦;刘志刚;高波;吉坤美;邢苗;;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J];昆虫学报;2006年02期

2 郑敬民;尹广;姚根宏;程震;王容;刘志红;;肥大细胞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分布及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6期

3 谢华,何韶衡,程明华,傅意玲;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人大肠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6期

4 郝敏麒,徐军,钟南山;尘螨致敏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建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01期

5 陈育智,马煜,王红玉,王海俊,赵京,曹玲,李硕,黄永坚,钟南山,霍泰辉,赖其伟;中国三城市儿童个人过敏原与喘息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7期

6 沈士亮;;肥大细胞与过敏性哮喘[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晓燕;童志远;;哮喘动物模型研究现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郭伟;李孟荣;肖建军;黄敏;;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估[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5期

3 吴奎,毕玉田,孙鲲,夏俊波,王长征;屋尘螨提取液致敏BALB/c与C57BL/6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7期

4 王妍;金先桥;;支气管哮喘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6年01期

5 许德翔;高岭;;南京地区哮喘儿童体外过敏原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4期

6 胡克;肖锦秀;黄翠萍;;脂多糖对哮喘小鼠肥大细胞活化及p38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10期

7 郑敬民;尹广;恽时锋;刘志红;;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糜蛋白酶检测及其病理意义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4年03期

8 曹炜;许昱;曹瑞娟;;真核表达质粒pVAX1-Der p1的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9 王文莉,林洁英,林若玲;汕头市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吸入性变应原分析[J];河北医学;2005年10期

10 谢永武;宋玫;谭娴玲;周玲飞;郑瑞丰;陈波;;珠海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分析[J];河北医学;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可斌;鼻鼽合剂治疗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正珍;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2 颜晓燕;三种川贝母对过敏性哮喘豚鼠呼吸动力学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春晖;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4 庄伟;双龙颗粒药效学研究及机理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王妍;烟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肺病理生理学的改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于海燕;哮喘滴丸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国华;粉尘螨疫苗对粉尘螨变应原诱导的小鼠气道变态反应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王森;水蛭源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汕头大学;2008年

9 朱艳菊;喘宁颗粒急性毒性和药效学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徐周;气传真菌与尘螨在哮喘中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瑞霞,蒋鹤龄;尘螨浸液治疗3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观察[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2 陈建军;尘螨变应原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年05期

3 曾晓宁;何韶衡;;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7期

4 王春锋;李济宇;;肥大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免疫学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4期

5 高波,刘志刚,苏东明,罗时文;蟑螂变应原Cr-PI包涵体的变复性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4年02期

6 郝敏麒,徐军,钟南山;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7 谢华,何韶衡,郑坚;蛋白酶抑制剂对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泌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2年04期

8 谢华;肥大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3年S1期

9 谢华,何韶衡;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分泌的调控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1期

10 谢华,何韶衡,陈萍;腺苷和抗IgE抗体对哮喘患者BALF中肥大细胞分泌组胺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晓波;静脉点滴脉通致过敏性哮喘发作1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黄建安,张腊娣,於葛华,张学光;共刺激分子B7-CD28/CD152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3年11期

3 王彦玲;盐酸洛美沙星致过敏性哮喘2例[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4 毛光宇,杨炯,陈宏斌,周雪琴,孟宪明;过敏性哮喘患者树突状细胞对原始T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年02期

5 叶晗;清开灵致过敏性哮喘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6 贺骥,江佳佳,王慧勇,李朝品;大学生宿舍尘螨孳生状况与过敏性哮喘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7 ;T细胞的过度激活可以引起哮喘[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8 赵强,邱方,唐希,郭晓庄;过敏性哮喘伴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附尸检1例)[J];中国综合临床;1997年05期

9 唐群英;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哮喘1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马兴常;诺氟沙星致过敏性哮喘2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香艳;;4-1BBL共刺激分子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超英;姜振宇;彭丽萍;李洋;刘红梅;;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5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袁雪芳;迟春花;王广发;赵燕妮;廖纪萍;宿利;罗义萍;;舌下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朱海星;时国朝;汤葳;侯小霞;艾香艳;;过敏性哮喘患者IL-21mRNA的表达变化与哮喘严重程度、Th17/Treg平衡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雅莉;单虎;;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及其对血清IL-31、SCF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CpG寡聚核苷酸治疗过敏性哮喘[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李冬梅;杨盈;;斯奇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周春平;杭晶卿;潘雷达;孙碧雄;郭沪婴;张洪熹;;诱导痰中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于化鹏;邓火金;陈新;刘玉华;吴秋业;;TXA_2酶抑制剂dazoxiben对过敏性哮喘的防治作用[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林小平;宋薇薇;仲欢欢;吕智慧;冯晓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Alutard(安脱达)治疗过敏性哮喘/鼻炎的长期疗效[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蒲昭和;过敏性哮喘常见致病因素[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时建;让我们保持顺畅的呼吸[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余志平;心肺医学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记者/陈江;我区哮喘研究取得突破[N];广西日报;2004年

5 麦国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姜华琦;哮喘类型知多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滕小春;哮喘原因知多少[N];民族医药报;2002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俞忠良;治儿童哮喘用啥药?[N];健康时报;2005年

9 赵永新;警惕“装修性哮喘”[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孙海金;哮喘气雾剂 选用须讲究[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干扰素调节因子4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2年

2 马礼兵;ANP信号调控CD4~+T细胞及其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王健;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重组蛋白的研制及其在过敏性哮喘炎症中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眭建;TLR4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D];江苏大学;2007年

5 武阳;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和神经肽表达上调在甲醛诱导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程晓明;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于化鹏;过敏性哮喘中Eotaxin及CCR3致气道炎症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慈鑫鑫;杜鹃素对卵蛋白和内毒素诱导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建华;Cd300If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马建新;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小鼠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洁;尘螨疫苗对过敏性哮喘疗效与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龚臣;过敏性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外周血IL-17/IL-10水平及联合吸入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马莉;以TLR7激动剂为佐剂免疫治疗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模型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4 李宝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腊娣;共刺激分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赵琳;五肽化合物CMS010.26对过敏性哮喘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胡东;细菌内毒素免疫调节过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金霞;日本血吸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赵丽丽;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哮喘模型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谢强;哮喘患者血清sCD86水平及联合吸入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4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264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