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中细胞因子IL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32、INF-γ的变化及三者与BODE指数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32、INF-γ的变化及三者与BODE指数的关系
雷翠翠
【摘要】: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2(IL-32)和γ-干扰素(INF-γ)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进而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并探讨此三种细胞因子与BODE: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对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病人,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1.研究对象 1.1AECOPD组:选择东阿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70±9岁,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2011年GOLD诊治指南;②入院前未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③排除合并有影响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疾病如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及合并其它部位感染等;④病情严重及其他不能完成肺功能检查者及依从性差者不能选入本研究。患者入院后次日留取空腹血后,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及常规药物治疗,抗生素选定为头孢菌素类,分别记录雾化前后的各项数据,以进行雾化前后的比较。 1.2稳定期随访组:入选的AECOPD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稳定期的随访,共31例,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稳定或消失1个月或以上。 1.3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71±8岁,选取与入选的AECOPD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经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后,排除心、脑、肺、肾等疾病的,且近2个月内无全身感染病史的健康人。 2.治疗方法:入选病人根据病情及检查结果,应用不含激素类药物的常规治疗,第2天清晨留取空腹血后,即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每次雾化15分钟,每天2次,并治疗7天后,留取清晨空腹血,并复查肺功能,评价其临床疗效。 3.血清细胞因子IL-6、 IL-32、 INF-γ的测定 所有入选者于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6m1注入到干燥的试管中,以台式离心机以3000转/分离心15min,分离得血清,-70℃冻存待用。同批专人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32与INF-γ的浓度。采用电发光法测得IL-6的值。 4. BODE指数的测定 入选者分别在雾化前、雾化后,随访时对其进行BODE指数评定,记录得分。测定时均选用同一测量仪器,BODE指数评分标准(见附表1),这些测定结果均由本人记录。 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数据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确定可能相关的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结果 (1)IL-6水平的测定结果 血清IL-6水平在AECOPD雾化前组、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222.249,P0.01)。经过方差分析中的LSD分析法两两比较后,雾化前组均明显高于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后组明显高于稳定期随访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随访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前组、雾化后组及稳定期随访组血清中IL-6水平与BODE指数均具有相关性(系数r及p值分别为:r=0.916,P0.01;r=0.815,P0.01;r=0.744,P0.01). AECOPD组+稳定期随访组,IL-6水平与相对应的BODE指数具有相关性(r=0.753,P0.01)。 (2)IL-32水平的测定结果 血清IL-32水平雾化前组、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555.938,P0.01)。经过方差分析中的LSD分析法两两比较后,雾化前组均明显高于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后组明显高于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随访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前组、雾化后组及稳定期随访组血清中IL-32水平与BODE指数均具有相关性(系数r及p值分别为:r=0.896,P0.01;=0.818,P0.01;=0.822,尸0.01).AECOPD组+稳定期随访组,IL-32水平与相对应的BODE指数具有相关性(r=0.817,P0.01)。 (3)INF-γ水平测定的结果 血清INF-γ水平雾化前组、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随访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64.033,P0.01)。经过方差分析中的LSD分析法两两比较后,雾化前组明显高于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后组明显高于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随访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前组、雾化后组及稳定期随访组血清中INF-γ水平与BODE指数均具有相关性(系数r及p值分别为:r=0.788, P0.01;r=0.589,P0.01;r=0.790, P0.01).AECOPD组+稳定期随访组,INF-γ水平与相对应的BODE旨数具有相关性(r=0.772,p0.01)。 (4)BODE指数的测定结果 BODE指数的雾化前组、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49,P0.01)。经过方差分析中的LSD分析法两两比较后,雾化前组明显分别高于雾化后组、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后组明显分别高于稳定期随访组、健康对照组,稳定期随访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AECOPD患者血清中IL-6、IL-32、INF-γ均升高,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三者均逐渐降低,但在稳定期IL-6、IL-32、INF-γ仍高于正常健康人,三者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与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BODE指数明显升高,与血清IL-6、IL-32、INF-γ有高度相关性,三者均能评估COPD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共同用于指导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和治疗,而且对观察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6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强,钱桂生,谢志坚;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测定及其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7期
2 赵永亮;余佩武;刘伟;饶芸;;IL-6通过SOCS3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5期
3 吕磊,胡建鹏,王元勋,窦红漫,黄开泉;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变化的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刘景艳,修清玉;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6期
5 张建全;钟小宁;柳广南;李超乾;;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作用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杨晶;邵杰敏;张爱丽;韩晓雯;;炎症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临床荟萃;2007年12期
7 程艳慧;何东初;;COPD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2期
8 田春燕;张继红;李伟国;王淑静;陈翠萍;;细胞因子与COPD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2期
9 颜雪琴;金玲湘;戴元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7年01期
10 张宁,徐永健,张珍祥,刘谨,方慧娟,倪望;Effects of Theophylline on Plasma Levels of Interleukin-4,Cyclic Nucleotid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琛;蔡圣荣;方志斌;;肺阴虚证和肺气虚证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8的变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温雪萍;王忠慧;丁梅芬;李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3 沈宏韬;顾雪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侯中宁;;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2例急救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2年04期
5 杨勇;徐海虹;;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孔祥文;刘洪伟;;培土生金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3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苑惠清;;从冬病夏治谈天人相应与适时治肺病[J];北京中医药;2010年03期
8 李建生;王至婉;王明航;李素云;余学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与证素及基础证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9 刘燕;任辉;陈丽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黄勇;崔社怀;李昆霖;韩爱军;王兴胜;;两种不同雾化吸入剂联合应用孟鲁司特改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李素云;郑四平;孙子凯;张伟;贾新华;王明航;王海峰;;COPD急性加重期证候诊断标准的初步验证[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欧江琴;刘良丽;;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A];2011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丽华;丁雨红;兰智慧;;补元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BODE指数的影响[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高红梅;;无创正压通气抢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韦炳华;吴海燕;高翔;陈杰;陈孝;;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病及肠”的实验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先华;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0年回顾性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单淑香;不同作用机制药物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及噻托溴铵抗炎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翠娟;中医证本质研究思路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黄艳;枇杷叶三萜酸对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6 袁卫玲;“肺应秋”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郭文娟;从桂枝汤药物规律性组合与其证机相关性探讨证概念内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官振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和致病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曾丽绚;淫羊藿苷抑制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曲妮妮;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影响的药效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君;COPD病人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振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与肺功能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朱晓龙;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4 姜文青;固本颗粒胶囊对大鼠COPD模型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新;加味清气化痰汤治疗AECOPD痰热阻肺型的临床观察及对气道粘液高分泌性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玉飞;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的中医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易琳琳;清热化痰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干预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张群;AECOPD患者痰培养细菌谱分布及耐药现状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FKN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冯艳;通腑泄热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及对IL-8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艳苓,姚婉贞,郑杰,朱元莉,刘政;白三烯B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与氨茶碱对其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2 赵永亮;余佩武;罗华星;雷晓;刘伟;饶芸;;IL-6抑制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DCs成熟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10年08期
3 赵永亮;余佩武;雷晓;刘伟;饶芸;;JAK2/STAT3途径在IL-6抑制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4 黄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3年06期
5 张旭晨;动物实验性肺气肿的发生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年03期
6 王慧;肺泡巨噬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04期
7 刘景艳,修清玉;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6期
8 侯静静,朱蕾;白介素-8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6期
9 王丽慧,曹作炎;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达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史俊敏;吴晓勇;;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云;张凤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12期
2 王春玲;刁丽萍;孟祥贵;;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05期
3 吴祖凤;;COPD稳定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评价(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小亚;;护理随访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32期
5 王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康复指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6 林业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综合治疗[J];当代医学;2013年03期
7 王新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3年05期
8 胡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管理[J];中国临床医生;2013年02期
9 赵琳;崔妙玲;李丽蓉;何志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04期
10 何世安;;用中医肺康复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颖梅;童朝辉;王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崔朝勃;高秀玲;刘淑红;;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彭燕;;COPD稳定期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戎霞君;黄绍光;过衣;周敏;沈继敏;汤崴;倪磊;李庆云;;奥亭止咳露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许先荣;姜琴华;柴秀娟;徐再春;;孟鲁司特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和症状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侯刚;李朋;李文扬;尹燕;王晓慧;王秋月;康健;;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运动性低氧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况九龙;;LAMA:COPD稳定期治疗的基石[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高鹏;张捷;郝玉秋;智玥;王琦;孟广平;李伟;;COPD稳定期痰中炎性细胞分型临床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杨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董鸿雁;许晓莉;;稳定期重在防,固本调阴阳[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平;[N];健康报;2012年
2 凤林;[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张洪玉;[N];保健时报;2009年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教授 张洪玉;[N];中国老年报;2007年
5 苏永丽;[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徐述湘 殷书涵;[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辛晓峰;[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江苏省副省长 徐鸣;[N];农民日报;2013年
9 俊英;[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林琳;[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言;COPD稳定期中医措施分类系统评价及适时御邪方案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张文江;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3 郭爱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豆市英;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3 唐毅;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COPD稳定期优选治疗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杨燕;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及其干预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陈召华;六字诀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复合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素特点和规律的初步探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房树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8 齐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综合评估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王宗强;缺氧诱导因子-1α在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变化[D];汕头大学;2011年
10 黄小华;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32、INF-γ的变化及三者与BODE指数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4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