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更新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更新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近年来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已经在很多实验中探究过,,但是其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的meta分析旨在探索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是否能降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30天死亡率,是否会增加人工通气的相关风险。 方法:检索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 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图书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检索了未发表及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同时我们检索了所有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仔细阅读文献,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再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1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移风险的评估,使用Stata12.0软件分析高频振荡通气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患者30天死亡率、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机械通气开始后第1-3天氧和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相关风险:气胸和低血压的发生率。 结果:meta分析最后纳入了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677名急性呼吸吸窘迫综合症的成人患者。纳入的所有文献均研究的是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分别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30天死亡率,其中部分研究报道了机械通气开始后患者氧和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通过分析发现,在降低患者30天死亡率上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没有明显差别(RR0.92,95%CI0.67~1.27, P=0.62>0.05)。高频振荡通气不能减少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SMD=0.09,95%CI-0.02~0.19,P=0.10>0.05)。试验开始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高频振荡通气组患者的氧合指数(FiO2/SPO2)与传统机械通气组相比有明显升高(第1天:SMD=0.4195%CI0.28~0.53,P<0.05;第2天SMD=0.5095%CI0.37~0.64,P<0.05;第3天:SMD=0.6095%CI0.46~0.75,P<0.05)。同时分析发现使用高频振荡通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发生气胸(RR0.71,95%CI0.37~1.36, P=0.981>0.05)、低血压(RR0.97,95%CI0.23~4.15, P=0.17>0.05)的风险。 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与传统机械通气模式相比,在降低患者30天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优势,但也不会额外增加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气胸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高频振荡通气 死亡率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3.8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1 资料和方法11-13
- 1.1 纳入文献标准11-12
- 1.2 检索及筛选文献12
- 1.3 文献选择,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12
- 1.4 数据的合成12-13
- 2 结果13-21
- 2.1 纳入研究的描述13-14
- 2.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14-15
- 2.3 干预措施的影响15-21
- 3 讨论21-23
- 4 结论23-25
- 参考文献25-28
- 文献综述28-39
- 参考文献33-39
- 致谢39-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健生,樊寻梅,陈贤楠;高频振荡通气的气体交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08期
2 曾其毅;高频振荡通气的儿科临床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1期
3 王莉,刘素云;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防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崔玉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2年02期
5 汤耀斌,徐公元,周守方,周伟,梁志忠,张洪,韩玉昆;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6 林泽鹏,陈丽珊,赵少岚;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5年07期
7 李明霞;艾孜买提;阿不来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11期
8 李明霞;艾孜买提·阿吉;张蕾;;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年01期
9 徐曼;刘小红;;沐舒坦辅助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2期
10 詹庆元;;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地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权京玉;夏金根;;应用成人高频振荡通气患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章米丹;楼晓芳;周红琴;;5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急性重症肺炎合并肺出血的护理[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章米丹;楼晓芳;周红琴;;5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急性重症肺炎合并肺出血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4 章米丹;;15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危重症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顾春健;林梅芳;富琴琴;袁新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38.3[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6 蔡成;吕勤;吴军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的回顾性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7 黄莉;乔立兴;郑意楠;朱欢;毕明远;蒋犁;;固尔苏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中重度肺透明病疗效观察[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晓;;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邱银萍;;高频振荡通气(HFOV)[A];西北地区肺功能与机械通气研修班课件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琪;刘明月;李颖;王菲;郭琳瑛;胡凤华;宋国维;;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婴幼儿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索[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覃晓菲;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功能及病理影响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2 孙乐英;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猪氧合和肺伤标志物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停婷;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更新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罗杰;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递增法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犬心肌缺血和凋亡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更新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5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