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波;李泽庚;徐升;童佳兵;杨程;王传博;张念志;徐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2010年度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04期
2 张伟;姚玉强;;从心肺相关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治[J];新中医;2012年08期
3 孙昀;罗晓明;纪宗淑;彭晓春;耿小平;;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圣葆;段报喜;;84例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院内感染细菌学与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8期
2 曾庆洋;倪永圣;黄燕新;王陈龙;;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21期
3 文细毛;付陈超;任南;邹明祥;赵艳华;吴安华;;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度监测报告[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年05期
4 杨安芳;;老年人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3期
5 邹连章;聂菲;王安清;;我院135例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2年15期
6 王臻;金晓燕;;不同方案对重度AECOP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年11期
7 彭霞;何森;赵峰;赵帅;陈寒;彭青和;;从“气”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8 张秋芬;;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9 秦胜利;秦政;沈丹;;111例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沈波;许琴芬;荣菊芬;孙维敏;林莉莉;;2007~2009年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菁;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的五脏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陈园贵;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天寿;李泽庚;;肺气虚证与大脑皮质相关性[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王雪京;“肺心同治”治疗肺胀的体会[J];北京中医;1999年06期
3 林馨;柴秀娟;;肺气虚患者发声功能的声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7期
4 王明航;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王海峰;李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基础证候临床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5 王龙海;蔡圣荣;王元勋;胡建鹏;;肺气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的实验研究[J];光明中医;2010年02期
6 张新芳;蔡圣荣;方志斌;赵蜀军;钱琛;王元勋;;肺气虚与肺阳虚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IL-6免疫表达的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董国平;;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1期
8 李振卿;倪静;刘惠聪;方朝义;方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大鼠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年03期
9 苗青;曹雪;樊茂蓉;张燕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年01期
10 黄高;朱祝生;吴红;;固表实卫治疗“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彩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真菌感染5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2 郭润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年07期
3 舒逸;孙志强;;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年07期
4 程思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65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谭孟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3期
6 刘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9年33期
7 潘柳婷;;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8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1期
8 左小芹;;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9 陈谨;王浩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感染与机体免疫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4期
10 于沁;程齐俭;瞿洪平;万欢英;;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是否会引起急性加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少军;何礼贤;瞿介明;欧周罗;胡必杰;王葆青;陈雪华;;免疫受损宿主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时趋化因子基因表达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屠春林;胡建荣;盛飞;唐志军;余艳芳;刘莺;朱瑞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汤翠英;林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黎志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19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许霞;韩秀迪;王洪超;肖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与气道重塑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谢正福;叶安霞;赵华;施焕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任绍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六例漏诊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影清;马肖龙;刘加良;吕晓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临床症状与营养指标的关系[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湖北日报;2003年
2 冬青;为生命呼吸[N];中国老年报;2002年
3 葛宗渔;“为生命呼吸”[N];光明日报;2002年
4 陈燕;冬季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王振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严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记者 杨霞;钟南山提醒: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曙平;铜绿假单胞菌 老年病房的主要致病菌[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胡唯元;“慢肺阻”:人类的“第四杀手”[N];科技日报;2003年
9 张京雷;为生命呼吸[N];科技日报;2002年
10 记者 黄才刚;慢性气道炎与细胞因子失衡有关[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西琳;表达IL-17的正义质粒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防御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唐勇军;神经生长因子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杨敏;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甲基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9年
4 徐凌;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理的探讨及药物防治作用的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5 张程;TNF-α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rhTNFR:Fc的干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6 孙圣华;TNF-α对COPD营养不良动物模型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柳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活质量综合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潘明鸣;Toll样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秀英;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KKα/β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巨春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下降的调查分析与机制探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洽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原菌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2 文文;CTGF和BMP-7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大鼠COPD病理改变中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3 郭生玉;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肺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抗生素干预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吴雷;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细菌耐药性及预后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献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曹玉海;吸入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石少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83例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立英;1020例吸烟者的肺功能检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9 陈岩;SERPINE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丽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的影响因素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疗效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2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56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