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晓波;静脉点滴脉通致过敏性哮喘发作1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黄建安,张腊娣,於葛华,张学光;共刺激分子B7-CD28/CD152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3年11期
3 王彦玲;盐酸洛美沙星致过敏性哮喘2例[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4 毛光宇,杨炯,陈宏斌,周雪琴,孟宪明;过敏性哮喘患者树突状细胞对原始T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年02期
5 叶晗;清开灵致过敏性哮喘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6 贺骥,江佳佳,王慧勇,李朝品;大学生宿舍尘螨孳生状况与过敏性哮喘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7 ;T细胞的过度激活可以引起哮喘[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8 赵强,邱方,唐希,郭晓庄;过敏性哮喘伴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附尸检1例)[J];中国综合临床;1997年05期
9 唐群英;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哮喘1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马兴常;诺氟沙星致过敏性哮喘2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香艳;;4-1BBL共刺激分子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超英;姜振宇;彭丽萍;李洋;刘红梅;;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5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袁雪芳;迟春花;王广发;赵燕妮;廖纪萍;宿利;罗义萍;;舌下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朱海星;时国朝;汤葳;侯小霞;艾香艳;;过敏性哮喘患者IL-21mRNA的表达变化与哮喘严重程度、Th17/Treg平衡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雅莉;单虎;;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及其对血清IL-31、SCF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CpG寡聚核苷酸治疗过敏性哮喘[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李冬梅;杨盈;;斯奇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周春平;杭晶卿;潘雷达;孙碧雄;郭沪婴;张洪熹;;诱导痰中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于化鹏;邓火金;陈新;刘玉华;吴秋业;;TXA_2酶抑制剂dazoxiben对过敏性哮喘的防治作用[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林小平;宋薇薇;仲欢欢;吕智慧;冯晓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Alutard(安脱达)治疗过敏性哮喘/鼻炎的长期疗效[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蒲昭和;过敏性哮喘常见致病因素[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时建;让我们保持顺畅的呼吸[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余志平;心肺医学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记者/陈江;我区哮喘研究取得突破[N];广西日报;2004年
5 麦国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姜华琦;哮喘类型知多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滕小春;哮喘原因知多少[N];民族医药报;2002年
8 赵永新;警惕“装修性哮喘”[N];人民日报;2003年
9 孙海金;哮喘气雾剂 选用须讲究[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秦皇岛中医院中医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冯文杰;哮喘病早治能“愈”[N];保健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干扰素调节因子4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2年
2 马礼兵;ANP信号调控CD4~+T细胞及其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王健;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重组蛋白的研制及其在过敏性哮喘炎症中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眭建;TLR4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D];江苏大学;2007年
5 武阳;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和神经肽表达上调在甲醛诱导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程晓明;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于化鹏;过敏性哮喘中Eotaxin及CCR3致气道炎症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刘建华;Cd300If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马建新;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小鼠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周卫芳;药物和低剂量照射干预哮喘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洁;尘螨疫苗对过敏性哮喘疗效与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龚臣;过敏性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外周血IL-17/IL-10水平及联合吸入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马莉;以TLR7激动剂为佐剂免疫治疗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模型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4 李宝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腊娣;共刺激分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赵琳;五肽化合物CMS010.26对过敏性哮喘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胡东;细菌内毒素免疫调节过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金霞;日本血吸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赵丽丽;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哮喘模型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谢强;哮喘患者血清sCD86水平及联合吸入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0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57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