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9:24
【摘要】:目的 1.研究血乳酸值、血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观察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在NIPPV治疗前后呼吸、心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有效性。 3.观察NIPPV给予不同参数设置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时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 1.对象选择: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120例。 2.分组设计: 2.1分组方法将入选的符合标准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将治疗组随机分为A、B两亚组。 2.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利痰止咳、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间歇NIPPV治疗。治疗组A、B两亚组NIPPV参数设置不同。 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性别及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结果比较采用配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肝功能(ALT, AST),肾功能(BUN, Cr)及空腹血糖(PBG)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血气分析及血乳酸值比较:两组治疗前血PH值、PaO2、PaCO2、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小时两组血PH值及PaO2上升、PaCO2及血乳酸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PH值、PaCO2、PaCO2、血乳酸值变化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两组患者因病情加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比例不同,对照组占53.3%,治疗组占33.3%。两组比较选用χ2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两组治疗前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呼吸及心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咽干,3例出现腹胀,经对症处理后能坚持使用呼吸机。 4参数设置不同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时疗效比较:治疗组A、B两亚组治疗前一般情况、血PH值、PaO2、PaCO2、血乳酸值、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亚组经NIPPV治疗后PaO2、PaCO2、血乳酸、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PH值变化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加重需要进行有创通气的比例不同,A亚组占7%,B亚组占26%。两组比较选用χ2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NIPPV治疗可以改善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 2.NIPPV治疗可以使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血PH值及PaO2上升、PaCO2下降,改善患者呼吸及心率,降低气管插管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进一步证实NIPPV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4.使用NIPPV给予不同参数设置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
【图文】:

治疗前后,统计学意义,血乳酸值,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NIPPV治疗。两组血气分析及血乳酸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24小时血PH值及Pao:上升、PacOZ及血乳酸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3,表4,图1,图2)。进一步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一前后PH值、PaOZ、PaCOZ、血乳酸值变化情况,发现两组间各指标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5)。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呼吸及心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3,表4)。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发现两组间呼吸及心率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5,图3)。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咽干,3例出现腹胀,经对症处理后能坚持使用呼吸机。表3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血PH值、PaoZ、PaCOZ、血乳酸值、呼吸及心率比较观?

血乳酸值,治疗前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3,,表4)。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发现两组间呼吸及心率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5,图3)。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咽干,3例出现腹胀,经对症处理后能坚持使用呼吸机。表3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血PH值、PaoZ、PaCOZ、血乳酸值、呼吸及心率比较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tpPH值 7.29士 0.057.33士 0.046.3540.000PaOZ(mmHg)49.47士 94954.10士 12.802.215 0.031PaCOZ(mmHg)72.43士 19.065.97士1252 3.592 0.001血乳酸值(mmol/L) 3.77士 1.972.55士1.22 4.542 0.000RR(次 /min)27.53士 3.2624.6士2.7114.557 0.000HR(次/min)105.3士 12.5298.93士 11.0412.503 0.00080706O5040302010。.磷一徽 PIJ值PaCOZ...嘛腆LaC.治疗前”治疗后图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PH值、PaoZ、PaeoZ、Lae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明;孙春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度呼吸衰竭[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2 韦庆锋;;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3 彭秋玲;;无创正压通气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1期

4 郭静;孙平;赵秀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18期

5 高红梅;曹瑞林;;无创正压通气抢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赵念;陈锦辉;;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84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7 李泽克;;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8 敖素华;赵晓杰;彭素岚;;参麦注射液配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年08期

9 周宏伟;庞晓军;曾红;陆健芳;;舒利迭联合BiPAP通气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4期

10 于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28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祖铭;颜明治;陈黎;;轻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2 祝振忠;陈新;;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竭70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孟树萍;马敬;赵改丽;;无创正压通气在心外科治疗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4 胡征;夏国辉;张铁军;;无创正压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及体会[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陈建红;黄蝶卿;黎秀玉;雷清限;;老年病人无创正压通气副作用的观察[A];全国第十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国培;邹其银;向斌;李海峰;崔华永;;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蔡晓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何义芬;;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黄巧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电解质紊乱的效果观察[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吕祖铭;张晓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性病治疗后请别忘复查[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宁春;临界高血压必须治[N];健康时报;2008年

3 于尔辛;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自我保健[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艾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0年

5 通讯员  谢明霞 记者  谭克扬 实习生 向涛;湘雅医院成功治愈难治性癫痫病[N];湖南日报;2006年

6 程浩;烧伤水疗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龚晓明;CIN治疗后的妊娠结局[N];健康报;2006年

8 吴一福;上颌扩弓治疗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赵叶苹;三亚市:贫困“参合”患者可先治疗后结算[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蒋泓鸣;营颈糜烂的三种治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巧琳;舒肝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黄业坚;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洁;益髓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祝道松;耳压疗法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郭贞君;芪珠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陈虎山;补肾化瘀壮骨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韩冰;系统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相关因素及干预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张春晓;“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相关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郭刚;基于“虚—瘀—毒”病机基础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擎添;外用“万应止痛油”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瑾瑶;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任丽丽;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张宗英;活血消ve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龚惠琳;温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旭晨;抗内毒素血症疗法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曹慧敏;一线应用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宇坤;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洲博;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范艳艳;芪药糖肾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姜北;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1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61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