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实验性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20-05-26 11:42
【摘要】: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再灌注可以触发一系列损伤反应,引起相应脏器致命性损伤。人们发现肺移植、体外循环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肺栓塞溶栓治疗等多种临床情况下发生肺缺血后再灌注,肺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lung injury, IRLI)。其特征性变化是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表现为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等。目前,再灌注肺损伤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是细胞在遭受到热或其他损伤因素(如缺血、缺氧、重金属)作用后诱导生成的一组蛋白质。在维持组织细胞的自身稳定和环境适应性及抵御外界损伤等方面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对心肌、肝脏、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血管内皮损伤时释放的因子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 vWF)的变化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的表达研究肺损伤的可能机制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体重2.5~3.5kg,雌雄不拘。将Berman球囊漂浮导管的球囊置于左下肺动脉开口处,充盈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建立肺动脉栓塞模型。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1)假手术组(n=6),(2)肺动脉栓塞1h组(n=6),(3)肺动脉栓塞2h组(n=6),(4)肺动脉栓塞2h再灌注1h组(n=6),(5)肺动脉栓塞2h再灌注2h组(n=6)。各组动物分别于栓塞前、栓塞1h、栓塞2h、栓塞2h再灌注1h、栓塞2h再灌注2h抽取静脉血,抗凝、离心、取上清液,分装后放入-20℃保存,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显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实验动物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取少量左肺组织分别用4%多聚甲醛、4%戊二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进行组织病理分析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SPSS 11.5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1)血浆中ET-1、NO及NO/ET-1比值的变化:除假手术组外,肺栓塞1h组、肺栓塞2h组、肺栓塞2h再灌注1h组、肺栓塞2h再灌注2h组血浆中的ET-1、NO含量均高于栓塞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2h血浆中ET-1、NO的含量明显增多;再灌注后进一步增高,再灌注2h升高最为明显。与栓塞前及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栓塞2h、再灌注1h、再灌注2h血浆中NO/ET-1明显降低。(2)各组血浆中vWF的含量变化:除假手术组外,肺栓塞1h组、肺栓塞2h组、肺栓塞2h再灌注1h组、肺栓塞2h再灌注2h组血浆中的vWF含量均高于栓塞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2h血浆中vWF的含量明显增多;再灌注1h后进一步增高,并于再灌注2h达到高峰。(3)肺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兔肺组织中HSP70阳性细胞主要在肺泡上皮细胞、部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表达。与假手术相比,肺栓塞1h、2h、再灌注1h、2h时,兔肺组织HSP70的阳性面积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再灌注1h、2h组明显高于栓塞1h、2h组,再灌注2h组高于再灌注1h组(P0.05)。(4)肺栓塞再灌注后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化、部分胞浆溶解,核染色质浓缩,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和膜融合消失。 结论:(1)本实验通过介入方法使用Berman球囊漂浮导管成功制作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是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2)肺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提示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损伤。(3)ET-1、NO、vWF均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本文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参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4)HSP70在肺栓塞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增加,推测HSP70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王明荣,杨宗诚;热休克反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02年05期

2 张位星,龚光甫,陈胜喜;吸入NO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1期

3 张杰;热休克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5期

4 谢印芝,杨曦明,马子敏,尹昭云;低氧大鼠脑、肺组织NO、NOS变化及其机理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5 钱丽清,龚国胜,吴圣楣;vWF的结构与功能[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年03期

6 刘建国,王宪,陈明哲;一氧化氮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7 孔炜,方华丰,王迪浔,孙秉庸;急性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血栓素合酶基因表达及PGI_2、TXA_2代谢产物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银叶,刘晓岩,王景燕,王超,李春波,毛伟,彭师奇;L-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年05期

9 叶林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4年04期

10 徐正坸,王万铁,李东,林丽娜;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8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8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