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的DSA表现及栓塞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23:45
【摘要】:目的:探讨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DSA表现的差异,对比分析两组咯血患者选用不同栓塞策略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在两组间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咯血患者提供诊疗帮助。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01月至2016年01月入住我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介入栓塞治疗的76例咯血患者,收集病历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在影像科医师和介入科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指导下,将所有患者分为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两组。76例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相应区域的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造影,发现异常的责任血管后尽可能超选择性插管进行栓塞。记录两组患者的DSA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DSA表现的差异;按栓塞策略分为3种栓塞方法: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方法1),单纯栓塞微球栓塞(方法2),栓塞微球、明胶海绵或加用弹簧圈混合栓塞(方法3)。根据DSA表现及插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方法,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并随访10-48个月,评价3种栓塞方法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在两组间的差异。总体76例患者按上述3种栓塞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栓塞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总体76例患者按责任血管中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与否,评价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对复发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隐源性咯血患者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是支气管动脉异常改变,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亦有参与。两组患者的DSA表现基本一致,DSA主要表现为责任血管迂曲、增粗、紊乱、粗细不一、造影剂外溢、肺内异常染色、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支气管动脉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多支血管互相吻合、动脉瘤样改变、支气管动脉-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分流)等。其中迂曲、增粗、紊乱、粗细不一、肺内异常染色、支气管动脉-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分流)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外溢、非支气管体循环参与支数、动脉瘤样改变、双侧支气管动脉异常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后,咯血即刻停止,随访10-48个月,咯血复发10例(13.16%),咯血复发和3种栓塞方法对疗效的影响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栓塞策略在总体76例患者中对比分析时显示:方法2和3的疗效均优于方法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2和3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76例患者中,有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比无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更容易复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源性咯血患者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是以支气管动脉为主,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的异常改变。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支数和动脉瘤样改变在非隐源性咯血组较隐源性咯血组出现较多,而造影剂外溢和双侧支气管动脉异常在隐源性咯血组表现明显。介入栓塞治疗后咯血的复发在隐源性咯血组和非隐源性咯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容易导致咯血复发,咯血患者在使用永久栓塞剂栓塞异常的责任血管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图文】:

支气管动脉,动脉


第3章 结果3.1 隐源性咯血患者3.1.1 隐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及 DSA 表现41 例隐源性咯血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共发现 86 支异常的责任血管,支气管动脉 69 支(80.23%),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 17 支(19.77%)。支气管动脉中,右侧支气管动脉 29 支(42.03%),左侧支气管动脉 27 支(39.13%),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 13 支(18.84%);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中,胸廓内动脉 6 支(35.29%),肋间动脉 8 支(47.06%),锁骨下动脉无名分支 2 支(11.76%),甲状颈干 1 支(5.88%)。单侧支气管动脉异常 29 例(70.73%),双侧支气管动脉均异常 12 例(29.27%),支气管动脉异常的 DSA表现见图 3-1,同一患者责任动脉最多的达 5 支。A B

栓塞,甲状颈干,选用方法,分支


图 3-2 A. 栓塞前 DSA 提示甲状颈干支参与供血,其分支紊乱;B. 选用方法 3(500-700μm栓塞微球和明胶海绵)栓塞后,DSA 显示异常甲状颈干分支消失Fig. 3-2 A. Before the embolization of DSA prompted thyroid neck branch to participate in bloodsupply, the branch disorder. B. After embolization DSA showed abnormal thyroid neck branchdisappeared3.2.2 栓塞疗效所有患者栓塞后咯血即刻停止。随访 10-48 月,咯血复发 4 例(11.43%)。方法 1 栓塞 2 例(5.71%),,复发 1 例,复发率(50.00%),在栓塞后第 1 周;方法 2 栓塞 8 例(22.86%),复发 1 例,复发率(12.50%),在栓塞后第 2 周;方法 3 栓塞 25 例(71.43%),复发 2 例,复发率(8.00%),分别在栓塞后第 周和第 23 周。35 例患者中有 22 例(62.86%)存在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供血,复发的 4 例(11.43%)患者中,有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的复发 3 例(8.57%),无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复发 1 例(2.86%)。3 种栓塞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常明;邱跃灵;殷建团;;非支气管动脉参与咯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6年10期

2 黄民强;何光辉;伍北寿;许慧良;李梦;李庆云;;肺癌患者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CTA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年12期

3 付志刚;余成新;张晓磷;李海涛;张志刚;王俊;赵云云;;13例隐源性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9期

4 张凯;任建庄;刘红;王艳丽;段旭华;李腾飞;黄郭灏;张萌帆;韩新巍;;隐源性咯血患者的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03期

5 付志刚;张晓磷;徐丽;韩强;李海涛;亓小虎;赵文江;;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的不同处理方法及远期止血疗效[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6期

6 陈长广;惠华;谭悦;肖荣;王李强;;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14年03期

7 田锦林;郭跃辉;杜亚辉;王伟;李云松;李春雷;陈硕飞;;比较隐源性咯血和慢性肺结核咯血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年03期

8 雷红卫;冯友银;郑卫华;万迪弘;李琼;汪里萍;;大咯血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原因与对策[J];放射学实践;2014年02期

9 吴昱;王宏辉;王法;白彬;徐伟;;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12期

10 田锦林;;隐源性咯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2682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82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