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563.8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仕生;成益国;;机械通气在治疗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吴晓新;刘立文;曾亮;华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陈兵;闫素英;;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陈宏;贾建国;李非;杨鹏;孙家邦;;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宋志芳;郭晓红;单红卫;俞康龙;;糖皮质激素在创伤与手术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价值[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宋志芳;谢伟;单慧敏;郭晓红;孙波;;糖皮质激素治疗大肠杆菌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验研究[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声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制与防治新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蹇华胜;朱再勇;毕敏;陈淑芳;蒋耀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道峰压和气道阻力变化的实验研究[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涂昌弟;霍开秀;王晓川;李复雄;黄明毅;;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代谢的影响[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行;潘云萍;;肺外病因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诊治体会[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国光 王丹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N];自贡日报;2005年
3 范晓艳;胰腺炎发病谁作怪?[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张星;打了疫苗,怎么还感冒?[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蒋洵阳;大黄可防危重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休克分期[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记者 张胜利;香港盈科战非典 掏出“至友心”[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主持人 叶灵燕;正确对待“非典”[N];国际商报;2003年
10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第二职工医院 谢丽梅;社区要走出“非典”防治的误区[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ALI/ARDS中的表达激活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廖克龙;核因子-κB活化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3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李永旺;TLR4及MD2在内毒素激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陈星云;Gq蛋白及RG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赵卫国;死腔内气体吸出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蔡栩栩;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病理特点及其与肺出血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侯晓彬;胸部爆炸伤致急性肺损伤的机理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杜悦;内毒素致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改变的特点与肺出血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李琦;SIRS-肺损伤大鼠模型与抗炎因子表达及AP-1活性变化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动态变化及早期诊断的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2 黄宏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3 郎中兵;血液灌流对严重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皮红英;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5 马岳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D];浙江大学;2002年
6 张亮;十年救治ARDS病人的回顾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刘琳;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肺泡Ⅱ型细胞上的表达及ARDS状态下其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谢艳萍;急性肺损伤肺水通道蛋白-1、5的表达及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粤;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油酸型ARDS犬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10 黄杨;白介素-10和一氧化氮抑制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9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9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