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与STR的关联及其对生化等实验指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5 17:53
【摘要】: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互相影响。 为此,我们对COPD患者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D5S818、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D12S391、D18S51、D6S1043和FGA十五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与COPD发病有关联的易感基因区域。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等免疫指标,血糖(Bs)、清蛋白(ALB)、肌酐(C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生化指标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 #)、淋巴细胞(LYMPH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探讨它们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及本文涉及到的15个STR与实验指标之间的关联。 方法:COPD病例由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提供,共32例,STR检测对照组人群100例,试验指标检测对照组人群30例,对照组样本均来源于本地健康人群。采用PCR-STR复合扩增技术检测STR,采用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hsCRP、IgG、IgA、IgM,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Bs、ALB、Cr、TG、HDL-C、LDL-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LYMPH #、NEUT#、RBC、HGB、PLT。 结果:1、STR检测结果:COPD组D7S820-9的检出率为12.5%,对照组的检出率为5.0%(P=0.038);COPD组D3S1358-18的检出率为9.4%,对照组的检出率为3.0%(P=0.033);COPD组D6S1043-17的检出率为9.4%,对照组的检出率为2.0%(P=0.007);COPD组D18S51-19的检出率为9.4%,对照组的检出率为2.0%(P=0.007)其他各位点等位基因检出率两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2、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IgA水平降低,IgM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3、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ALB水平和C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TG、HDL-C、LDL-C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4、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WBC水平和NEUT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MPH#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PLT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5、各实验指标与某些基因位点有明显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D7S820-9、D3S1358-18、D6S1043-17、D18S51-19这四个位点与COPD有明显关联,并且基因位点的频率在COP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这四个位点附近可能存在COPD的易感基因。2.COPD患者肝功、肾功、血常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3.实验指标与某些基因位点有关联,提示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与遗传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尼娃·依沙克;李风森;夏迎雪;;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菌群构成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2 潘建锋;;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4例[J];哈尔滨医药;2011年03期

3 丁黎萍;谷穗;;肺功能改变COPD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4 汪勇;刘云龙;李晓兰;;经鼻气管插管治疗COPD呼吸衰竭(附58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0期

5 隋东江;李伟生;王蓉美;陈燕侠;王肇源;李凤芝;;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周鹏;孟菲;管鸽;;临床药师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的实践[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7 陈洁;;COPD患者氧疗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8 吴祖凤;;COPD稳定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评价(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金颖;;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醋酸钙不动杆菌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6期

10 陈玺;魏春林;;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燕;李久荣;康健;王秋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COPD大鼠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敏;;老年COPD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的相关因素分析研究[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黎宝红;董嘉怡;;中重度COPD患者中医灸法、西医联合治疗3例报道[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燕萍;俞绮虹;;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症[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Toll-like receptors—novel potential targets for COPD treatment[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贺向红;曹洁;陈宝元;;肺结核对COPD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明华;海迪娅·艾尔肯;孜比尔;韩克斯;马岩霞;徐春莲;;COPD患者短期住院干预治疗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冯宇;李庆云;刘嘉琳;万欢英;;营养不良对COPD气道炎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杜井波;;两种不同强度的上下肢训练对老年COPD的疗效比较[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李海军;肖伟;;Th17细胞与T调节细胞在COPD中的平衡关系及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张鸿;COPD:未来第三大死因[N];健康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 教授 李定国;诊治COPD[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辰 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克武;防控难题多 任重而道远[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应刚;扼住第四大杀手:COPD[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朱国旺;COPD可防可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继成 劳毛;COPD药物市场助你赚钱[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COPD治疗药物:一个新兴的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江波;我国COPD防治研究战略必须前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高德伟;重症COPD宜早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蔡德山 郑智敏;COPD治疗吸入剂通路畅顺[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在COPD病理改变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崔江禹;适宜我国社区和基层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初步判别方法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王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4 连重光;补气健脾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理论与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杨悦;内皮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邵光;西洛司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静;COPD流行病学调查与EBC检测在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胡亦新;SIRT1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参与老年COPD大鼠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丽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与STR的关联及其对生化等实验指标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海迪娅·艾尔肯;104例男性COPD患者辩证分型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谢年华;COPD患者生存质量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COPD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免疫干预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胡晓婷;新疆和田地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鑫;昆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王娟;中文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在吸烟者中的初步检验与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冠华;COPD传导性气道的改变及其对机械通气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会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成;云南汉族老年人群β_2-AR基因多态性与COPD合并EH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1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1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