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小面积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2:56
【摘要】:背景及目的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主要出现在心脏病(40%)、肿瘤(35%)、妊娠分娩(20%)及手术外伤或长期卧床等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长途空中旅行中。国外肺栓塞发病率很高,在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更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位居第三。本实验主要研究目的是单个肺叶即小面积肺栓塞后肺功能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通过实时监测实验对象的血压、血流及即时的血气分析,探求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的各个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研究小面积肺栓塞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平均约40kg(35~45kg)瑞典健康家猪24头,雌雄不拘。其中18头列为实验组,6头列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相同的分离血管及数据记录,但只对实验组进行左下肺动脉套扎,而对于对照组不进行左下肺动脉血流阻断。将实验对象诱导麻醉后,置于手术台上,行气管切开术并放置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采取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使用肌松麻醉和全麻。进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置血管插管,以备测血压和采集血样行血气分析。左侧开胸,打开心包,小心分离出左下肺动脉、左下肺静脉、肺动脉。于左下肺动脉处套一血管结扎线,于肺动脉及左下肺静脉处放置血流探测头,并在肺动脉和左下肺静脉血管插管,以备测压并采集血样。记录测量直肠温度。手术毕,等待30分钟,待其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抽取基础状态的血样。对实验组收紧血管结扎线,阻断左肺下叶肺动脉血流,并于阻断后30min解除结扎线,恢复左下叶肺动脉血流。在结扎后15分钟、30分钟、解除结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分别抽取血样,检测血气;对照组不进行左下肺动脉血流阻断,只记录数据。整个实验过程中全程观察并记录所有观测指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血流量、左下肺静脉血流量以及血气结果)。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从得到的数据上看,单个肺叶结扎对主动脉平均压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4~6mmHg的下降(P0.1),而且在结扎后5min内即可恢复至基础状态;解除栓塞后主动脉血压几乎没有变化。结扎后肺动脉血压由于后阻力增大而升高(P0.05);由于局部组织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乳酸、氢离子、腺苷、核苷酸等的堆积,而这些物质的浓度的增高对血管有舒张作用,因此在解除栓塞后肺动脉的后阻力较基础状态降低,肺动脉压略有下降,在解除阻塞后1h降至最低,然后慢慢回升至接近基础状态。 单个肺叶的结扎后,肺动脉由于后阻力增大,导致血流量降低(P0.05),进而肺静脉回心血量降低,使主动脉输出量降低,从而影响血压;但是由于仅仅是小面积的阻塞,主动脉血压波动并不明显(P0.1)。左下肺叶静脉的回流量变化明显(P0.05),但并未完全消失,可能仍有来自左上肺叶的侧枝循环供应左下肺的部分肺叶。因为肺静脉不仅回收了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动脉血,支气管动脉末梢与肺循环之间也有吻合支存在,因此有一部分含氧低的支气管静脉血可以通过侧支吻合支进入肺静脉和左心房,这部分静脉血大约占左心房回收血量的1%~2%,虽然不多但不至于让整个左下肺完全失去血供。 阻断后,肺动脉中的CO2由于血流瘀滞不能得到有效交换,而且阻断后局部的肺组织的酸性代谢产物无法运出,导致各处的血气样本的pH值均显示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碱剩余(ABE)降低(P0.05),pCO2升高(P0.05)。由左下肺静脉处抽得的血样中Lac在阻断后明显上升(P0.01),而其余各处的Lac反倒相对降低,说明局部的代谢产物乳酸物质堆积,相对的其余各处的乳酸物质就减少了;左下肺静脉pO2下降(P0.05),颈动脉pO2也下降(P0.05),但幅度不大,其余肺组织的正常换气足以供给全身各处的耗氧量。 结论小面积肺栓塞如果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干预治疗,对实验对象的生命体征并无严重威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63.5
【图文】:

气管插管,动静脉,导管,左下肺静脉


图 1 气管插管及颈内动静脉血管插管 图 2 放置在肺动脉周围的超声血流探头及用于抽取血样的导管图 3 放置在左下肺静脉周围的超声血流探头及用于抽取血样的导管 图 4 用于探测和记录血流量的电脑终端

肺动脉,导管,左下肺静脉,气管插管


图 1 气管插管及颈内动静脉血管插管 图 2 放置在肺动脉周围的超声血流探头及用于抽取血样的导管图 3 放置在左下肺静脉周围的超声血流探头及用于抽取血样的导管 图 4 用于探测和记录血流量的电脑终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雪军;;肺栓塞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治疗[J];人事天地;2011年08期

2 ;低危肺栓塞患者的门诊治疗(47)[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年03期

3 翟振国;;肺栓塞:防治与深静脉血栓同步[J];家庭医学;2011年02期

4 曲美岩;;右转子间骨折术后致肺栓塞1例抢救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5 王丰;孙雪皎;黄柬;何明光;袁焱;蓝冰;;肺栓塞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李玉晓;潘颖;姬会霞;;105例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年14期

7 曹丽娟;王娜;;肺栓塞40例临床护理体会[J];首都医药;2011年14期

8 张瑜;周仲胤;秦靖;姜峰;;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J];工企医刊;2011年04期

9 谭韬;卢书娟;;从“痰”“瘀”学说论治肺栓塞[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曾玲丽;;21例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虹;赵红梅;朱莎;;36例肺栓塞急诊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丽;;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1例[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柳湘洁;;肺栓塞7例误诊漏诊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宋爱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发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程兆忠;;肺栓塞诊治中的几点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兆山;陆学超;;不典型肺栓塞误诊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明山;王霄霞;徐斐;陈晓东;陶志华;;狼疮样抗凝物质对肺血栓栓塞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国玉;周玉娥;;肺栓塞行CT检查的护理[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玉娥;刘国玉;;肺栓塞的CT检查[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郑锦旭;刘勤英;付晓辉;;肺栓塞1例误诊体会[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华;肺栓塞:隐藏的病魔[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一福;肺栓塞做核磁要憋气[N];健康时报;2010年

3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教授 陆慰萱;肺栓塞诊断为何困难[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海旭 本报通讯员 许文军 刘京婧;炼就诊治肺栓塞的“火眼金睛”[N];河南日报;2011年

5 罗学宏;肺栓塞“青睐”八类人[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锦屏;长途旅行提防肺栓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谭嘉 通讯员 吴玉华;为肺栓塞“正名”[N];健康报;2009年

8 衣晓峰 本报记者 姚艳春;肺栓塞 一个陌生的“杀手”[N];黑龙江日报;2000年

9 特约记者 石谙丁;肺栓塞:溶栓时间窗放宽,抗凝须达标[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蕴;肺栓塞治疗刻不容缓[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顺东;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抗片段肺栓塞动物模型显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张杰慧;基于CT造影图像的肺栓塞计算机辅助检测[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青;螺旋CT肺动脉与静脉联合造影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圣青;急性肺栓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于丽娟;3D DCE MRPA 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张敬霞;实验性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7 赵学凌;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型动物模型建立及相关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8 齐向北;骨水泥肺栓塞及其干预措施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峰;机械祛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刘春萍;急性肺栓塞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及药物干预效果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梅;大/次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肺栓塞临床特征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柳彦涛;肺栓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兰州大学;2010年

3 罗焱;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64层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性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王楠;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5 关伟;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艳;应用CTPA诊断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的对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付芳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张智亮;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杏丁对其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3年

9 任华;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D];青岛大学;2004年

10 陈健超;小面积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6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16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