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神经生长因子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09:37
【摘要】: 吸烟是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香烟中有害成份首先攻击气道上皮,气道上皮的损伤及炎症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气道上皮的功能缺陷与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证实COPD等气流受限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气道上皮损伤时,炎性细胞活化并浸润于气道,使气道壁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气道神经及神经肽的表型和含量均发生变化,众多神经肽如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大量释放,它们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气道组织并可诱发神经源性炎症,表现为气道腺体分泌增加、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炎症细胞活化等。采用单一介质拮抗剂所起治疗作用往往有限,因此研究调节神经肽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是阻断慢性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NGF)由于具有高效的调控神经肽作用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NGF表达增加,NGF由外周靶细胞(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和组织结构细胞如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并释放,并可被神经轴突末梢摄取,逆行运输至背根节,使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敏感性增高,使合成并释放SP、CGRP等增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腹腔注射NGF后,肺组织中SP的受体即神经激肽受体1(NK-1R)表达上调,提示NGF可调节神经肽释放,应用抗NGF抗体可减轻RSV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神经源性炎症,并使肺组织NK-1R表达下调。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假说:COPD存在NGF表达增高;NGF通过上调SP等神经肽调控COPD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由此,本实验测定COPD患者NGF水平,并在已建立的COPD模型中检测NGF及SP的变化,进一步用抗NGF干预以观测COPD大鼠下呼吸道及背根节SP水平的改变,旨在探讨NGF在实验性COPD大鼠中作用及初步机制,以寻求人类COPD治疗的新靶点。为证明上述假设我们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COPD患者血清NGF变化及与肺功能关系研究 本部分对COPD患者体内NGF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和揭示人类COPD发病机制。我们以ELISA法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例)、稳定期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24例血清NGF水平,并检测同期FEV_1/FVC、FEV_1%pre等肺功能指标。 结果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正常对照者血清NGF蛋白水平分别为30.3±11.7ng/L,17.2±8.5ng/L,7.29±3.4ng/L。与正常对照者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N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无论是COPD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患者血清NGF蛋白水平与FEV_1%pre、FEV_1/FVC%均呈负相关,在急性加重期分别为rs=-0.73,rs=-0.72(均P<0.01),在稳定期分别为rs=-0.65,rs=-0.68(均P<0.05)。 研究结果提示NGF可能直接参与或调控COPD炎症,在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的整个病程中发挥作用。 第二部分:COPD模型的建立 首先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并从肺功能测定、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BALF炎症细胞计数等多方面来证实模型的成功性。 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肺功能:COPD模型组大鼠PEF(23.61±2.67 ml/s vs 30.96±2.88 ml/s)、FEV_(0.3)(3.49±0.42ml vs 4.86±0.36 ml)和FEV_(0.3)/FVC((62.25±4.84)%vs (86.68±6.12)%]显著下降(均P<0.01);(2)病理改变:平均内衬间隔(136.92±16.71μm vs 36.70±4.48μm)明显增高,平均肺泡数(11.07±0.26个/μm~2 vs 24.40±2.83个/μm~2)明显降低(均P<0.01);(3)BALF炎症细胞:细胞总数(10~4/ml)(23.93±3.52 VS 15.27±2.40)、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7.56±1.47 VS 1.80±0.68)(均P<0.01)。 研究证实烟熏加气管内滴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有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改变,小气道阻力增加,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第三部分:NGF在COPD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为探讨NGF在COPD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同上方法建立COPD模型和分组:正常对照组、COPD组及抗NGF抗体干预组,每组15只。模型建立后测定肺功能、BALF炎症细胞计数并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COPD大鼠BALF中NGF水平,免疫组化法观测三组肺组织、背根神经节NGF、SP及肺组织NK-1R变化,原位杂交比较三组背根神经节SP水平,RT-PCR半定量法测定COPD组及正常对照组肺组织、背根神经节NGF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三组NGF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发现:(1)COP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ALF中NGF蛋白水平(ng/L)显著升高(187.18±64.76 vs 75.13±20.44,P<0.001);肺组织及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无论是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104.23±7.74 vs 153.50±8.02,108.95±7.02 vs 171.03±8.14,灰度值越高表明其在细胞中表达的量越低),还是Western blot(400.4±51.6ng/L vs 198.5±46.2ng/L,318.8±52.6ng/L vs144.2±32.7ng/L)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1);NGF mRNA在肺组织显著增高(82.07±7.89 vs 51.80±8.34)(P<0.01),在背根节无显著升高(56.67±6.28 vs 51.87±7.01)(P>0.05);NK-1R在肺组织表达显著升高(平均灰度值101.33±6.31 vs 157.67±8.15)(P<0.01);SP在背根节表达显著增高(平均灰度值103.40±7.08 vs167.06±7.83)(P<0.05);SPmRNA在肺组织无显著升高(平均灰度值165.53±7.30 vs 168.07±7.05)(P>0.05),在背根节表达显著增高(平均灰度值103.58±9.63 vs 173.37±12.83)(P<0.01)。(2)抗NGF组与COPD组相比较:肺组织及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无论是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130.78±6.35 vs 104.23±7.74,135.68±7.13 vs108.95±7.02),还是Western blot(297.9±43.3ng/L vs 400.4±51.6ng/L,222.3±46.6ng/L vs 318.8±52.6ng/L)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NK-1R在肺组织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38.20±7.99vs 101.33±6.31)(P<0.01);SP在背根节表达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38.00±9.32 vs 103.40±7.08)(P<0.01);SPmRNA在背根节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43.21±11.30 vs 103.58±9.63)(P<0.01);(3)COPD组大鼠肺组织N6FmRNA与背根节SPmRNA灰度值表达呈负相关(rs=-0.81,P<0.001)。(4)抗NGF组与COPD组比较,BALF细胞总数(17.13±3.94 vs 23.93±3.52)、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4.65±0.80 vs 7.56±1.47)(P<0.01);肺功能PEF(27.88±2.98 vs 23.61±2.67)FEV_(0.3)(3.93±0.25 vs 3.49±0.42)与FEV_(0.3)/FVC(71.48±5.38 vs 62.25±4.84)显著增高(均P<0.05);形态学上,平均内衬间隔明显下降(101.88±19.67 vs 136.92±16.71,P<0.01)。 研究结果;发现NGF参与大鼠COPD形成,首次证实NGF干预能有效抑制COPD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改善COPD病理变化及气流阻塞,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气道感觉神经元合成和分泌SP表达有关。 上述三个部分研究提示NGF通过调节气道感觉神经元合成和分泌SP表达参与COPD神经源性炎症,在COPD气流阻塞中发挥作用;同时抗NGF干预可下调SP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减轻COPD气道炎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NGF作为气道神经肽SP的上游调节因子在COPD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563.9
【图文】:

肺泡,内衬,管腔,肺泡囊


有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尘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少数嗜酸性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管腔纤细狭窄或扭曲扩张,管腔内有分泌物存留。血管壁平滑肌增加,血管壁增厚(如图2一3和图2一4所示)。绝大多数区域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明显扩张,肺泡壁薄厚不均并有不同程度的断裂,同时融合为肺大泡。COPD组平均内衬间隔(ML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只0.01),平均肺泡数(MA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只0.01),见表2一3。表2一3肺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又士s)组别n平均内衬间隔(pm)平均肺泡数(个/。mZ)正常对照组1536.70士4.4824.40士2.83COPD组15 136.92士16.71* 11.07士1.26*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ol。尹J’,f一户.、、,~·、.试‘.1;、.:·_件夕东井、礴‘汀一·;,.。卜户:‘一一几-二了图2一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HEx100)图2一2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 (HExZOO)图2一 3COPD组大鼠肺组织

肺泡,内衬,管腔,肺泡囊


有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尘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少数嗜酸性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管腔纤细狭窄或扭曲扩张,管腔内有分泌物存留。血管壁平滑肌增加,血管壁增厚(如图2一3和图2一4所示)。绝大多数区域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明显扩张,肺泡壁薄厚不均并有不同程度的断裂,同时融合为肺大泡。COPD组平均内衬间隔(ML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只0.01),平均肺泡数(MA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只0.01),见表2一3。表2一3肺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又士s)组别n平均内衬间隔(pm)平均肺泡数(个/。mZ)正常对照组1536.70士4.4824.40士2.83COPD组15 136.92士16.71* 11.07士1.26*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ol。尹J’,f一户.、、,~·、.试‘.1;、.:·_件夕东井、礴‘汀一·;,.。卜户:‘一一几-二了图2一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HEx100)图2一2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 (HExZOO)图2一 3COPD组大鼠肺组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肺泡巨噬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04期

2 杨之怡,陈瑞,李建国,陈锦武;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4期

3 杜洋,施广霞;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10期

4 吴泰华;杨冬;季颖群;张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12期

5 黄自桥;覃祚柱;唐帮清;黄晖;韦干;黄大明;;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6年01期

6 陈晓萍;周建英;;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30例[J];浙江医学;2006年03期

7 魏明霞;戴路明;;抗氧化酶遗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4期

8 李钰燕;李斌;李云;;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6年04期

9 许建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6年07期

10 陈钢;朱凡特;;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屠春林;胡建荣;盛飞;唐志军;余艳芳;刘莺;朱瑞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建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健康教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黎志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19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许霞;韩秀迪;王洪超;肖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与气道重塑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谢正福;叶安霞;赵华;施焕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任绍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六例漏诊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影清;马肖龙;刘加良;吕晓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临床症状与营养指标的关系[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刘敬霞;;李建生教授虚实并调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湖北日报;2003年

2 葛宗渔;“为生命呼吸”[N];光明日报;2002年

3 冬青;为生命呼吸[N];中国老年报;2002年

4 陈燕;冬季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孙洪涛;世界首个神经生长因子产品获国家批准[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记者 刘海英;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修复受损心肌[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杨霞;钟南山提醒: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光明日报;2003年

8 通讯员卫建国;“火炬”照亮生命之光[N];科技日报;2003年

9 胡唯元;“慢肺阻”:人类的“第四杀手”[N];科技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韩璐;“神经生长因子”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勇军;神经生长因子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高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谢志海;神经生长因子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徐学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及机制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孙卫山;嗅鞘细胞移植联合应用NGF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宋烨;转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唐炯;交感神经重构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洪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的建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汤渝玲;神经生长因子致哮喘神经源性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齐岩梅;神经生长因子对小鼠主动脉环血管新生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献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2 郑盛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辩证规范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曹玉海;吸入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马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规律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许丽梅;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石少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83例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漆冬梅;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曾宇馨;辛麻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孙立英;1020例吸烟者的肺功能检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3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33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