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早期结核性胸膜炎(病程≤6周)引起胸膜增厚、粘连的预防和治疗作用;(2)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作用机制;(3)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4)探讨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并发症;(5)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 方法: (1)选取60例病程≤6周且无胸膜包裹、广泛肥厚、粘连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及对照组。2组均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首次抽液600ml后,尿激酶组经导管向胸腔内注入用生理盐水50ml溶解的尿激酶25万IU;对照组经导管向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50 ml,2组其它治疗方法均相同。观察2组治疗72小时后临床症状(胸痛、气促、发热等)的改善情况;2组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的变化;2组胸水完全引流的时间及引流胸水总量;治疗前后2组间胸膜厚度和胸膜粘连程度的差异;治疗前后2组间肺功能的差异;尿激酶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不良反应。(2)选取61例病程6周且有明显胸膜包裹、肥厚、粘连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胸腔镜组给予局麻下胸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反复胸腔穿刺并胸腔内注入用生理盐水20ml溶解的尿激酶10万IU治疗,一般1-3次,2组其它治疗方法均相同。观察2组治疗后2个月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胸液消失及胸腔分隔包裹、粘连情况;壁层胸膜厚度变化;肺功能的变化;胸腔镜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结果: (1)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72小时尿激酶组的气促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胸痛与发热等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72小时尿激酶组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胸腔积液的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比治疗前和对照组延长(均P0.01);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的含量比对照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尿激酶组抽出胸腔积液总量显著增多(P0.01);尿激酶组经过2个月治疗后壁层胸膜明显变薄(P0.01),而对照组壁层胸膜显著增厚(P0.01),治疗后尿激酶组的胸膜粘连程度较轻(P0.05);经过抽排胸腔积液后肺通气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后,FVC%和ERV%升高,FEV1/FV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血液系统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尿激酶组病人对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耐受良好,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发热、搔痒、皮疹及其它过敏反应,亦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或血尿出现。(2)治疗后2周,胸腔镜组发热、气促、胸痛等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2个月胸腔镜组胸液消失率高于对照组,而胸膜粘连、包裹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胸腔镜组治疗后2个月壁层胸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变薄(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壁层胸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厚(P0.01);治疗后2个月胸腔镜组FVC%、ERV%高于对照组,而FEV1/FVC%低于对照组(均P0.01);胸腔镜组无大出血、空气栓塞、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胸腔感染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1)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早期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病程≤6周),可增加胸腔积液抽出量,使胸膜变薄,胸膜粘连发生率降低,改善肺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通过增强胸腔积液的纤溶活性,致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减轻胸腔粘连程度;(3)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没有影响血液系统的凝血和纤溶活性,也没有增加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好;(4)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早期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病程≤6周)是一种安全、疗效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5)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可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提高胸液消失率,降低胸膜粘连包裹率,使壁层胸膜变薄,改善肺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安全、简便、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同时获取病理诊断,值得临床推广;(7)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欠佳。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521.7
【文章目录】: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伟玲;郑积才;;结核性胸膜炎64例CA125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9期
2 陈小红;蔡园春;;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3 王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合理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0期
4 李拴劳;;结核性胸膜炎98例临床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0期
5 马卫霞;张敏;张才擎;苏莉莉;龙飞;;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0期
6 郑楠;;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结核性胸膜炎1例[J];黑龙江医药;2011年03期
7 李万轩;;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8 李素菊;;护理干预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年20期
9 孙维旭;;三子牵牛汤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5例[J];河南中医;2011年04期
10 张小宁;仵倩红;;电磁波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海波;Toll样受体及炎症因子与胸膜疾病的关系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雪琼;活动性结核病血清标志物的鉴定及诊断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3 覃雪军;胸腔积液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上调及其机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初发结核病患者免疫分子标识的筛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钧;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及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利江;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3 马琴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叶军;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aβT细胞的格局变化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1年
5 董洪珍;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的疗效观察及对TNF-α和FIB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许欢;结核性胸膜炎中医证候规律探讨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杨光霞;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形态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9年
8 马天罡;154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病因学回顾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苗倩;活血化瘀法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的影响及对胸水中TGF-β_1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郭榕;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IL-6、IL-8、IL-18、sIL-2R表达水平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838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83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