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61.3
【部分图文】:
组织来源不确定腺癌 10 10/90(11.1%)1)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肺腺癌共计52例(见图1),鉴别诊断时所使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包括:CK7(见图2)、CK20、TTF-1(见图3)和Napsin-A(见图4)等。其中CK7阳性例数52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100%(52/52);TTF-1阳性例数50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91.2%(50/52);Napsin-A阳性例数46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88.5%(46/52)(见表10)。图1 肺腺癌 H&E染色 (×100) 图2 肺腺癌 CK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
组织来源不确定腺癌 10 10/90(11.1%)1)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肺腺癌共计52例(见图1),鉴别诊断时所使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包括:CK7(见图2)、CK20、TTF-1(见图3)和Napsin-A(见图4)等。其中CK7阳性例数52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100%(52/52);TTF-1阳性例数50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91.2%(50/52);Napsin-A阳性例数46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88.5%(46/52)(见表10)。图1 肺腺癌 H&E染色 (×100) 图2 肺腺癌 CK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3 肺腺癌 TTF-1免疫组织 图4 肺腺癌 Napsi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 化学染色(×100)表10 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常用抗体及染色结果抗体 例数(n) 比例CK7 52 52/52(100%)CK20 1 1/52(1.9%)TTF-1 50 50/52(91.2%)Napsin-A 46 46/52(88.5%)2)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乳腺癌共计3例,鉴别诊断时均使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CK7、CK20、GATA-3和GCDFP15等。其中CK7阳性例数3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100%(3/3);GATA-3阳性例数3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100%(3/3);GCDFP15阳性例数1例,阳性结果占总例数33.33%(1/3)(见表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焕;罗细艳;郭振;;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64期
2 袁晃堆;肖燕青;;肿瘤标志物及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4年32期
3 田欣;张振勇;吴丽娜;吴荣;;洛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年08期
4 张克斌;;甘露聚糖肽与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8期
5 李春仙;;胸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实用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4期
6 沈友辉;赵凯丰;;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5期
7 颜沛云;吴钊坤;谭贵海;何彪;;406例胸腹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8 刘银生;甘育林;涂海蓉;;PICC导管留置联合腔内温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0年06期
9 罗成贵;杨东参;;顺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8期
10 李淑英;孙晓锐;;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2 陈莹;吉西他滨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在恶性胸腹腔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吴秀伟;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在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中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曌;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D];吉林大学;2013年
5 何远春;胆固醇对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毅;111例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预后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7 李双双;恶性胸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HER2、EGFR、c-MET和VEGFR2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对分子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5年
8 周琴;华蟾素注射液胸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马婧;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10 蒋敏;恶性胸腹腔积液原代肿瘤细胞ERCC1、BRCA1、TAU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0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84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