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A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评价栓塞程度、治疗疗效及三维重建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07 01:51
目的探讨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栓塞程度及治疗前后右心功能参数变化评价的价值,并优化三维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达到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栓塞程度及栓子形态的目的。 方法收集临床疑诊肺栓塞病例152例,纳入118例,所有病例均行CTPA检查,其中40例为非肺栓塞患者WPE组,肺动脉栓塞患者78例,后者结合临床表现分为严重栓塞SPE组(42例),非严重栓塞NSPE组(36例)。严重栓塞组立即行溶栓治疗,非严重栓塞组则行抗凝治疗,于治疗14d后行CTPA复查。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依据,分析WPE组、SPE组及NSPE组之间的心血管参数的差异;分析SPE组与NSPE组的栓塞指数,并探讨其与心血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肺栓塞组治疗前后的心血管参数的差异。所有病例均行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 结果SPE组的阻塞指数高于NSPE组;对心血管的参数分析发现,三组之间的双侧心室的最大短轴直径(c...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14603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14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4014603.html
上一篇: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NF-κB/IκB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