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CYP2A6基因多态性与个人吸烟行为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23:04

  本文关键词:CYP2A6基因多态性与个人吸烟行为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人细胞色素P450酶2A6(CYP2A6)基因*1(即CYP2A6wt)、*2、*3、*4(即CYP2A6del)型基因多态性与个人吸烟行为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同时与吸烟环境危险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为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防治提供可能性依据。 材料和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COPD患者90例、健康对照者90例的晨空腹静脉血,提取全血细胞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YP2A6基因外显子3位点碱基排列序列以确定CYP2A6*1、*2、*3、*4基因型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并收集各种检查指标。年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的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构成比及各基因型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者计算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以评估特殊基因型及在疾病中的危险度;并用相加模型判断吸烟和基因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 1、COPD组CYP2A6wt和CYP2A6del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5.56%和4.44%,而对照组分别为85.56%和14.4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3);携带CYP2A6wt基因型者较携带CYP2A6del基因型者患COPD风险增加3.63倍(95%Cl=1.14-11.60,P=0.023)。 2、吸烟组CYP2A6wt和CYP2A6del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29%和5.71%,而不吸烟组分别为85.33%和14.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3)。 3、吸烟史及吸烟指数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吸烟史与无吸烟史相比,患COPD的危险性增加6.909倍(OR=6.91,95%CI=3.35-13.52;P=0.000),且随吸烟指数的增高,患CO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值逐渐增大,P=0.000)。 4、吸烟并携带CYP2A6wt基因型者较吸烟但携带CYP2A6del基因型者患COPD的风险性增加12.68倍(95%Cl=1.42-113.41,P=0.011)。 5、携带CYP2A6wt基因型的吸烟者较携带CYP2A6wt基因型的不吸烟者患COPD的风险性增加8.28倍(95%Cl=4.01-17.11,P=0.000)。 6、吸烟指数PY≥20包年并携带CYP2A6wt基因型者较吸烟指数PY≥20包年但携带CYP2A6del基因型者患COPD的风险性增加13.68倍(95%Cl=1.44-129.85,P=0.015)。 结论: 1、CYP2A6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OP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2、CYP2A6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人吸烟行为。 3、吸烟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且与CYP2A6wt基因型在COPD发生学中可能有交互作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色素P450酶2A6 基因多态性 吸烟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63.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2
  • 第一章 前言12-15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5-21
  • 2.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15-16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16-17
  • 2.3 实验方法17-19
  • 2.4 统计分析19-21
  • 第三章 结果21-30
  • 3.1 本研究电泳及DNA测序结果21-22
  • 3.2 COPD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22-23
  • 3.3 吸烟组与不吸烟组一般资料的比较23
  • 3.4 COPD组与对照组CYP2A6基因型频率的比较23-24
  • 3.5 吸烟组与不吸烟组CYP2A6基因型频率的比较24-25
  • 3.6 吸烟指数(PY)和CYP2A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25-26
  • 3.7 COPD组与对照组吸烟史及吸烟指数构成比的比较26-27
  • 3.8 吸烟和CYP2A6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27-28
  • 3.9 CYP2A6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28
  • 3.10 吸烟指数(包年)和CYP2A6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28-30
  • 第四章 讨论30-35
  • 4.1 CYP2A6基因的结构和功能30-31
  • 4.2 CYP2A6基因多态性与尼古丁代谢31-32
  • 4.3 CYP2A6基因多态性、吸烟与COPD易感性32-35
  • 第五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3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测定及其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李龙平;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心肺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S1期

3 孙宁奋;肝素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1年06期

4 王刚,王蕾,李廷谦;COPD免疫调节治疗临床试验文献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5 高秀兰,李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血管病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06期

6 田红;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3年10期

7 周小青,霍震;COPD三角指数分析[J];四川医学;2003年11期

8 王曾礼;抗胆碱药——COPD的一线用药[J];中国处方药;2004年03期

9 张建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稳定期COPD的治疗[J];广西医学;2004年03期

10 王路岩;银杏叶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变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莎;裴娟惠;张圆;;ACE和CYP2A6基因多态性变化与COPD发病的关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尹燕;李久荣;康健;王秋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COPD大鼠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敏;;老年COPD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的相关因素分析研究[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黎宝红;董嘉怡;;中重度COPD患者中医灸法、西医联合治疗3例报道[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林燕萍;俞绮虹;;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症[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Toll-like receptors—novel potential targets for COPD treatment[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贺向红;曹洁;陈宝元;;肺结核对COPD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赵明华;海迪娅·艾尔肯;孜比尔;韩克斯;马岩霞;徐春莲;;COPD患者短期住院干预治疗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冯宇;李庆云;刘嘉琳;万欢英;;营养不良对COPD气道炎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杜井波;;两种不同强度的上下肢训练对老年COPD的疗效比较[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张鸿;COPD:未来第三大死因[N];健康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 教授 李定国;诊治COPD[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辰 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克武;防控难题多 任重而道远[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应刚;扼住第四大杀手:COPD[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朱国旺;COPD可防可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继成 劳毛;COPD药物市场助你赚钱[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COPD治疗药物:一个新兴的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江波;我国COPD防治研究战略必须前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高德伟;重症COPD宜早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蔡德山 郑智敏;COPD治疗吸入剂通路畅顺[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在COPD病理改变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崔江禹;适宜我国社区和基层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初步判别方法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王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4 连重光;补气健脾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理论与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杨悦;内皮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邵光;西洛司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静;COPD流行病学调查与EBC检测在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胡亦新;SIRT1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参与老年COPD大鼠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慧;CYP2A6基因多态性与个人吸烟行为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海迪娅·艾尔肯;104例男性COPD患者辩证分型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谢年华;COPD患者生存质量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COPD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免疫干预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胡晓婷;新疆和田地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鑫;昆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王娟;中文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在吸烟者中的初步检验与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冠华;COPD传导性气道的改变及其对机械通气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会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成;云南汉族老年人群β_2-AR基因多态性与COPD合并EH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CYP2A6基因多态性与个人吸烟行为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410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