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2007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发生VAP的92例患者,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慢阻肺并VAP患者中分离出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4.1%)、铜绿假单胞菌(17.6%)、肺炎克雷伯菌(15.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7%)和大肠埃希菌(10.6%)。与呼吸机使用前应用过抗菌药物治疗者比较,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者病死率明显较低(17.9%比40.6%,P0.01)。而应用降阶梯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升阶梯治疗者(19.3%比57.1%,P0.01)。呼吸机使用超过4 d发生VAP的病死率为54.8%,呼吸机使用4 d内发生VAP的病死率为45.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并VAP患者的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应用者的VAP病原菌高度耐药,病死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应用降阶梯疗法病死率较低;迟发性VAP与早发性VAP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呼吸科;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临床特征
【分类号】:R563.9
【正文快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常需要行机械通气,而随之发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病情加重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原菌常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1-2]。为了解此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我们收集慢阻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惠芬,吕苏成,苏丹虹,杨银梅,陈惠玲;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年03期
2 张中伟,周琰,康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其防治[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年04期
3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童朝晖,姜超美,代华平,张洪玉,翁心植;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4期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1期
5 杨钧;王海燕;梁慧;奚晶晶;程芮;;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年03期
6 曾惠清;陈波;张孝斌;蔡雪莹;;不同通气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周兰;汪超;姚诗清;孙涛;;康艾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2 李长安;;中药配合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3 张念志;王国臣;;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4 王德琴;徐彬;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痰瘀阻肺型COPD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5 宋秋鸣,魏玉平,许兴;不同连接方式的机械通气对重度COPD合并II型呼衰患者的疗效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杰;张颖;马晋;;低钠血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衰程度的关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秦永明,张晓洁;BiPAP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8 李秀;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3年06期
9 周凌燕;黄美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10 徐道洲;刘琨;唐晖;;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芸;唐神结;孙华;郝晓晖;;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海宁;王丹凤;王洋;孙莹;;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疗效观察[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姚婉贞;陈亚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表型[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6 于丽丽;王天芳;徐雯洁;王智瑜;吴秀艳;焦扬;苏惠萍;吕佳苍;邹小娟;陈宪海;苗建英;徐艳玲;李素云;王庆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巧媚;;大黄粉脐疗对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影响的研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巧媚;彭鹿;陈配配;;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在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封继宏;孙增涛;刘恩顺;付敏;;以冬病夏治理论为指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杨芳;;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及补肺健脾方对膈肌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赵丹;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孙武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apelin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郭爱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张艳;内皮特异性分子-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和可能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丹妮;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9 肖玮;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高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远校;泻肺逐痰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钱文君;COPD病人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华;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燕芳;补肺益肾方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张海龙;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及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6 瞿伟;益肺康心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其与PAF相关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武伟华;6分钟步行试验(6MWT)、BMI及MMRC对评价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0年
8 何永涛;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9 蔡治国;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在COPD肺、肾气虚证候模型大鼠中的差异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陈召华;六字诀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复合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青;黄河;李寅环;陈新;岑燕遗;;COPD病人压力支持通气时呼吸力学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拟合效率的比较[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熊薇,张文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年02期
3 柳威;陈荣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部炎症与全身炎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8期
4 康焰;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实施[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年01期
5 董碧蓉;循证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年01期
6 秦朝辉;陈荣昌;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水平对呼气末肺容量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年01期
7 杨钧;奚晶晶;;前白蛋白、D-二聚体及血小板动态变化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度的临床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年03期
8 黄河;施睿;荀细辉;李寅环;刘晓青;陈荣昌;;COPD患者压力支持通气呼吸力学容积依赖性系数与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06期
9 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年01期
10 蒋朱明;陈伟;朱赛楠;姚晨;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调查协作组;;我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营养不良(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s,
本文编号:986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98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