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蛋白酶激活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本文关键词: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蛋白酶激活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肺损伤 蛋白酶激活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摘要】: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后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LPS后0.5 h、1h、2 h、4 h、8 h组及对照组(n=10),LPS各组腹腔注射LPS 8 mg/kg,建立LPS致ALI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AR-1 mRNA的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比较肺内水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变化。结果在LPS导致的ALI中,对照组PAR-1 mRNA的表达水平为5.29±0.95;LPS后0.5 h组PAR-1 mRNA的表达水平为9.23±0.12,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加达74.5%(P0.05),LPS后8 h组的PAR-1 mRNA表达水平最高(16.61±0.13),其表达水平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LPS各组肺泡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同时伴有红染渗出物;肺泡间质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出血,以注射LPS后8 h最为明显(P0.05);LPS各组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6含量升高,LPS后8 h组的TNF-α升高达46.3%、IL-6升高达229.4%(P0.05)。结论 LPS致大鼠ALI后,肺水含量增加,PAR-1、TNF-α、IL-6的表达水平均上调,其可能与肺损伤的加剧相关。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麻醉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肺损伤 蛋白酶激活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2013010011535)
【分类号】:R563
【正文快照】: (510235)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关注的热门课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均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出现,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急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强,黄宏,刘友生;巨噬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2期
2 尹文,虎晓岷,袁静,黄杨,宋祖军,张金山;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的活性变化及糖皮质激素的干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9期
3 钱桂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2年09期
4 朱光发;核因子-κB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2期
5 阎锡新,郭丽萍;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4期
6 罗富荣;中性粒细胞与急性肺损伤[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2期
7 钱桂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辽宁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8 杨毅;核因子κB的活化与急性肺损伤[J];现代医学;2002年02期
9 黄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10 何静,陈方祥,王建民;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鹏飞;于湘友;;侧卧位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容积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伍峻松;王沈华;周文;陈金明;张茂;徐少文;干建新;赵小纲;;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胡宗风;孙海晨;邵旦兵;李百强;聂时南;;急性肺损伤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军;韩忠朝;孟磊;王伟强;秦永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文学;王洵;安晓静;杨冬;陈芬儿;白春学;;基于核磁共振波谱的急性肺损伤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宋振举;白春学;童朝阳;;急性肺损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斌剑;王建民;陈林;;急性肺损伤的基因治疗[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陈新;陈荣昌;岑燕遗;刘杰;钟南山;;自主呼吸状态下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干预呼吸生理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谦;宋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胡振宇;;肺复张术对家兔急性肺损伤早期肺脏病力学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2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白介素-6,环氧合酶-2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宏林;不同原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炎性反应及地塞米松干预效果的差异[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雷霆;丹参对急性肺损伤血管生成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任文霞;胆红素对抗急性肺损伤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辉;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文涵;不同剂量沐舒坦对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阻遏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高冬娜;急性肺损伤大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8 秦开秀;乌司他丁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海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超然;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早期炎症反应状态变化及其与肺损伤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7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98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