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因子对新生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0 04:35
本文关键词:生长因子对新生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小鼠 骨骼肌源性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单独及联合作用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预贴壁法从新生小鼠后肢肌分离培养MD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干细胞标志Sca-1和CD34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肌管形成,MTT比色法检测bFGF和EGF对MDSCs增殖的影响,并分析bFGF和EGF效应与培养时间以及与bFGF、EGF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从新生小鼠后肢肌成功分离培养MDSCs,Sca-1阳性占细胞总数90%以上,HE染色未见明显肌管形成。bFGF、EGF对MDSCs的促增殖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饱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bFGF于3天、EGF于4天表现出明显促增殖效应(P0.01),而二者联合作用于1天即表现出明显促增殖效应(P0.01)。结论 bFGF和EGF都具有促MDSCs增殖的作用,两者联合作用促增殖效果更快、更强。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新生小鼠 骨骼肌源性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H-Z08093)
【分类号】:R341
【正文快照】: 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是从骨骼肌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类新型干细胞,表达造血干细胞的标志Sca-1和CD34,能向多种组织分化,自我更新能力强[1]。利用肌源性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等疾病是研究热点[2-3]。但是,单纯应用差速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欣春;朱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的促增殖效应[J];解剖学报;2008年01期
2 李俊玲;王世立;韩金祥;;肌源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5期
3 魏宽海,裴国献,金丹,王珂,陈滨,马忠立,胡罢生;骨形成蛋白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4 刘欣春;朱悦;曹德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的促增殖效应[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良梅;路磊;张慧;牛树鹏;吕荣创;田博;张艳云;;肉种鸡产蛋中期能量限饲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节长度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张蔚菁;贾懿R,
本文编号:1004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00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