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液动力对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细胞凋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高血液动力对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液动力对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高压性脾静脉标本15例,曲张大隐静脉标本21例;另设正常脾静脉标本13例和正常大隐静脉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UN EL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静脉管壁细胞凋亡的分布并计数。结果脾静脉组和曲张组管壁内膜和中膜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内膜与中膜细胞凋亡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性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提示高血流动力影响管壁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89医院普外中心病理科;山东省昌邑人民医院普外科;潍坊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 静脉曲张 病脾静脉 细胞凋亡 血管重塑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图1高压性脾静脉管壁(TUNEL×400)研究表明,肾动脉、冠状动脉、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多[1]。静脉曲张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与静脉管壁细胞凋亡的失调关系密切[2-6]。静脉高压和缺氧是静脉管壁重塑的重要因素[7-9]。关于高压性脾静脉和曲张性大隐静脉管壁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金华,杨镇,徐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外血管平增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俊;刘海林;;血管重建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发病机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04期
2 胡敏涛;姚上志;张波;蒲云川;黄利华;裴豪;;扶正化瘀胶囊对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12期
3 费国嵩;袁观宏;王雄彪;游冬阳;杨镇;;贲门周围血管隔离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4 陈悦;王胜;;AECOPD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3年05期
5 褚海波;边小维;;高压性内脏静脉和外周静脉血管重塑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6 Amal M. Banafa;Sadia Roshan;柳昀熠;陈慧洁;陈明洁;杨广笑;何光源;;Fucoidan Induces G_1 Phase Arrest and Apoptosis through Caspases-dependent Pathway and ROS Induct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3年05期
7 刘洁;段志军;朱丽萍;杨冬;王丽霞;邵海燕;;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与血浆内皮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9期
8 段志军;刘洁;赵钢;杨冬;李蕾蕾;;HO-CO系统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08期
9 徐捚耀;杨镇;孙政;李涛;许荣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动脉局部血红素氧合酶表达异常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12期
10 费国嵩;袁观宏;王雄彪;杨镇;李涛;游冬阳;;贲门周围血管隔离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程芝;寇俊萍;朱丹妮;严永清;余伯阳;;基于“肺主治节”理论探讨生脉散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设想[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喜梅;Sitagliptin对缺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郑立卿;DTPP-光动力法制备小鼠肺癌疫苗及其成分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吕超蓝;ACK1和Src与肠道炎症发生机制初探[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唐又周;IgA肾病人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超氧阴离子型活性氧调控及凋亡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2 刘洁;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与血浆内皮素关系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3 郭宁毅;火针放血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夏阳阳;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腹膜间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5 卢丹丹;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微动脉药理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张靖;不同对映异构体氨氯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周明朗;脑缺血后梗死边缘区细胞病理变化及其与功能恢复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2年
8 姜瑞;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章小霞;抗人死亡受体5单链抗体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呼延婕;白藜芦醇通过抑制STAT3和AKT信号通路干预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镇,,汪国斌,杨榕光,刘仁则,蔡红娇;血吸虫病兔门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的变化[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文;王亚平;周建美;李李;徐军美;;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24期
2 沈庆煜;王莉梅;叶剑虹;黎祥喷;肖颂华;;Persephin基因转染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4期
3 于爱莲;张延玲;乔云波;邓文;刘丹茹;张忠;王玉;景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5期
4 袁慧;史成河;;缺氧复氧对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年05期
5 孔宏亮;刘宁宁;张海鹏;池志红;齐国先;;缺氧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及Fas、Fas-L的表达[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5期
6 王莉梅;张东铭;沈庆煜;肖颂华;邢怡刚;;IGF-1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年19期
7 焦桂萍;赵兵;袁志柳;赵时宇;;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肺细胞凋亡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6年08期
8 赵永久;陈昭典;沈黎明;贺超奇;詹朝辉;任福金;姚吉;汤忠木;;乙醇对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6年08期
9 沈庆煜;肖颂华;黎祥喷;叶剑虹;王艺东;;Persephin基因转染对缺氧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4期
10 刘松;吴相锋;张文忠;孙英贤;蔡尚郎;;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东钰;李晓明;郭敏;;生后小鼠肾脏髓质发育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晓明;郭敏;;小鼠生后肾脏皮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彭毅志;赵晓辉;王元元;;HSP90在PI3K/ATK通路中作用的分子机制[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杨丽霞;杨栋;郭瑞威;沈珠甫;石燕昆;齐峰;王先梅;;神经酰胺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5 陈德珍;杨丽;李静;张秀辉;;肝硬化并发多系统脏器损害-44例尸解[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马中富;翟诚顺;梁艳冰;詹红;唐皓;叶海宁;;脓毒血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邓在春;;临床病理讨论[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彭毅志;赵晓辉;王元元;;HSP90在PI3K/ATK通路中作用的分子机制[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9 赵雅君;张伟华;李鸿珠;吴博;李宏霞;李全风;高秀香;徐长庆;;鸟氨酸脱羧酶(ODC)/多胺系统在大鼠氧化应激预适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戴景兴;杨春;原林;;移植脂肪源干细胞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振坤;奇特的毛细血管[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扬;缺氧预适应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庄志强;次声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药物防护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柯文波;Mfn-2基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昱;AngⅡ-p22phox-ROS信号通路对大鼠高氧肺损伤的调控及与主动修复基因hOGG_1相关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乾兴;小鼠月经模型中月经发生关键时期的确定及孕酮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勇;Fe_2O_3纳米磁流体对小鼠心肺组织的氧化损伤[D];兰州大学;2009年
2 张杰;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侵袭作用及其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3 井军虎;胆红素对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延军;动物体内肺癌细胞休眠模型的建立[D];四川大学;2006年
5 莫燕娜;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吕小萍;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心肌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裴荣;髓过氧化物酶在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赵捷;苯并[a]芘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致神经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常晓东;内质网应激在高脂引起的肾脏损伤中的作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马杰锋;抑制Ppif基因的表达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04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