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17 04:15

  本文关键词: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衣原体 持续性感染 分子机制


【摘要】: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菌,既可引起急性感染,也能导致某些慢性疾病,如盆腔炎、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及哮喘等。衣原体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宿主慢性炎症反应并导致严重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但其引起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衣原体持续性感染形成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了解衣原体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衣原体 持续性感染 分子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218)
【分类号】:R392-33
【正文快照】: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它具有独特的双相发育周期,可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lementary body,EB)和具有繁殖性的网状体(reticulate body,RB)。在急性感染中,衣原体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6~72 h。许多因素如细胞因子、抗生素、营养物质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秋萍;;儿科衣原体感染[J];国外医学情报;1984年14期

2 张进川,张东,刘长庭,蔡少华;肺炎衣原体肺炎家庭爆发[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屈大坤;衣原体IgM及IgG抗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4 郝敏,王永红,王伟;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不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11期

5 毛要儿;;岱山县性病患者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5期

6 周福花;;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3期

7 傅梓宾,陈前进,张月花,王炳发,杨婷婷;衣原体性病调查报告[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2年04期

8 张义;泌尿生殖道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调查[J];陕西医学检验;1995年03期

9 吴昌辉,,梁连辉,陈绍枝;衣原体感染伴发Reiter病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01期

10 李定江;中药外用治疗衣原体感染引起不孕症[J];浙江中医杂志;199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波;段治军;姚薇;Onel Lee;杨力;杨新颖;孙霞;Catherine C.Y.Chang;Ta-Yuan Chang;李伯良;;人ACAT-1基因P1启动子活性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李龙;曾家顺;陈彦;陈应强;朱春玲;;AP-1和MIP-1α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亚砷酸对其影响[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峰;简恒;;植物线虫侵入过程中寄主反应的分子机理[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韩天富;吴存祥;林汉明;;一个可用于大豆光周期反应分子机制研究的实验系统[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吕国蔚;李俊发;崔秀玉;;低氧预适应的分子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彭毅志;赵晓辉;王元元;;HSP90在PI3K/ATK通路中作用的分子机制[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宝峰;杨世杰;;KN-93和顺铂通过c-FLIP表达的下调和磷酸化抑制恶性肿瘤Fas介导细胞凋亡的耐受[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罗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依赖PrfA蛋白的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松光;黄丽霞;阳成伟;;拟南芥ABC1型蛋白激酶调控高光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席桂发;吴群;陈高;张建民;王宝峰;郭东生;雷霆;;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免疫球蛋白样基因—3(LRIG-3)调控GL15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中医学院 吕群 教授;衣原体感染与不孕[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邱启明;衣原体感染威胁妇女健康[N];大众卫生报;2008年

3 陈家襄;衣原体感染的治疗要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何笑蓉;衣原体——可通过马桶传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黄苏榕;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发现中、小脑发育不全分子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陈运泰;戴“套”防衣原体性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魏开敏;妊娠合并衣原体感染首选阿齐霉素[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王建彬;四种方法可查衣原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盘和林;一半宫外孕与衣原体感染有关[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10 许云慈;三法可查衣原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延广;弗氏枸椽酸杆菌群集运动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王千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某些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3 李秉慧;细胞外基质环境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三印;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宁晓暄;CacyBP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宋满根;新型喜树碱衍生物NSC606985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体内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张学智;健脾清热活血法治疗损伤性胃黏膜疾病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唐新桥;冬凌草甲素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和转移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寿宇;中药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临床与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10 吕福荣;石油烃污染对马粪海胆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琳;运动防肥减肥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杜静;肝细胞肝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3 黄艳;枇杷叶三萜酸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4 刘士刚;喜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诱导蛋白和关键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陈红香;女性不孕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抗精子抗体关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6 郭兰英;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性盆腔炎(慢性)的中医证型分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李静;通管冲剂通过抑制TLR4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张乃红;Th1与Th17相互调节在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发挥免疫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成敏;宫颈及阴道局部用药为主治疗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估[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秦立红;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6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046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