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纤维环穿刺法制作兔椎间盘退变模型
本文关键词:经皮微创纤维环穿刺法制作兔椎间盘退变模型
【摘要】:目的应用经皮微创穿刺方法制造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定位18只兔子的L3/4、L4/5、L5/6椎间盘,应用经皮穿刺方法穿刺纤维环,每组行MRI检查后予以处死,取L3/4、L4/5、L5/6椎间盘髓核组织行HE染色观察髓核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Ⅱ型胶原蛋白染色情况,取L2/3及L6/7正常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造模前后椎间盘髓核的MRI信号强度有随造模手术后的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L3/4、L4/5及L5/6,P0.05)。病理HE染色观察发现,对照组正常的髓核组织中有大量的髓核细胞,随着通过微创法制作兔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后时间的延长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到第12周时,髓核组织中只有很少量的髓核细胞,却有很多纤维软骨组织。对照组及术后4、8、12周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41.82,P0.05,组间比较LSD-t检验结果显示除术后4周与8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新的微创兔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科;
【关键词】: 微创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兔
【分类号】:R-332
【正文快照】: 腰腿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很常见的疾病,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引起腰腿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尚未明了。IVDD包含复杂的生物力学、形态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的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浩然;刘尚礼;丁悦;黄东生;马若凡;胡宝山;叶伟;;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雄良;郝永强;;下腰痛综合征的诊治与人文思想[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02期
2 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诱发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计量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国永;水通道蛋白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鸿宽;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2 吴雷;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德胜;金群华;朱凯;;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2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叶宣光,沈强;双后肢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3 郭常安!266003山东,胡有谷!266003山东,吴新彦,安丰新;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4 赵梓汝;吴小涛;祁亚斌;付文芹;王刚;;TGF-β1干预下体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治疗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3期
5 王靖;唐天驷;姚啸生;李涛;史勇;;纤维环穿刺诱导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4期
6 贾长青,柏树令,朱小兵;退变腰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1期
7 吕浩然;刘尚礼;丁悦;黄东生;马若凡;胡宝山;叶伟;;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6期
8 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沈慧勇,黄东生,崔力扬;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长青,柏树令,朱小兵;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观察[J];解剖学杂志;2004年03期
2 陈德胜;金群华;朱凯;;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3 屈开钛;徐永清;王非;;实验介导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4 陈秋辉;李宁宁;;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1年02期
5 朱洪勋;韩成龙;;椎间盘退变机制及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5期
6 杜豫,郑爱华,储琳一,戈俊国,董德珍;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肥大细胞浸润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7 郭志良;周跃;李华壮;曹国永;滕海军;;周期性张应变对纤维环细胞aggrecan mRNA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7年06期
8 熊蠡茗;邵增务;郭兵;杨述华;裴洪;詹子睿;俞旭东;王河忠;;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英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9期
9 邱匀峰;吴小涛;赵梓汝;王运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闻力;刘浩;李坛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晓芊;邵增务;杨述华;裴洪;;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杨召;马信龙;李秀兰;孙晓雷;张杨;马剑雄;;周期性牵张应力对人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孙志超;董伟华;肖湘生;;犬肺癌模型的建立及制作方法的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松;髓核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永生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罗伟;层流剪切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血管来源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中元;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邵晨;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D];蚌埠医学院;2013年
3 张闻力;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陈德胜;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四环素对腰椎间盘退变中MMP-3表达影响的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6年
5 林鸿宽;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6 吴雷;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张传志;兔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TGF-β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8 董振辉;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对人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9 牛朋彦;渗透压负荷对兔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文天用;髓核样细胞与温敏型支架复合培养的探索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9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04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