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PU.1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转录因子PU.1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PU.1是转录因子ETS家族的重要成员,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对机体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经发现PU.1有110多个直接靶基因,功能主要涵盖调节抗体、受体及补体的表达,调控免疫细胞增殖与分化,调节炎症中相关细胞因子、受体及效应酶的表达等3个方面。最新有研究报道PU.1是抑癌基因LIMD1的主要调节因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U.1的功能及调节机制方面的探讨也逐渐增多,并初步确认了PU.1在机体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中的中心调节作用。文中就PU.1及其与机体免疫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关键词】: PU. 转录因子 免疫 调控 炎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064)
【分类号】:R392.1
【正文快照】: 0引言PU.1是Moreau等[1]在1988年从SFFV(spleenfocus forming virus)诱导的鼠红细胞白血病中分离出来的原癌基因中spi1基因产物中所分离出来的。PU.1蛋白属于ETS(erythroblast transformation spe-cifi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组织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因能识别富含嘌呤GGAA/T(PU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利宁;缪佳颖;李芳秋;;烟曲霉毒力相关基因及分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11期
2 李芳秋;;重新认识特异性抗体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4期
3 杨继玉;宫剑滨;王立军;彭永平;程训民;江时森;张启高;孔娜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芳秋;陆静芬;史利宁;胡毓安;王颖;马春芳;孔倩倩;;白念珠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临床检验杂志;2012年09期
2 尤金炜;范明;王卫萍;王颖;黄梅;宗永兰;邵海枫;;痰培养前涂片找真菌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提示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2年12期
3 徐小勇;孙禾;孙辉明;张鹏鹏;施毅;;增强和抑制表达E-钙黏蛋白A549细胞株的构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3期
4 王高峰;刘芳;桑红;;真菌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秀;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与全身健康的相关性初探[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学军;罗贵全;唐川苏;;血清IL-10/IL-6及NF-κ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2009年12期
2 肖继明;陈锐华;徐军;缪东培;包知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3 汪俊军;孟扬;顾振华;张春妮;;γ干扰素对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诱导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8期
4 吴丹;李芳秋;;巨噬细胞在烟曲霉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5 史利宁;李芳秋;;侵袭性曲霉病非培养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现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2期
6 李冬梅;李倩;张颖;陶小军;高谷;丁波;马建华;;白细胞介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7 梅晓亮;赵建宁;;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5期
8 刘娟;陈丽琴;苏秀兰;陈良光;李时荣;;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斑块稳定性有关[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年07期
9 史利宁;李芳秋;邵海枫;王立魁;王卫萍;黄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0年02期
10 李芳秋;周万青;史利宁;吴丹;沙士甫;;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及其诊断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华;Ⅰ型胶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转录调控[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5期
2 贺建青;;脂肪细胞的分化与调控[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3 王淑娟,牛钟相;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4期
4 宁江海;牙胚发育的早期调控[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年05期
5 王蓓蕾;王祥瑞;;炎症介质对HIF-1的表达调控[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6 孙丽莉;心肌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和调控[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4年01期
7 李冠武,温博贵;核基质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8 吴媛媛;李龙;沈萍萍;;巨噬细胞替代激活及调控[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刘长江;刘晓峰;孙自勤;;缺氧诱导因子-1转录活性的调控[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马淑华,王升启;肾分化调控的相关因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宏运;刘霆;龚玉萍;;转录因子SCL/TAL1在人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中的作用[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孟丹;陈思峰;;转录因子Bach1负性调节Wnt/ β -Catenin信号通路[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立勇;杨永年;陈志坚;;转录因子NF-kB在IL-1等细胞因子诱导的INS-1细胞损害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朱莉萍;苏远;陈桃香;罗有根;陈凤容;王迪浔;胡清华;;人气道上皮细胞钙振荡模型的建立[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傅勤慧;李海燕;裴建;张冬青;;IL-2R信号通路中STAT5对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调控[A];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孙应飞;樊晓丹;胡驰峰;计宏凯;李岭;李衍达;;两种肝细胞特异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裴建;李海燕;张冬青;;IL-2R信号通路中STAT5对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调控[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杜开先;罗国琦;罗予;;肠道粘膜菌群与免疫刺激作用[A];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第二届特种医学暨河南省、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劲松;张宗梁;;LPS启动的IκBα降解和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10 张志谦;江世文;胡颖;;质粒载体介导捕获转录因子抑制基因表达新方法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雯心;人体免疫功能具有“弹性”[N];健康报;2007年
2 记者 唐先武;我发现免疫识别与天然免疫功能调控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3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 供稿;凋亡与肿瘤:一对矛盾的连体婴[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朱立明;情绪能影响肿瘤的临床过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冯卫东;向左分裂向右分化[N];科技日报;2009年
6 陈勇;专家有突破 借助基因杀死癌细胞[N];人民日报;2005年
7 哈医大肿瘤医院教授 徐向英邋衣晓峰 孙理 刘锐 整理;抗癌 还要不要乐观心态[N];健康报;2007年
8 朱立明;情绪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联[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何裕民;打破癌症患者的心理枷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胡德荣;我国揭示NF—κB细胞核内调控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辉;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MMC)表面FcεRI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姚春霞;GATA转录因子对心肌能量代谢及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孟睿;蛋白激酶CK2与转录因子Pdx-1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韩利章;Sumo化修饰在Hedgehog信号通路转录因子Gli2活性调节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菅金龙;CD226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何艳;淋巴细胞膜K(v)通道在低氧免疫及适应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年
7 刘霞;PTD-Foxp3免疫功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8 寇丽;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紊乱与调控[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林吉进;转录因子MEOX2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10 曹丽;1. 重组人TRX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纯化及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2. 天然植物制剂黄草素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及生长的促进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芳;慢性应激对免疫功能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2 阿依努尔;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3 黄欣琼;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ZNF569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蕾;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感染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后的免疫功能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高璇;围孕期应用益生菌对子代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李建;慢性束缚应激对昆明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小鼠前胃癌(MFC)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莉;心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宋慧丽;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受甲基化和转录因子的双重调控[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弭军;CUL4B在调控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薛渊;转录因子T-bet特异性shRNA的研制及其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干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2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1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