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情绪体验在表达抑制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中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消极情绪体验在表达抑制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中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调查军人情绪调节、情绪体验和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积极消极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和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153名男性通信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心理应激与消极情绪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表达抑制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P0.01),与积极情绪和认知重评使用频率不存在相关(P0.05);②消极情绪体验与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存在正相关(r=0.19,P0.05),与积极情绪和认知重评使用策略不存在相关(P0.05);③积极情绪体验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20,P0.05);④军人的消极情绪体验在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频率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来影响军人心理应激水平。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情绪调节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4159部队心理咨询室;
【关键词】: 心理应激 情绪调节 情绪体验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711000) 北京市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SKQNYB12009)~~
【分类号】:R395;R82
【正文快照】: 我国军人的心理应激成为近年来研究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1-6]。研究发现,军人的心理应激对军人的认知功能[4]、心理健康[2-3]都会产生影响。研究者认为,即使在非战时情况下心理应激状态仍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1]。近期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2]、社会支持[4-6]等因素都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辉,宫海燕,杨国愉,刘云波;军事应激条件下军队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2 赵静波;解亚宁;任忠文;雷明强;;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王力;柳恒超;李中权;杜卫;;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4 李权超,何英强,申国祥,曾岚,解亚宁;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宁淑娥;魏刚;李成义;孙月吉;;军人急性心理应激反应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6 李权超;王应立;;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7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王建平;;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J];心理学报;2011年07期
8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敏;谢建;;复原力视阈下的灾后心理干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黄韫慧;吕爱芹;王垒;施俊琦;;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效度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赵欢;吴建平;;城市绿色与灰色空间复愈作用的初步对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一牛;周立明;曲琛;罗跃嘉;;感情色彩双字词内隐加工的ERP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陈萌;原天香;;突发灾难事件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陈倩;;灾害性心理应激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机制——临床心理学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琼;;大学生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8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9 朱亿萧;朱云霞;;情绪易感性对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汪涛;李敏;陈铁流;王强;冯正直;;“5·12”地震后灾区民众应激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J];重庆医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静;王薇;张建新;;分离体验与父母养育风格: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郭咏;赵成荣;;突发灾害事件对孤寡老人心理状况的影响[A];2008年度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于笑凡;;我国近年心身医学的研究概况(综述)[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宣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云波;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及其管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4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虹;驻疆部队军人维稳期间抑郁焦虑情况分析及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赵艳;Graves病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易发情绪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庆华;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学校人际环境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海倩;蚁族群体压力构成、心理一致感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琳;劳务派遣工的主观幸福感对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关系的调节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雪峰;社会认同威胁对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作用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东,王涛,李晓京,苗丹民;计算机多媒体群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余欣欣;高师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高教论坛;2002年05期
3 曹枫林,厉萍,高庆岭,王克芳;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4 马伟娜;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3年07期
5 李权超,何英强,曾岚,蓝新友;233名军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6 杨国愉,冯正直,任辉,薛媛,汪涛,朱琳;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特点及其相关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7 胡淑芳 ,何江萍 ,王惠利 ,邓自和 ,李栓德 ,吴兴曲 ,刘光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军人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03年04期
8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9 苗丹民;罗正学;刘旭峰;李云波;王京生;苏景宽;;初级军官心理选拔的预测性[J];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10 严进;;应激反应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亮;汪洋;刘琴;黄炳花;;重庆及四川三峡外迁移民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李晓彤;强烈心理应激对埋藏起搏器患者的影响分析及心理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08期
3 侯公林,章志量,傅伟,吴晓山;噪声诱发心理应激对大白鼠组织中肌酐、尿素氮的影响[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4 杨菊贤,许左隽;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5 贺新红,张德兴,吴燕明,张玉英,李志华;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雄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4年04期
6 郭继志;汪洋;庄立辉;卢官庐;;三峡外迁移民社会心理应激的实证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07期
7 宣力;聂军;程飚;;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介导心理应激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12期
8 李娜;马伟娜;;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概述[J];健康研究;2011年05期
9 逄冰洁;王艳萍;杨红;魏杰;;耳鼻喉科病人术前心理应激及其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2年06期
10 魏妮;苏士香;;100例病毒性肝炎与心理应激的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武;方平;车宏生;;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吴振宇;;心理应激所致脑区的变化特点及中医药调节[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李越;吴国强;王亚宁;刘芳;马生海;詹晓梅;;党政管理干部心理应激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悦;;情绪调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调查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朱艳新;杨丽珠;张日f;;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结构及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谢金菊;谷传华;赵海灵;;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吴惠娟;沈鉴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其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英武;方平;车宏生;;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陆一萍;;情绪调节在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艳新;杨丽珠;张日f;;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结构及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气象局副局长 郭虎;加强突发事件科普工作 妥善处理心理应激[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谢征;重视青少年业务的情绪体验[N];通信产业报;2008年
3 常德市十一中学 蔡君琦;浅谈初中生思维方向引导与情绪调节策略[N];常德日报;2011年
4 魏开敏;心理应激可加速心肌老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李方;最新“工作幸福指数”出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6 易进;教学设计不能用简单逻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陶清华;情绪饥饿 心理饱和 两种极端的情绪体验[N];大众卫生报;2000年
8 陈燕琳;焦虑症的五大特点[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南通市通济医院主任医师 沈均;心理救助 迫在眉睫[N];南通日报;2005年
10 通州市葛桥小学 曹玉红;品读感悟,让情感之河惬意流淌[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何芳;心理应激致肝铁蓄积的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飞;心理应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结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郭祥瑞;心理应激对髓系抑制性细胞和内毒素休克的影响及初步机理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7 耿战辉;锌对心理应激所致海马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8 李改;情绪反应的动力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艳;从心理应激探讨“肝主疏泄”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孙东辉;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的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免疫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建红;5.12汶川地震后灾民心理应激症状反应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鲁燕霞;幼年心理应激对支气管哮喘大鼠中枢与外周免疫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3 任伟荣;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合评估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丽双;大鼠心理应激模型建立及相关因素评价[D];吉林大学;2010年
5 韩晓琼;高一年级学业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开宏;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7 尹剑春;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IL-2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8 周碧薇;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教育材料记忆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萌萌;愉悦情绪调节策略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10 蓝艳;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抽象程度的思维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5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2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