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纳米微悬臂梁传感器快速检测李斯特细菌毒力基因hlyA

发布时间:2017-11-11 05:17

  本文关键词:纳米微悬臂梁传感器快速检测李斯特细菌毒力基因hlyA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微悬臂梁 李斯特菌 hlyA DNA


【摘要】:目的利用纳米微悬臂梁传感器对李斯特细菌毒力基因溶血素基因(hlyA)进行无标记检测,初步研究这种新型传感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特异性扩增单核增生性李斯特细菌溶血素基因(hlyA),采用自组装单分子膜将DNA探针分子固定在悬臂梁的表面,采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验证。结果完成表面修饰后,实现了对李斯特细菌毒力基因hlyA基因的无标记检测,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结论传感器性能稳定,特异性好,反应迅速。
【作者单位】: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分类号】:R378.99
【正文快照】: 1986年,Binning等[1]发明了原子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对生物及纳米技术领域的影响深远并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感方式:悬臂梁。AFM利用带有尖端的微悬臂梁,能够实现对微观表面形貌的精度达到0.1 nm的检测,成为现代科学中微纳米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微悬臂梁传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慧;DNA与免疫[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张爱民,张建民;论基因组的分子进化[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3 房经贵,章镇,刘大钧,马正强,JossiHillel;一种从贮藏较久番茄叶中提取适于PCR扩增的DNA的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年01期

4 朱长军,张利宁,马春红,曹英林,宋静;一种新型杆状病毒亲本株的鉴定及病毒DNA的纯化[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秀花,弓巧娟;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DMAHF的介质效应及与DNA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宗仁鹤,白春礼,李振刚,汪新文,聂焰,龚为穗,杨安庆,龚立三;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AFM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7 张李阳;固体发酵红曲霉菌生物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徐治立;论基因科技的二重性[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03期

9 罗文永,陈建伟,刘彦卓,肖昕,毛兴学,李晓方;快速鉴定阳性重组质粒方法的改进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10 张志忠,吴菁华,吕柳新,陈桂信;一种适于PCR检测的DNA微量提取方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刚;刘新会;巩文雯;石柳;;基于电化学DNA传感器对9-羟基芴检测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刘海英;陈刚;步宇翔;;碱基对的多铜修饰对DNA导电性的增强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邹丹丹;汪海林;;基于DNA甲基化结合蛋白MBD的甲基化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邢永政;刘冬生;;ATP诱导的DNA突环结构的打开及其对DNA链替换反应的调控[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程巳雪;陈思;赵东;卓仁禧;;不同DNA复合物在基质介导基因传递中的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邢永政;杨忠强;刘冬生;;一种配体结合调控的DNA链替换反应体系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周晓萍;肖鹏;吕雪飞;邓玉林;;单链DNA的固定化技术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8 张泉;苏都莫日根;;线粒体DNA的数量调控与非孟德尔遗传[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赵元彪;胥慧;何群;;粗糙脉孢菌DNA甲基化调控机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赵文杰;汤超;王彩娟;刘军伟;卢奎;;β-胸苷与DNA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人工合成DNA载体[N];科技日报;2010年

2 常丽君;虱子DNA表明人类17万年前首次穿衣[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冯卫东;DNA碱基序列决定其光敏性假设获证实[N];科技日报;2008年

4 许文强;拆、装更便捷的DNA双螺栓结构模型[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陈超;下一代DNA测序技术原理首次获得验证[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冯卫东 聂翠蓉;“垃圾”DNA申请恢复名誉[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霞;科学家发现可让DNA重绕的马达蛋白质[N];科技日报;2008年

8 陈丹;石墨烯纳米孔设备可探测单个DNA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9 冯卫东;美审计署称DNA测试公司的结论可信度不高[N];科技日报;2010年

10 何屹;DNA可改变受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铁刚;细菌DNA磷硫酰化修饰与限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高鹏;特异性介导DNA转导的多结构域嵌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梅传忠;PI3K/Akt信号通路对DNA甲基转移酶3B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崔鹏;适用于DNA电荷输运研究的紧束缚模型方法[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恩成;特异性多结构域DNA转导重组嵌合体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其体内外转导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6 郭烁;DNA信号序列分析的基因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李敏;异翅亚目DNA条形码,谱系生物地理学及花蝽科(狭义)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黎明;电磁辐射中低能电子诱导DNA直接损伤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吴初新;鱼类PKZ(Protein Kinase Containing Z-DNA Binding Domain)Zα与Z-DNA的结合[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赵魁;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重组DNA疫苗的构建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志;基于DNA探针的传感器用于p53 DNA及甲氧檗因检测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侯美灵;DNA微阵列数据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乔柱;利用DNA长度编码实现分子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金京;单链DNA结合蛋白与单链DNA相互作用的AFM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伟;DNA序列的图形表示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秦豫;野生塔里木马鹿粪便DNA提取方法和性别鉴定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马英;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省小型兽类及寄生蚤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8 李全义;DNA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水溶性量子点在DNA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刚;普氏野马粪便DNA方法优化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俊红;家蚕细小病毒样病毒(中国株)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6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