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寡核苷酸链高效转染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短寡核苷酸链高效转染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恶性疟原虫 Entranster-R转染 寡核苷酸链
【摘要】:5%山梨醇连续2次同步化恶性疟原虫培养物(8 h窗口),培养16 h后,直接孵育组(A组)将50μl含寡核苷酸培养基与450μl恶性疟原虫培养物(5%虫血率,1%血压积)混合孵育,Entranster-R试剂转染组(B组)将50μl转染复合物(含寡核苷酸链和转染试剂)与450μl恶性疟原虫培养物混合孵育,培养5 h后重悬,分别取出250μl,1 500×g离心3 min,收集沉淀,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剩余细胞经RPMI 1640培养基洗涤1次后,加入500μl含2%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继续培养12 h至第2个细胞周期,再次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Entranster-R试剂转染组可明显观察到感染红细胞中标记探针的绿色荧光,而直接孵育组未观察到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Entranster-R试剂转染组小分子寡核苷酸转染疟原虫的效率可达(47.40±3.39)%,高于普通孵育法[(0.60±0.27)%],且该组在第2个周期中维持转染率约(26.85±2.90)%,而直接孵育组在第2个细胞周期则几乎检测不到。提示利用纳米转染试剂Entranster-R能提高寡核苷酸转染疟原虫的效率。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00742)~~
【分类号】:R382
【正文快照】: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而引起的严重的寄生虫传染病,据2012年WHO疟疾报告显示,2010年死亡病例约66万。感染 人类的几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危害最大[1]。自Gardner等[2]在2002年公布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数据以来,疟原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纵观近10多年的发展,基因敲除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新炳,方建民,罗树红;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体外抗疟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锦明;杨吉飞;李安岩;刘爱红;任巧云;马米玲;刘志杰;李有全;赵帅阳;张浩浩;殷宏;罗建勋;关贵全;;莫氏巴贝斯虫actin,aldolase和trap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兽医科学;2013年09期
2 戴伟;刘新义;李健和;向大雄;;新型给药系统阳离子型纳米乳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建民,余新炳,罗树红,徐劲;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II基因克隆及测序[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维纬;;恶性疟原虫在适应体外连续培养前后对药物的敏感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年02期
2 王省良;人血清抗体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抗原Pfs48/45决定簇的应答及其与配子体携带者传染性的关系[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2期
3 冯笑川;大范围现场试验中人工合成疟疾疫苗SP566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3期
4 ;人体恶性疟原虫的培养[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7年05期
5 苏信生;以无脂肪酸的牛白蛋白代替血浆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8年05期
6 刘德全;;恶性疟原虫培养:建立新株[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9年05期
7 Jensen T.B.TragerW.;王恒礼;;恶性疟原虫培养:另外株的建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79年02期
8 顾政诚;海南岛的恶性疟原虫对不同种按蚊的感染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年03期
9 姜维纬;从培养物分离活的成熟恶性疟原虫的一种简单方法[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5期
10 杨惠珍;疟原虫的培养上清液对正常血液淋巴细胞产生自家抗体的刺激作用[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启军;Mats Wahlgren;李德昌;盖欣;尹继刚;杨举;;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机理的研究(英文)[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曲莉芝;顾为望;吴请红;;应用鼠虐动物模型对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保护性效果评价[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莉;吴英松;宁云山;李妍;李明;;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纯化及免疫活性鉴定[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曹俊;Osamu Kaneko;Amporn Thongkukiatkul;Mayumi Tachibana;Hitoshi Otsuki;Takafumi Tsuboi;Motomi Torii;高琪;;恶性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相关棒状体颈部蛋白(PfRON2)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英松;李明;董文其;李英杰;;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及免疫活性鉴定[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马长玲;余新炳;李学荣;单志新;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I/HN株PfI2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李妍;宁云山;郝文波;李莉;李明;;恶性疟原虫(FCC1/HN)谷氨酸脱氢酶(GDH)融合蛋白的复性及纯化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韩志富;李会良;郭晨英;王恒;;不同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动力素样蛋白基因内含子及部分外显子序列多态性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吴英松;董文其;李明;高洋;毕惠祥;李英杰;;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10 王宪锋;薛采芳;缪军;刘忠湘;李s,
本文编号:1197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9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