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8 14:19

  本文关键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原核蛋白表达 组蛋白类 巨噬细胞


【摘要】:目的:用不同方法制备组蛋白并观察组蛋白在体外对巨噬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组蛋白H3和H4的原核表达质粒,分别表达和纯化带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组氨酸(His)标签的组蛋白(GST-H3、GST-H4、His-H3和His-H4);用高盐法提取真核细胞(RAW264.7和293F细胞)组蛋白;用上述不同来源组蛋白(7.5~50 mg/L)刺激巨噬细胞4 h,利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活力;用液相芯片方法检测不同来源组蛋白对巨噬细胞释放在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His-H3/H4和真核细胞来源的组蛋白明显降低细胞活性,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晚期凋亡和坏死;不同来源组蛋白对RAW264.7细胞释放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原核表达His-H3、His-H4及真核细胞提取的组蛋白均可抑制巨噬细胞活力,诱导巨噬细胞发生晚期凋亡和坏死。组蛋白可能通过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省功能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0CB529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2149;No.81072425)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组蛋白(histone,H)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组蛋白分子量较小(约10~20 kD),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与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因氨基酸的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组蛋白主要分为H1、H2A、H2B、H3和H4五种,其中,H2A、H2B、H3和H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翠香;张丽娟;龙云;王凤斌;;GST对转染APP695基因PC12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1年04期

2 李明岳;余小舫;鲍世韵;林宝行;王春友;;小鼠不同细胞间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对Pdx-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4期

3 刘靖华;李志杰;唐靖;刘亚伟;赵雷;邓鹏;姜勇;;高迁移率族蛋白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脂多糖对白细胞介素6释放的协同效应[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英;李卫东;迟春昕;;孕激素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6作用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2 钟田雨;唐靖;刘亚伟;李志杰;陈登宇;赵明哲;王蔚;刘靖华;姜勇;;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在高迁移率族蛋白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中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3 邹琪;何先弟;;脓毒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4期

4 曾平;符秀琼;王启瑞;范钦;贾钰华;孙学刚;;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晓勇;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术后肺损伤机制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影响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萧梅芳;肝细胞分泌的HMGB1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3 曹涤非;流产布鲁氏菌Omp25与L7/L12促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海雷;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损伤及其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2 徐岩;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邹琪;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旋,徐海伟,黎海蒂,赵邦云,熊加祥,曹娟;APP695和绿色荧光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共表达及对细胞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张海宁;丘钦英;关永源;;反义ClC-3寡核苷酸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3 卢海燕;丁海霞;冯美江;董海蓉;高蓉;丁新生;肖杭;;BDNF RNA干扰在多巴胺能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3期

4 段艳;王冰;崔韶辉;赵不凋;姜云霞;杨颖;姜慧明;张树彪;;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的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1期

5 王铮;祝勇;;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11期

6 唐小龙;张洹;朱康儿;郭敏;;PDX1联合NKX6.1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年08期

7 赵海峰 ,肖荣;Alzheimer氏病基因突变及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7期

8 张丽娟;王凤斌;成敏;刘蓉;;突变型人APP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载体的构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玉珍;;细胞性免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74年02期

2 吴观陵;人疟获得性免疫的机制和抗体反应的流行病学类型[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年05期

3 赵玉骅;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SSPE)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76年04期

4 黄华j,王苏生,郑永木,李秀珍,尚芙蓉,王壮,陈艾,李延;巨噬细胞中与识别抗原有关的RNA合成及特性[J];遗传学报;1981年01期

5 Dos Reis G A;叶天星;;风湿性心脏病免疫致病机理的一种新的假说——依赖巨噬细胞对抗原决定基的选择在导致链球菌风湿性心脏炎诱生期中的作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1年05期

6 臧人杰;周光炎;;HLA抗原在免疫活性细胞相互作用中的生物功能[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2年01期

7 郭寿延;王宝美;赵雁飞;严忠馥;韩玉升;陈秀丽;辛梅珍;瞿祖康;朱建国;张蕙心;梁oO声;柯玲;丁丽珍;;厌氧棒状杆菌菌苗的免疫病理 Ⅲ、菌苗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1982年01期

8 夏邦顺;巨噬细胞Fc受体[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9 冯宗忱,SR Bates,GS Getz,RW Wissler;极低密度脂蛋白引起巨噬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堆积:脂蛋白受体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10 顾绍裘;免疫反应中免疫活性细胞间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尚喜;;巨噬细胞参与泡沫细胞形成的机理[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3 吴南屏;常秀春;姚航平;李丹;冯磊;;RANTES蛋白对SARS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丁健;林琳;郑彦;杭纬;颜晓梅;;铍的细胞摄入机制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星光;姚鸣;李楠;王春梅;郑媛媛;曹雪涛;;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结合并活化TAK1和IRF3加强巨噬细胞中TLR配体诱导的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家鑫;;小鼠接种布鲁氏菌疫苗引起的巨噬细胞依赖性树突状细胞迁移与免疫应答[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南进;谢勇;黄庆伦;刘东升;;SIGIRR对巨噬细胞LPS/TLR信号通路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吕建新;金丽琴;俞康;袁谦;谢克俭;;多糖对人胸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林静;李大主;;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对于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旭林;郭峰;王飞;王永杰;;不同浓度的AngⅡ对RAW264.7巨噬细胞AT1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嘉 何新乡;硒的神奇功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杨珂;了解我们的体内“卫士”——免疫系统[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3 刘永铭;T淋巴细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钱铮;日本 发现感知组织损伤并引发炎症的受体[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蒋明;戴劲松;武大伤寒杆菌致病机制研究获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知陶;把炎症反应排除在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庄愉;新型抗结核疫苗的开发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闻玉;天然胡萝卜素的免疫调节功能[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王振坤;人体血液防线之五[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汤宏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发现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珍;溶酶体相关的小G蛋白Rab7b负向调节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马翠卿;GAS下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伟;Krǔppel-like factor家族成员KllfO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周江睿;神经肽Y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小分子炎症介质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罗冲;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内毒素血症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雁;microRNAs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徐静玮;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证据[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8 刘辉;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珠高、低反应并存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9 杨策;PPARγ基因沉默对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郭东星;睾酮通过细胞膜雄激素受体影响骨髓巨噬细胞中Notch受体及配体的表达[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飞;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快速非基因组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李永军;糖基化终产物对巨噬细胞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郭俊杰;双歧杆菌细胞壁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小磊;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siRNA体系的建立及对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5 朱珊;热休克预处理及HSF1对LPS所致巨噬细胞迁移及黏附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建斌;氯化钴和脂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HIF-1α和TGF-β1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宁飞;Rab7负向调控巨噬细胞中TLR3/4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康耀霞;差异显示法分析雌二醇对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刘鸿程;异种胸腺修饰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夏长胜;结核分枝杆菌H37Ra和卡介苗感染小鼠及巨噬细胞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4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234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