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免疫球蛋白液相悬浮芯片的制备及制备条件的优化
本文关键词: 兔免疫球蛋白 荧光微球 液相悬浮芯片 优化 出处:《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制备兔的免疫球蛋白液相悬浮芯片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为进一步建立兔免疫球蛋白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技术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将亲和纯化的兔IgG、IgM和IgA偶联至荧光编码微球,然后优化捕获抗体的偶联量、检测抗体、Streptavidin-PE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以及微球-血清反应时间、检测抗体反应时间和Streptavidin-PE抗体反应时间等因素,建立兔IgG、IgM和IgA液相悬浮芯片。结果:1.25×106个荧光微球的最佳偶联抗体浓度分别为10μg IgG、20μg IgM和15μg IgA;biotin标记的IgG、IgM和IgA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2、2和5μg/ml;IgG、IgM和IgA的最佳Streptavidin-PE抗体浓度均为2μg/ml;微球-血清、血清-检测抗体及Streptavidin-PE抗体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60、60和30分钟。结论:制备荧光编码微球兔免疫球蛋白悬浮芯片是可行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rabbit immunoglobulin liquid suspension microarray and optimize its preparation conditions. Methods: rabbit immunoglobulin IgM and IgA were conjugated to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s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 working concentration of Streptavidin-PE antibody 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microspheres and serum were determined. The factors of antibody reaction time and Streptavidin-PE antibody reaction time were determined to establish rabbit IgG. IgM and IgA liquid suspension microarrays. Result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10 渭 g IgG IgM and 15 渭 g IgA were 20 渭 g IgM and 15 渭 g IgA of 10 渭 g IgGN 20 渭 g IgM and 15 渭 g IgA, respectively. The best working concentration of biotin labeled IgG biotin IgM and IgA was 2 渭 g / ml and 5 渭 g / ml, respectively.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Streptavidin-PE antibody for IgG IgA was 2 渭 g / ml.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of microsphere and serum, serum-detection antibody and Streptavidin-PE antibody was 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prepare a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 rabbit immunoglobulin suspension chip.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比较医学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C37093) 浙江省教育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ZD2009004)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分类号】:R392.11
【正文快照】: 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高通量的生物芯片技术,将流式细胞术、激光技术及应用流体学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悬浮在液相中的分类荧光编码微球作为检测载体,具有高通量、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检测范围广等特点。近几年来,悬浮芯片技术在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瑞霞;蔡敬敬;王琴;杨振泉;任远庆;;长寿老人体内分离的鼠李糖乳杆菌RAPD体系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3期
2 杨旭芳;何旭;张丽红;孙梅;徐红;高云鹤;李玉林;;高度同源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5期
3 杨湘越,兰小鹏 ,孙树汉;猪囊尾蚴cC1亚单位疫苗毕赤酵母高表达体系的优化[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4 包国强,马庆久,邢金良,杨向民,陈志南;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库构建过程中引物的优化和初步鉴定[J];免疫学杂志;2004年03期
5 沈慧玲,陈子兴,王玮,段卫明,傅建新;电穿孔法基因转染悬浮细胞条件的优化[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6 沙茜;李晓丹;赵平;;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7 蔡刚;实时定量PCR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年06期
8 谷长维;李太元;常巧呈;周末;赵义龙;;犬源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3期
9 路浩;王兴龙;李晓艳;郎需龙;王瑞红;张付贤;闫广谋;李研东;;四环素及β-内酰胺耐药性基因芯片的制作及优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02期
10 吴新根,吕维雪,罗立民;有约束模拟退火法优化3D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卢朝辉;;两次全国免疫组化质控测评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贡向辉;李东晓;杨胜利;沈秉谦;;抗体表达过程的平台技术开发[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罗军荣;周艳喜;幺宏强;周建华;马学恩;;抗JSRV-CA单抗的免疫学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肃文;张钧;周美霞;乐志安;谢鑫友;;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孙中文;邱玉华;王凤鸣;孙玮丽;程钢;徐耀瑜;胡玲玲;张学光;;GL50/ICOS在活化T细胞上的共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陈娟;冯大明;;TL1A在高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刘毅;邱云青;田苗;张旭霞;李妍;任卫聪;魏荣荣;李传友;;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蛋白的初步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万业宏;李承新;刘玉峰;夏汝山;党育平;武彩霞;;抗角蛋白16单克隆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王平;周志军;施金荣;朱华松;余模松;;抗牛血清Ig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思远;间充质干细胞内皮分化前流动加载对所得细胞表型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蔡燕惠;hBmp4在甲醇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hBmp4全序列优化对其表达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蓬;荧光微球技术在结核杆菌耐利福平菌株rpoB基因突变多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牛俊;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L1基因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优化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燕玲;流式荧光微球技术高通量筛查血液中多种病毒模型的建立及检测血液感染HBV、HCV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王先龙;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玻璃体腔注射诱导Eales病动物模型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6 李明华;抗心肌Na~+/Ca~(2+)交换体α-1_(138-177)和α-2_(840-87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郭伟正;固相包被用二抗的研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8 高燕;抗β_1受体自身抗体对培养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印丹;三种Hib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2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45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