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生物发光活体成像的条件优化与技术扩展研究
本文选题:活体成像技术 切入点:荧光素酶 出处:《军事医学》2013年04期
【摘要】:目的为发掘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的灵敏性和应用潜力,进行在体检测条件的优化和技术扩展。方法将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乳腺癌细胞(4T-1-Luc+)和肝癌细胞(Huh-7-Luc+)接种于BALB/c小鼠体内,通过活体成像仪进行生物发光检测灵敏度和毛发的影响分析,利用生物发光结合X线扩展活体成像技术。结果毛发对小鼠皮下接种的肿瘤细胞的生物发光成像有干扰作用,在局部剃除毛发小鼠内体可以检测到50个细胞的光信号值。通过建立X结合发光的检测模型,实现了既能检测发光信号值强度大小,又能比较清晰地观测到部分脏器和发光体(病变组织)的部位。结论实现了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的检测条件优化,建立了X线结合发光新的检测模式,为扩展小动物活体成像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nsitivity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in vivo. Methods Breast cancer cells (4T-1-Luc) and liver cancer cells (Huh-7-Luc), which expressed luciferase stably, were inoculated into BALB/c mice. The sensitivity of bioluminescent det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air were analyzed by living body imager, and the bioluminescence combined with X-ray extended in vivo imaging technique was used. Results hair could interfere with the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of tumor cells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in mice. The light signal values of 50 cells can be detected in the body of locally shaved mice. The intensity of luminous signals can be detected by establishing an X combined luminescence detection model. The parts of organs and luminescence (lesion tissue) can be observed clearly.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conditions of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are optimized and a new detection mode of X-ray combined with luminescence is established.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animal in vivo imaging.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敏;熊丽琴;李富友;;上转换发光成像技术与靶向成像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2 余松涛;黎川;陈陵;汤旭东;房殿春;杨仕明;;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的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苑蓉;陈军;刘红雨;闫慧琴;王玉丽;刘承飞;周清华;;应用活体内生物发光技术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成瘤性和转移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8年03期
2 王红明;朱大兴;吴志浩;周清华;;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nm23-H1表达缺失人肺腺癌细胞株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活性检测[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03期
3 刘涛;孙丽宁;刘政;仇衍楠;施利毅;;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Z1期
4 宿华威;韩德恩;;活体生物萤光成像技术及新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慧;戴汝为;;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J];自动化学报;2008年12期
6 储剑虹,孙祖越;人前列腺癌移植性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5年02期
7 宿华威;崔云甫;吴德全;韩德恩;;活体生物萤光成像技术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24期
8 孙宝昌;靳宝锋;侗冬青;梁冰;李卫华;周涛;;荧光素酶标记的BEL-7405细胞体内外成像及肿瘤动物模型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9 张琪;唐琪晶;王聪;蔡铮;;口服生物黏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2年13期
10 荚德水;姚明;;体内生物发光成像在肿瘤转移研究中的应用[J];肿瘤;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芳;香加皮有效成份抑制大鼠食管癌形成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江玉川;人体淋巴荧光成像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叶岩溪;上转换发光材料复合T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丽平;稀土离子掺杂NaYF_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敏;重组人内皮抑素—恩度对裸鼠宫颈癌移植瘤生长、转移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王琳;非接触式光学成像中自由空间光传输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何奇;稀土改性纳米TiO_2制备及光催化还原CO_2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毅;宋士英;耿硕儒;李宗沆;;股骨距的解剖和力学研究[J];解剖学报;1991年03期
2 吴怀春,高兰兴;全血ATP快速测定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5期
3 赵玉玺;宗少晖;韦波;曾高峰;熊春翔;;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的制备[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尉军,刘树铮;X线头部照射对大鼠脾细胞ConA刺激反应及IL-2活性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9年02期
5 鲍卫汉,王志刚,徐少骏,杨建茹;X线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胶原纤维影响的组织学研究[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6年04期
6 王晓辉,胡新奇,王苏生,俞信,曹根瑞;生物超微弱发光的光子计数成象方法[J];光电工程;1997年06期
7 郭中钰,祝世功,李天舒,徐琪,王文宝,朱燕林;大鼠脑和肌肉组织ATP含量的生物发光测定[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桂鉴超,顾湘杰,马昕,陈劲松,夏新雷;国人股骨的X线测量[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9 魏旭东!100044,伏爽!100044,武莎莎!100044,王申五!100044,王德炳!100044;促血小板生成素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的定量调节[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10期
10 韩新巍;吴刚;李永东;高雪梅;马南;王艳丽;;X线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峰;;红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徐明旭;赖茂毅;程宁;丁培国;夏东岚;芮珉;王莺;张颖妹;王露;韩文玲;马大龙;;CKLF基因与CKLFSF1基因间的顺式调控元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宋今丹;陈誉华;陈澄;赵迎辉;王秋雨;吴一迪;邴楠;王芸庆;;正常与癌细胞内质网结构及其合成的某此分子伴侣的特性[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叶明;乐美兆;李元敏;涂频;李桂梅;;核内假包涵体是肝细胞和癌细胞的天然杀手——自噬性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桑梅香;丁春艳;周欣亮;刘丽华;孟君;单保恩;;蛋白激酶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对其磷酸化位点的分析[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李家亓;李英慧;赵彦艳;;乙酰化对DDAH2基因表达的调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西木;;氧气危机与低氧疾病:一氧化氮分子疗法[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8 马艳;吴胜举;;超声生物效应的现状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9 梁红茹;谭业平;顿灿;郭霄峰;;荧光素酶标记狂犬病毒rHEP-luc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乔婧娟;眭贤明;刘兢;;抗P185工程抗体的精细纯化[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孟军;美成功用鸡生产全功能人单克隆抗体[N];科技日报;2005年
2 衣晓峰 孙理;良好心态有助阻击癌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衣晓峰邋靳万庆;良好心态有助阻击癌细胞偷袭[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美科学家设计出“智能导弹”只杀癌细胞不损害健康组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彬;“毒剑”刺向癌细胞[N];科技日报;2005年
6 骏崖;美发现能杀死癌细胞的无害病毒[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毛黎 刘霞;癌细胞和干细胞或有相同起[N];科技日报;2011年
8 唐风;美学者发现肿瘤转移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记者白毅;中美学者发现癌细胞可能起源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夏洪平 译;免疫细胞将“上阵”治癌症[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林;pUDK-HGF相关药学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2 张静;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对CART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王美霞;U_1小核核糖核酸嵌合体核酶靶向抑制HCV表达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超;人CD2AP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晓梅;miR-873调控IL-17诱导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炎症与趋化因子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6 于乐成;脱氧核酶抗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朱晓燕;1.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导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易感化及其机制 2.糖皮质激素诱导细胞内PKCα蛋白增多的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王晓慧;1.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导致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增殖加快的分子机制 2.非基因毒应激对RhoB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李晓冬;TNFα或mmLDL对血管内皮细胞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王辉;在T淋巴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丽英;SV40增强子修饰的hTERT核心启动子靶向转录荧光素酶载体的构建和鉴定[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2 王逸麟;狂犬病毒糖蛋白衍生肽作为新型穿膜肽携带荧光素酶的入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卢珍玲;应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报告细胞系定量带细胞病毒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胡文秀;小鼠GSTK1基因启动子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范立北;膝关节TCL、FCL的解剖、X线和MR相关研究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董磊;PSCA-HSP70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的研究及小鼠前列腺肿瘤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贾俊双;慢病毒载体法制备双报告基因Fluc-mRFP转基因小鼠[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文巍;ALK1和ALK2在BMP9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琳;AP-2β和p53相互作用并调控CRYAB基因的转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小晔;HCV IRES翻译启动活性的细胞特异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8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67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