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选择一致性对结果评价的调节作用: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4-17 10:42

  本文选题:结果评价 + 选择一致性 ; 参考:《成都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选择行为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他人的选择行为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背景参照。个体与他人获得不同的结果反馈通常是由于两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行为。先前研究发现个体在评价自己的选择行为时,很大程度地受到与他人选择一致性的影响。那么,当选择行为导致的结果呈现时,选择行为的一致性是否会持续影响结果评价阶段的神经活动呢?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从时间维度上分离了选择行为和结果反馈,探讨了当被试主动做出与他人一致/不一致的选择行为(实验一)或看到他人做出与自己一致/不一致的选择行为(实验二)时,选择一致性是如何影响结果评价过程的。本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的创新研究,首次分离了选择行为和结果反馈两个阶段,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方式证明选择一致性影响结果评价阶段的脑机制。目的研究当被试主动做出与他人一致或不一致的选择行为或看到他人做出与自己一致或不一致的选择行为时,选择一致性如何影响结果评价过程的。材料与方法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将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进行多次叠加平均后的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当给予神经系统特定的刺激材料或者在大脑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大脑的相应部位将出现与刺激材料有固定锁时关系的生物电反应。诱发出的脑电信号具有特定的波形和电位分布特征,诱发事件与电位的潜伏期之间有严格的锁时关系。实验程序的编写及呈现采用软件eprime2.0完成。ERP记录与分析系统采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生产的脑电设备。该设备的EEG记录使用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接地点位于AFz点上,右眼外侧安置电极记录水平眼电(HEOG)。以左耳乳突为参考电极点,形成单极导联。结果实验一对实验一行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将被试做出与他人不一致选择的次数在全部试次中占的比例与随机概率50%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发现:被试做出与他人不一致选择的概率明显高于随机选择的概率:p=0.037,t(15)=2.28。对实验一差异反馈负波(differ-feedback related potential,dFRN)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与他人选择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5)=6.81,p=0.020,ηp~2=0.31。被试与他人做出一致性选择条件下的d FRN(-6.19±0.49μV)比被试与他人做出不一致选择条件下的d FRN(-4.93±1.11μV)更负。电极点的主效应显著,F(8,120)=3.44,p=0.030,ηp~2=0.19。事后比较结果表明,F1,Fz,F2点的峰值显著负于其他点。对实验一P3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结果反馈主效应显著,F(1,15)=7.08,p=0.002,ηp~2=0.32。有奖赏比无奖赏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有奖赏:8.39±1.60μV;无奖赏6.31±1.42μV)。电极点的主效应显著F(8,12)=9.65,p0.001,ηp~2=0.39。事后比较结果表明,P3波幅在P3,Pz和P4上的波幅显著小于其他点。实验二对实验二行为分析结果显示,被试按键选择反应时为1.71±0.92s。对实验二d FRN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18)=6.14,p=0.023,ηp~2=0.25。他人与被试做出一致性选择条件下的d FRN(-5.57±0.72μV)比他人与被试做出不一致选择条件下(-2.62±0.60μV)更负。电极点的主效应显著,F(8,144)=3.22,p=0.032,ηp~2=0.15。事后比较结果表明F1,Fz,F2和FCz点的波幅显著负于其他点。对实验二P3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18)=4.60,p=0.046,ηp~2=0.20。他人与被试做出不一致选择条件比他人与被试做出一致条件下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一致:6.13±1.73μV;不一致:7.23±1.83μV)。对实验二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他人与被试做出一致选择条件下的主效应显著,F(1,18)=13.77,p=0.002,ηp~2=0.43。选择不一致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选择一致诱发的波幅(他人与被试做出一致选择:2.65±0.91μV,他人与被试做出不一致选择:3.60±0.98μV)。反馈结果与电极点交互效应显著,F(8,144)=3.40,p=0.019,ηp~2=0.16。在Cz点,有奖赏结果比无奖赏结果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有奖赏:3.18±1.25μV,无奖赏:1.42±1.14μV,p=0.004)。在其他点上反馈结果的差异不显著(ps0.051)。结论脑电数据结果显示,无论谁先做出选择在结果评价的早期阶段,两位实验参加者做出了一致选择引发的d FRN大于不一致选择时引发的d FRN。而在结果评价的晚期阶段,只有当参加者先于他人做出选择时(实验二)选择一致情况下引发的P3和LPP大于不一致选择情况。数据结果支持我们的假设:选择一致性确实影响结果评价阶段的神经活动。在结果评价的早期阶段,一致的选择增大了消极反馈的神经活动,这表现为选择一致情况下增大的d FRN。结果评价的晚期阶段,当被试首先做出选择,之后假被试做出不一致的选择结果,一种负性情感——冲突感产生。因此,被试需要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加工这一冲突,以避免在未来行为中可能产生的冲突。这表现为,在一致选择情况下P3与LPP波幅的增大。这一研究结果从新视角证明社会背景信息影响结果评价阶段的心理活动。
[Abstract]:This research is a kind of innovative research on how to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e results .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consume more cognitive resources to process the conflict , so as to avoid possible conflicts in future behaviors .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民;金洪源;刘勇;;心理干预实验中的单个或少量被试小样本实验设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周涛峰,陈庆良;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研究——二值计分测验中估计被试的潜在特质水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闫凯;;我们为什么喜欢听新歌?[J];科学世界;2013年05期

4 李金;郭方方;邹枝玲;;想象抽烟对大学生烟民吸烟渴求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罗西;和你一样与众不同[J];科学与文化;2005年10期

6 蔡厚德;3H生物钟超日节律对图形命名测验一侧化效应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罗良;胡清芬;林崇德;陈桄;黄四林;;不确定监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8 蒋军;陈雪飞;陈安涛;;情绪诱发方法及其新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李付丹;孙睿杰;胡园园;简晓微;;读者情绪和主角情绪对记叙文理解的影响[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蔡厚德;两耳分听汉字测验中大脑机能优势加工的超日节律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骆方;;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作假的识别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戴海崎;周骏;刘声涛;;认知诊断两大基础研究及其发展述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刘拓;曹亦薇;戴晓阳;;不拟合被试对项目参数估计的影响及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裴利芳;;领域知识与自我解释策略间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金海洋;王哲;孙宇浩;;不同种系面孔的整体加工[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余军;周纪芗;;“一种多级评分模型及参数估计”的摘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丁秀峰;何蔚;;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人格持征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潘开祥;;4—10岁儿童理解辨别量词的动态特征[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郑雯;汪玲;方平;;调节定向、道歉信息框架对宽恕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上海之通人事测评技术研究所 孙黎明;评价中心的评价形式(一)[N];组织人事报;2002年

3 王新珠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平面广告的认知与偏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毛伟宾 于睿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们在用石器时代的大脑进行记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纾 李跃然 苏寅 饶俪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怕浪费心理或阻碍信息共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卫杰;先否定后表扬我们为何更高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远平;基于展开反应机制的计算机化自适应人格测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亮;客体操作场景中动作观察对客体可供性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印二威;诱发式脑—机接口的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郑昊力;信任、风险和社会偏好[D];浙江大学;2017年

5 高晓雷;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6 王丽君;错误后调整效应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探究[D];西南大学;2017年

7 刘成伟;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姜俊;自发式多分类脑机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崔潇潇(Xiao Carol Cui);金融素养、财务信息可读性与投资者决策[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李璜;死亡提醒对吸烟者吸烟态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媛媛;内隐幸福感及其与外显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关键;情绪对自主任务转换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3 江宜霖;孤独感个体对社交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5年

4 卢莉莉;生存加工优势的潜在机制:来自自我参照加工的证据[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亚玺;预警、视觉特征提示对短时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6 杨凤娟;多层次幽默理论的论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凯;消极情绪对走神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8 阮征;观点采择方式和采择对象规模对老年人内隐偏见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9 邓艳;女性的择偶复制:吸引力的间接推断与择偶意向的直接测量[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陈郭伟;面孔知觉中整体加工与异族效应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76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