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铵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增生
本文选题:甘草酸二铵 + 支气管哮喘 ; 参考:《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摘要】: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DG)对气道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既空白组、卵清蛋白+甘草酸二铵组(OVA+DG组)和卵清蛋白组(OVA组)。在干预75 d后处死小鼠获得肺组织标本,并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及气道上皮基底膜下胶原沉积测量。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α-SMA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HE染色发现OVA致敏和激发75 d后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且OVA组较OVA+DG组更加明显。Masson染色和基底膜下胶原沉积分析发现OVA干预后小鼠基底膜下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且OVA组较OVA+DG组增加更显著。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OVA干预后小鼠肺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加,而PPARγ表达则明显下降,但与OVA+DG组相比较OVA组α-SMA表达增加和PPARγ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DG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减轻OVA诱导的慢性哮喘导致的气道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基底膜下的胶原沉积。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DG) on airway remodeling. Methods Thirty male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lank group, OVA-DG group and ovalbumin group. After 75 days of intervention,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to obtain lung tissue samples, HE staining, Masson staining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under the basement membrane of airway epithelium were measure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伪 -SMA and PPAR 纬 were determin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HE staining revealed obvious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tissue of mice after sensitization and stimulation of OVA for 75 days. Compared with OVA DG group, OVA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OVA DG group. Masson staining and subbasement membrane collagen deposi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ubbasement membrane collagen deposi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OVA intervention in mice. The results of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伪 -SMA and PPAR 纬 in lung tissue of OV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VA DG group.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伪 -SMA and PPAR 纬 in OV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VA DG group, and the decrease of PPAR 纬 expression was more obvious in OVA group than in OVA DG group. Conclusion DG may allevi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airway myofibroblasts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under basement membrane induced by OVA induced chronic asthma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PAR 纬.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呼吸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103)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3JY0032)~~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少丹;阳隽;张世叶;田利奇;潘巧红;;茶碱对慢性哮喘和肺功能改善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朱涛;任旭斌;朱静;薄红;刘春涛;;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调节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构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侯长春;赵海金;蔡绍曦;刘来昱;沈湘波;莫冠文;;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4 李龙辉;李龙江;汤为学;左国庆;廖于;;甘利欣作用前后体外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甘油三酯水平变化及其可能作用机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长春;赵海金;李文军;蔡绍曦;;过氧化氢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主动释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2 黄艳媚;邱晨;;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3年18期
3 任旭斌;刘春涛;朱涛;;荷包牡丹碱对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及气道重构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4 朱少元;顾远平;;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09期
5 尤海章;周卫芳;季伟;刘芬菊;陈秋;金美芳;孙惠泉;张明芝;;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IL-1β表达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10期
6 陶哲;王文丽;崔振泽;;茶碱的作用机制及在哮喘中的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年06期
7 丁一;艾华;;γ-氨基丁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年01期
8 姚思英;;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96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年05期
9 张固琴;杨炯;李平;聂汉祥;赵杨;;血清HMGB1水平评价哮喘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年05期
10 李风森;张艳丽;徐丹;苏军;王惠妩;向阳冰;孙奇;;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荨麻疹黏膜免疫介质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敦强;HMGB1诱导免疫损伤致肺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天龙总黄酮的干预作用[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林晓冰;加味射麻止喘方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伟;分子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阮雪青;体外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和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静;神经生长因子对哮喘小鼠肺组织γ-氨基丁酸A受体表达及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李德炳;参蛤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杨蜜蜜;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改变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林峰;ADAM33表达量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生物力学属性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王治维;甘草酸二钾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郭凡溪;恩诺沙星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复方甘草酸单胺粉保护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付亮;蔡绍曦;赵海金;李文军;佟万成;;N-乙酰半胱氨酸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RAGE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君;龙朝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治[J];工企医刊;2004年05期
3 鲁晓岚;罗金燕;王文勇;李昂;张双保;杜文霞;胡长根;黄莺;耿燕;;TNFα、Leptin-Rb、NF-κB和PPAR-γ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3期
5 钟南山;;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研究重点及努力方向[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12期
6 黄萍,刘丽;甘草酸二铵和丹参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病[J];中南药学;2005年02期
7 汤为学,骆云鹏,王瑞雪;人实体瘤抗癌药物敏感试验MTT法的建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8 ;Effects of PPARg agonist pioglitazone on rat hepatic fibr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4年07期
9 Eric R Kallwitz;Alan McLachlan;Scott J Cotler;;Role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桐,刘世英,硕岭,胡仪吉,胡宗英,江载芳;支气管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J];免疫学杂志;1988年02期
2 严世英;关心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心理健康[J];学前教育;1998年12期
3 徐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4 王凤玲;;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J];小儿急救医学;2005年06期
5 施焕中;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的动物模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11期
6 殷刚;丁磊;刘秉锐;马玉林;范洪伟;付健;;甘草酸二铵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L-4/IL-8/TNF-α表达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7 傅振荣,马连美,张加林;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行为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5期
8 温丽华;郑素兰;邓运亮;徐令;;支气管哮喘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9 潘丽明;黄庆生;;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特征的对照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7期
10 何会霞;李自红;;支气管哮喘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芳;吴晓红;;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状况调查[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吴壮;罗永峰;徐军;;利用SMA-Cre/R26R转基因报告鼠建立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林红伍;;支气管哮喘转归及诊治原则的数轴系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乐晶晶;董竞成;蔡萃;崔琰;倪健;刘闰红;;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时彦玲;邓林红;;细胞外基质硬度对TGF2-β1诱导的支气管哮喘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宫兆华;董竞成;倪健;;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建立[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7 沈华浩;王绍斌;王苹莉;徐峰;李雯;黄华琼;;支气管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卫志华;;支气管哮喘——性格——遗传[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韦壮丽;;白细胞介素与疾病之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何韶衡;谢华;陈韩秋;林珏龙;;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的自我放大机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庆镐;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旭红;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干预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孙海文;糖皮质激素快速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的非基因组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迟磊;不同特性抗原对大鼠个体发育早期TH_1/TH_2亚群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4 李婷;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情绪、应对和生理反应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5 段熙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心理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婷;树突状细胞与上下气道炎症反应一致性的动物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7 鲁燕霞;幼年心理应激对支气管哮喘大鼠中枢与外周免疫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文;异种IL-5 DNA疫苗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刘文军;MMP-9、TNF-α表达与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一致性[D];泸州医学院;2010年
10 童志前;室内空气甲醛诱发气道高反应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01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80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