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模型与临床阳虚病人生化指标的类比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虚寒模型 + 阳虚病人 ; 参考:《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1期
【摘要】:目的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分析虚寒动物模型和临床阳虚病人生物学指标上变化一致性,综合评价氢化可的松模拟的虚寒状态动物模型。方法选择正常和虚寒模型SD大鼠各30只,健康人和临床阳虚病人各30人,放免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血清生化酶试剂法测定血糖(GLU)、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3、C4)、乳酸(LAC)等指标。将数据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比较各组分得分,并计算模拟度。结果虚寒动物模型在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物质能量代谢方面均和临床病人相似,其模拟临床的模拟度是60.3%。结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塑造的虚寒动物模型可一定程度上模拟临床的阳虚病人。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sistency of bi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animal model of deficiency cold and that of clinical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to evaluate the animal model of deficiency cold simulated by hydrocortisone. Methods 30 SD rats with normal and cold deficiency models, 30 healthy persons and 30 clinical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were selected. Radio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erum cortisol cortisone, triiodothyronine (T3), thyroxine (T4), thyrotropin (T4), thyrotropin (TSHN), serum biochemical enzyme 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lood glucose (GLU), serum triglyceride (TG), cholesterol (TCN), total protein (TP), Albumin (ALB), immunoglobulin (IgG), complement. C _ (3) C _ (4) C _ (4), lactic acid (lactic acid) and so on. After data standard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carried out to further compare the scores of each component and calculate the simulation degree. Results the immune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and substance and energy metabolism of asthenia cold animal model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linical patients, and the simulated degree of clinical simulation was 60.3%. Conclusion Hydrocortisone sodium succinate can mimic the clinical Yang deficiency patients to some extent.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07CB512605)
【分类号】:R-332;R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海霞;武建;;浅析主成分分析方法[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代永强;王联国;;蛙跳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及其在甘肃省主要城市国民经济综合指标评价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张仙茹;;主成分分析法的电子档案工作人员离职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4期
3 魏鹏;杨松;田国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全国森林火灾综合评价分析[J];绿色科技;2012年12期
4 李亮;白云涛;;江西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7期
5 张鹏;董玲;;基于因子-主成分回归分析的股价技术分析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霞;赵宇明;;基于特征的人脸分类算法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年04期
7 崔璇;武亮;;主成分分析(PCA)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9年04期
8 刘亚文;庞世燕;左志奇;;蚁群算法的建筑立面点云数据提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邱罗;广州薇甘菊空间分布预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娇艳;物流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梁丽娟;经编间隔织物的声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刘敬波;基于信息熵的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代永强;混合蛙跳算法的改进与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6 雷天云;应用微卫星DNA分析甘肃马鹿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海马鹿的亲缘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生旺;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魁武;王阶;朱翠玲;武继涛;方居正;;不同计量诊断对于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体征分析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05期
2 谌海燕;王阿丽;王云涛;;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3 孔林;霍清萍;李金菩;王宇新;梁芳;;1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胡雪琴;周昌乐;张志枫;李长军;;基于数据预处理的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12期
5 乔园园;杨玲;吴夏;张明涛;;舌色的模式识别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6期
6 骆文斌;吴承玉;;肺癌证素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霍清萍;孔林;王宇新;李金菩;王兵;梁芳;;多元统计方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年05期
8 严文娟;李刚;林凌;;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舌诊疾病识别的研究[J];红外技术;2010年08期
9 蒋海强;马斌;聂磊;李运伦;;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清样品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0年04期
10 樊千;薛建国;;阳痿中医分型证候标准量化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宗楷淇;王穆;张琪;巩芳;马增春;让蔚清;颜贤忠;高月;;环磷酰胺致血虚证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李黎;朱生j;孙永顺;;84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吴承玉;骆文斌;;肺癌证素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聂莉芳;韩东彦;余仁欢;于大君;孙红颖;王洪霞;林秀彬;张昱;徐建龙;;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类证候的分布研究[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白彦萍;曾绩娟;杨顶权;;血热型银屑病证候要素探源[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莺;;中医证候诊断之思考[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7 袁肇凯;田松;谭光波;毛以林;黄献平;卢芳国;胡志希;李杰;孙贵香;杨涛;;长沙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福凤;王忆勤;;在证候标准化研究中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沈勇;颜建军;王忆勤;许朝霞;刘国萍;夏春明;李福凤;燕海霞;郭睿;;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信息处理方法研究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志辰;张允岭;白文;曹晓岚;张玉莲;赵建军;陈志强;常富业;郑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压、体温联动变化与内毒损伤络脉证候特点相关性分析[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羽流(硕士研究生);夏季抓紧治冬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2 ;阴虚火旺型运动性失眠 中医辨证标准的调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张 纯;康复中的起居调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英钧;糖尿病肾病辨证方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田松;冠心病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3 甘慧娟;“咳嗽”的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韩立民;胃脘痛中医辨证规律与胃镜像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张海琴;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罗月中;IgA肾病中医辨证规律、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吕崇山;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8 马骁;强直性脊柱炎2218例临床资料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林士毅;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及与微观指标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陶秀梅;“肾阳虚”模型及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艳;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宋晓锋;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郭站利;脂肪肝并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谌海燕;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许继勇;高阶谱估计在脉象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6 王珍;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张海军;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高岗;肾虚证代谢组学及六味地黄汤的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刘相静;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症候“五脏痿”辨证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袁文婷;初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基础证候及其与四诊信息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4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83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