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副溶血性弧菌 + 分子马达 ; 参考:《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07期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分子马达技术的简便快速的分子分型方法,对携带和非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快速分类。【方法】以F0F1-ATPase为核心构建分子马达,以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dh、trh和种特异性基因tlh、toxR为靶基因设计4个探针。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探针与分子马达连接构建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对1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进行分类,并与PCR-电泳-凝胶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10株试验菌株中10株tdh阳性,0株trh阳性,而10株菌都携带tlh和toxR,与PCR-电泳-凝胶成像结果一致;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反应体系,且能够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识别,PCR-电泳-凝胶成像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pg/PCR反应体系。【结论】建立了基于分子马达的分子分型方法,能够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进行快速诊断,检测灵敏度比PCR-电泳-凝胶成像方法高了10倍,而且特异性非常高。该方法简便、快速、省时、省力,适用于地方疾控部门和口岸检疫部门的基层实验室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和流行病学溯源工作。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rapid molecular typing method based on molecular motor technology, and to classify virulent and non-virulent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rapidly. [methods] A molecular motor was constructed with F0F1-ATPase as the core. Four probes were designed using virulence gen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tdhtrh and species-specific gene tlhfthotoxin R as target genes. F0F1-ATPase molecular motor biosensor was constructed by connecting the probe with molecular motor by biotin-avidin system. Ten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were classified and compared with PCR-electrophoretic gel imaging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biosensors were studied. [results] 10 of the 10 strains were tdh positive and 0 were trh positive, while all 10 strains were carrying tlh and toxr,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PCR-electrophoresis gel imaging.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molecular motor biosensor is 1 pg/ reaction system. The detection limit of PCR- electrophoresis gel imaging method for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as 10 PG / PCR reaction system. [conclusion] Molecular typing method based on molecular motor was establishe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a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CR- electrophoretic gel imaging,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very high. T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It i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tracing the epidemiolog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the basic laboratories of local disease control department and port quarantine depart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11IK191,2012IK179)
【分类号】:R3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捷;顾德周;张惠媛;杨泽慧;王佩荣;张雷;齐玮;陈广全;乐加昌;;分子马达传感器对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2期
2 吕会田;张云;乐加昌;张仲伦;;旋转生物传感器高灵敏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8期
3 张捷;向丽萍;汪琦;张惠媛;张昕;王宇;顾德周;王佩荣;温铮;陈广全;乐加昌;;利用分子马达技术检测霍乱弧菌[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年06期
4 王璐华;宁喜斌;;副溶血性弧菌的温度预测模型[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5 蔡潭溪;蒋鲁岩;黄克和;;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和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02期
6 刘秀梅;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7 李薇薇;王晓英;郭云昌;;中国部分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年03期
8 杨芳;李秀娟;徐保红;;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和保守基因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居尔毅;宁喜斌;;副溶血性弧菌外膜蛋白的提取与免疫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2 金少华;徐粒子;;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与调查处置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3 顾冬花;;市售仔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J];山东畜牧兽医;2012年04期
4 茹慧萍;张雪琴;孟丽;任蕴慧;牛世文;;实验室质控在食源性疾病控制中的作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1期
5 罗兆飞;张为宇;杨得胜;;动物性食品中奇异变形杆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6 李娜;毛永强;;量子点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7 杜玉萍;陈清;柯雪梅;俞守义;;抗副溶血弧菌TLH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法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8 刘佛民;刘礼平;谭海玲;马聪;陈文胜;罗建波;;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06期
9 谢伟;周建孟;曹红宇;黄丹;;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10 夏玛丽;王复元;孟炜;胡俊;;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丽斌;周宸;林克冰;;几种养殖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2 刘佛民;刘礼平;谭海玲;马聪;陈文胜;罗建波;;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能力验证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何永盛;;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青;钟青萍;王丽;;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密霞;胡文祥;;瘦肉精对健康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儒刚;海产品中致病性副溶血弧菌PCR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及定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姬华;对虾中食源性弧菌预测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D];江南大学;2012年
3 混旭;荧光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秦迪岚;荧光纳米标记与编码技术用于几种重要病原菌检测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李研东;食品中弧菌免疫学筛检方法建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靳延平;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8 王培龙;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分子印迹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孙智勇;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0 蒋鲁岩;副溶血弧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群标;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鹏;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变形杆菌属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田长冬;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彭慧峰;副溶血性弧菌FlaE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D];暨南大学;2011年
5 林青;纳米材料结合竞争免疫法检测β-兴奋剂类兽药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陈小红;蛭弧菌4GM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相关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伟杰;蛭弧菌HKM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相关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明君;海洋弧菌复苏促进因子家族糖蛋白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丁久法;常见致病性弧菌的基因分型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10 郭倩倩;多重PCR技术和重组DNA技术在水产品安全中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彩云,蔡俊鹏,杨汝德,陈清,罗立新,吴后波,俞守义;双重PCR检测携带有tl和tdh基因的副溶血弧菌毒力菌株[J];水产科学;2004年05期
2 张艳红,吴延功,杜元钊,黄素珍;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1年02期
3 黄宏南,付武胜,林f清;高效液相色谱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鲜冻禽产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4 李博,李里特,辰巳英三,李再贵;豆腐(豆浆)中屎肠球菌生长的温度预测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蒋晨阳,石太生;正确认识盐酸克伦特罗的危害[J];青海草业;2002年02期
6 张清安,范学辉;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9期
7 李敏;李耘;韩北忠;;金华火腿中杂色曲霉的生长预测模型[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年11期
8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计融;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J];卫生研究;2004年06期
9 许龙岩,周宏斌,覃文,高东微,凌莉;多重PCR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03期
10 扈庆华,郑薇薇,石晓路,李庆阁,王冰,庄志雄,刘小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J];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植发;张勇;罗伟燕;刘奋;李波;刘哲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的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2 王红;黄彦;唐振柱;李秀桂;孙贵娟;吕素玲;黄立嵘;程国强;;携带双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tdh、trh基因分子特征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5期
3 苗艳芳;黎明;李涛;刁保卫;崔志刚;黄薇;孟建彤;阚飙;;脉冲场凝胶电泳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0期
4 董雪;王秋雨;金莉莉;李继耀;李欣;景怀琦;;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和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2期
5 胡薇薇;商晓春;帅慧群;;引起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5期
6 杨梦;程慧键;熊长辉;徐晓倩;陈福辉;刘晓青;周海建;袁辉;;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2期
7 杨芳;李秀娟;徐保红;;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和保守基因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8 李孝权,王鸣,易鸿,刘于飞,黄冰,周端华,莫自耀,欧忠辉,柴巧学,刘衡川,蒋力云,刘远;O139群霍乱弧菌地方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7期
9 陈琛;李承毅;;肠道病原菌的分子分型研究方法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年02期
10 展永,吴魏霞,赵同军,关荣华,梅俊平;分子马达不等间距四态跃迁模型[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碧霞;谭海玲;李柏生;何冬梅;马聪;刘美真;陈经雕;;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与散发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芳;巢国祥;黄金林;焦新安;;副溶血性弧菌系统性毒力基因及七个毒力岛的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经雕;邓小玲;柯碧霞;刘美真;谭海玲;柯昌文;李柏生;;羊种布鲁氏菌菌株分子分型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殷跃红;;肌球蛋白分子马达的多力场耦合机理分析[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李鹏;刘军;何永聚;冯书章;;猪链球菌2型新毒力基因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方艳红;孙裴;魏建忠;王桂军;李郁;;沙门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国忠;安敏飞;周成杰;汪一萍;鲁勇;应建飞;俞燕红;贺明阳;;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研究[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小燕;卓超;冯景宇;;低浓度乙醇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包景东;卓益忠;;分子马达的工作模型[A];Complexity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10 刘冬生;;核酸分子马达及器件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实习生 范毓蓉邋本报记者 贾婧;乐加昌:我的故事就是分子马达的故事[N];科技日报;2007年
2 汪夏;旅美中国学者用单个DNA分子制成分子马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记者 吴伟农;分子马达可造纳米机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胡连荣 编译;人类仿体内分子马达造芯片[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尤莼洁邋林环 梁建刚;“人机”冒险记[N];解放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贾婧邋实习生 范毓蓉;旋转分子马达与量子点技术结合有望出新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7 严飞;让人类拥有“诗意的安居”[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记者 钱铮;日本科学家开发“分子快递”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9 郭非;旅美中国学者敢为人先:首次制成单DNA分子马达[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平其能;纳米药物制剂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超;未知细菌病原体毒力、重组筛查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舒咬根;生物分子马达的定向输运机制及其ATP水解动力学[D];厦门大学;2004年
3 戴建君;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何培彦;伤寒沙门菌质粒pR_(ST98)和毒力基因spv对巨噬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李劲松;深部念珠菌的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阳爱国;伪狂犬病病毒主要毒力基因功能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薛利军;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基因mce1a侵袭性机制研究及微生物16S rDNAs快速分类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唐彩华;甲型肝炎病毒在人源二倍体细胞的分子进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江玲丽;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其重组菌构建与免疫原性[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韩英荣;非对称周期电场下分子马达定向运动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唐志君;肠道致病大肠杆菌致肠道外感染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增国;我国部分地区携带ystB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4 李蓝天;副溶血弧菌在逆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不同菌株生长速率特性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红卫;分子马达定向运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支联合;非平衡涨落理论用于分子马达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吴魏霞;分子马达四态随机跃迁定向运动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陈建才;伤寒沙门菌SNPs分子分型分析和鼠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胡锋;肌肉收缩与分子马达间的协作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清清;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516株与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56株毒力基因相关性与体内外表达差异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06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