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发布时间:2018-07-27 10:58
【摘要】: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方法 RT-PCR扩增弓形虫RH株速殖子ROP18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插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AH109菌株中,检测诱饵载体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胚胎脑cDNA文库中筛选与ROP18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结果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ROP18,ROP18具有自激活功能。用ROP18~(25-25lan)为诱饵,筛选获得一系列与ROP18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DNA损伤特异性结合蛋白1(DDB1)、torsin A相互作用蛋白1(TOR1AIP1)、整联蛋白β1(integrinβ1)、溶质运载蛋白3(SLC3A2)、酪氨酸硫化转移酶2(TPST2)、Derl样域家族成员2(DERL2)和OCIA结构域蛋白1(OCIAD1)。结论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与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相互作用的多种宿主蛋白。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host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toxoplasma virulence factor ROP18 by yeast two-hybrid method. Methods Toxoplasma gondii RH strain Toxoplasma gondii Toxoplasma gondii RH strain tachyzoite ROP18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RT-PCR. The amplified product was digested by double enzyme and inserted into yeast two-hybrid bait vector pGBKT7.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introduced into yeast AH109 strain to detect the nontoxicity and self-activation of bait vector. Yeast two-hybrid system was used to screen host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ROP18 from human embryonic brain cDNA library. Results the decoy vector pGBKT 7-ROP 18 has self-activation function. Using ROP18 ~ (25-25lan) as bait, A series of host proteins that interact with ROP18, such as TOR1AIP1 (TOR1AIP1), integrin 尾 1 (integrin 尾 1), solute transport protein 3 (SLC3A2), tyrosine sulphide transferase 2 (TPST2), DERL2 and OCIA domain protein 1 (OCIAD1),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several host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toxoplasma virulence factor ROP18 were screened by yeast two-hybrid technique.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省部级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1864,30801329)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No.131033) 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No.10040606Y19)~~
【分类号】:R3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丽;段小红;才华;李勇;柏锡;纪巍;季佐军;朱延明;;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AtbZIP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年11期

2 徐玉金;姜昌丽;张存;秦鑫;李萌;郝强;李维娜;张伟;张英起;;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Foxp3△2相互作用蛋白[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7期

3 黄轶;曾昭淳;;应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鉴定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TIP60β相互作用蛋白[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4期

4 李彦姝;李晓东;吴怡;李丹妮;李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Pak4相互作用蛋白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罗秀金,丁贞英;23例弓形虫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年05期

6 程彦斌;弓形虫病实验诊断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6年05期

7 赵艳军,李丙午,刘群,贺耀亮;儿童弓形虫病141例临床分析[J];人民军医;1996年03期

8 吕元聪;IHA诊断弓形虫病的几个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J];广西预防医学;1998年01期

9 周永安;弓形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5期

10 徐凤全,林玲;我国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希萌;卢致民;向梅;刘贤勇;索勋;;吉林和河北地区人群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艳华;殷宏;张德林;付宝权;;弓形虫抗原表位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熊冰清;程健曦;赵永娟;周艳琴;赵俊龙;;利用rBAG1间接ELISA方法鉴别诊断慢性弓形虫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丽霞;李吉平;金洪涛;商立民;魏峰;刘全;;基于MALDI-TOF MS血清多肽图谱的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殷国荣;杨亚波;孟晓丽;刘成芳;;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隆柏;熊杰伟;黎贵祥;张步伍;魏宏;庄向生;;福州某猪场猪弓形虫病的诊治[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疫病防治与人类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曾艳波;朱顺海;韩红玉;董辉;姜连连;赵其平;马卫娇;程军;黄兵;;抗急性弓形虫病药物疗效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兴全;周鹏;周东辉;林瑞庆;宋慧群;;我国人畜弓形虫病的流行概况及危害[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睿麟;蔡金山;赵全邦;胡广卫;李静;李连芳;马占全;袁友贞;陈辅君;潘雪英;;青海省德令哈地区牛、羊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引洁;吴文学;贺国强;;弓形虫病的诊断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轶南;弓形虫病 危及胎儿健康[N];保健时报;2005年

2 王志海 邵芹;犬弓形虫病[N];中国畜牧报;2003年

3 临城县畜牧局 李路民;猪得弓形虫病 吃了猫的亏[N];河北科技报;2002年

4 小郭;弓形虫病危害不轻[N];中国商报;2000年

5 方芳;怀孕前,如何预防宠物病?[N];健康时报;2005年

6 戴培红;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高社朝;猪高烧不退 没准是弓形虫病[N];河北科技报;2002年

8 刘延年;家畜弓形虫病的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9 连孝华;孕妇玩猫狗易危害胎儿[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记者 周俏春;专家敬告:“准妈妈”慎养猫[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浩;弓形虫—伪狂犬病毒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月;应用三种抗原的弓形虫流行病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广会;弓形虫蛋白酶的鉴定及免疫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高衍昆;人hPFTAIRE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谭峰;弓形虫核苷三磷酸脱氢酶功能分析及疫苗候选靶标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司进;弓形虫病免疫诊断及靶向生物治疗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7 禹海杰;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IMP1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申海莲;SGT及其相关蛋白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刘萍;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 Ⅱ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林杰;弓形虫鸡尾酒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锦乾;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铜绿微囊藻生物钟蛋白KaiA的相互作用蛋白[D];厦门大学;2006年

2 柳文清;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IEX-1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董永恒;EDAG相互作用蛋白THAP11 对NF-κB活性的抑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周蕾;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ER相互作用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5 高俊伟;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及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许鸿志;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TFF3相互作用蛋白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佳;酿酒酵母Png1p在酵母体内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卢雅丕;人三叶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的筛选[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詹晓娟;胃癌细胞CDNA文库中三叶因子2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筛选[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振;我国部分地区水生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7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147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