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一种改良的恶性疟原虫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分离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7-28 08:44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恶性疟原虫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分离方法,并对分离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分别用含不同盐浓度的裂解缓冲液和不同研磨次数提取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并利用针对不同组分特异性蛋白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分离效果。结果含50mmol/L NaCl的裂解缓冲液和研磨100~150次为分离核蛋白和胞浆蛋白最佳条件,恶性疟原虫醛缩酶胞浆蛋白和组蛋白3核蛋白的抗体Western blot、抗GFP抗体Western blot及活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均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恶性疟原虫核蛋白和胞浆蛋白的分离方法(裂解液盐浓度为50mmol/L,研磨100~150次),为研究恶性疟原虫蛋白的胞内分布以及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improve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nucleoprotein and cytosolic protein from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 to analyze and identify the components of the proteins isolated from Plasmodium falciparum. Methods the nucleoprotein and cytosolic protein were extracted with different salt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 grinding times respectively. Western blo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the antibodies against different component specific proteins. Resul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separation of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proteins were the cleavage buffer containing 50mmol/L NaCl and 100m lapping. The antibodi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aldolase cytosolic protein and histone 3 nucleo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ti GFP antibody Western blot and living cell immunofluorescence. Conclusion A fast method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ive isolation method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nucleoprotein and cytosolic protein (50 mmol / L lysate salt concentration, 150 grinding time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for studying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protei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7138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分类号】:R38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军;沈燕;李英辉;刘学武;黄豫晓;梁姣;刘文文;赵亚;;麦胚系统真核表达小鼠伯氏疟原虫TIP样蛋白的实验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润;恶性疟原虫野生株致病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艳;金戈;张亮;马丽华;李文娟;邓婧;黄荣忠;房亮;谢鹏;;抗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2 张德礼;;狂犬病病毒保护性抗原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5年03期

3 黄长形!710038,HAHN Y S;丙型肝炎病毒核蛋白与转录调节因子NFAT1C和YY1的结合位点分析[J];肝脏;2001年S1期

4 楚琰;李璞媛;李凯;胡刚;吴兴安;张芳琳;白文涛;张亮;王海涛;徐志凯;;汉坦病毒G1S0.7嵌合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7期

5 傅海静;凌世淦;张贺秋;;通用流感疫苗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1期

6 刘健毅;傅燕;董红军;胡逢蛟;张姝;高红;焦素黎;陈科杰;;宁波市麻疹野毒株N基因片段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2期

7 马一君;李雪莲;胡军;付庆;杜献堂;;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8 周世力;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质谱鉴定[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杨卉娟;陈俊英;孙明波;张新文;钱源;段骞;王东宝;姜述德;廖国阳;李卫东;;狂犬病毒aG株核蛋白和糖蛋白双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张艳丽;王斌;丁守怡;钱冬萌;闫志勇;宋旭霞;;汉滩病毒截短S基因重组梭菌载体构建及表达[J];生物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美亮;朱勇;王九平;李永明;金伯泉;;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2 王涛;李建东;刘峰;梁米芳;;抗汉坦病毒核蛋白细胞内抗体抗病毒作用的研究[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潘蕾;白雪帆;黄长形;李光玉;;HFRS患者汉滩病毒核蛋白特异性CTL克隆的建立及其初步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平忠;白雪帆;陈延平;;汉坦病毒核蛋白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裕华;解力;赵世立;汪天虹;;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主要免疫活性位点的质粒载体构建[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6 王平忠;于海涛;张野;白雪帆;;汉坦病毒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孟祥芝;王芹;李德新;;应SPR/BIA和MALDI-TOF MS发现HUVEC中与汉坦病毒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智勇;;流行性感冒疫苗的现状[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寇毅;李彤;庄辉;;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培养[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明;蒋国润;周东霞;王玺;李冰香;黄小琴;史荔;褚嘉yP;;HIV1型C/B亚型DNA、MVA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策略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丽新;陶一之找到H5N1病毒弱点[N];健康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强;陶一之:斗法流感病毒[N];科技日报;2007年

3 张中桥;NDRG2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陈立希;英研制超级疫苗,一针终身抗流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特约记者 曾利明;禽流感疫苗实验免疫效果明显[N];医药导报;2006年

6 海文;日本研究发现丙肝病毒利用肝细胞脂肪滴增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郑灵巧;我国首次发现棕背■携带北海道病毒[N];健康报;2007年

8 肖永红;细菌为啥会耐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徐述湘;领异标新看今朝[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李丽静;SARS病毒可能早已独立存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沙;缺失突变HCV核蛋白DNA免疫效果的初步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刘合宾;汉坦病毒疫苗株Z10(HINV)与Z37(SEOV)核蛋白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熊成龙;中国狂犬病毒的遗传学特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4 王美亮;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郑兰艳;汉坦病毒核酸疫苗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梁峰;电离辐射诱导T淋巴细胞损伤的核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瑞;JWA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碱基切除修复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芳琳;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0.7Kb片段嵌合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免疫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唐青;狂犬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抗原性分析及糖蛋白基因遗传变异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10 黄长形;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_1和G_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表达产物免疫原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一君;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郑州大学;2005年

2 沈才飞;不同缺失突变的丙型肝炎病毒核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朱函坪;汉坦病毒N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IgM直接捕捉ELISA的建立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4 钟利;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魏鹏飞;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D];新疆大学;2009年

6 匡海门;编码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艳丽;汉坦病毒核蛋白重组克隆构建及在梭菌栽体中的表达[D];青岛大学;2008年

8 周欣;汉坦病毒S片段编码产物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佳;应用蛋白芯片和免疫PCR技术高效检测汉滩病毒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年

10 杜劭君;一种新的肝再生刺激因子HPPCn的克隆、表达、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149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149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