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背伸作用的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4 18:45
【摘要】:目的为解决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后出现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畸形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寻找解决办法。方法在15具尸体手标本上,使拇指处于对掌位时,测量拇指指骨间关节在拇短展肌未切断及切断两种情况下的自然屈曲角度;同时,通过外力作用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分别屈曲处于45°及60°时,分析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结果拇指处于对掌位时,拇短展肌在未切断及切断两种情况下,拇指指骨间关节自然屈曲角度分别为(13.30±2.13)°及(24.03±1.25)°;同时,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处于45°时,所用外力分别约(0.50±0.08)N及(0.22±0.07)N,而使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处于60°时,所用外力分别约(1.48±0.09)N及(1.15±0.04)N。结论拇短展肌对拇指指骨间关节主要起背伸作用,因此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时,应同时重建拇短展肌功能,才有可能纠正在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后出现的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畸形。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atomical basis for solving the flexion deformity of interosseous joint of thumb and phalanx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thumb and palmar function with pectoralis minor muscle transplantation and to find a solution. Methods the natural flexion angle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measured in 15 cadaveric hand specimens when the thumb was in the opposite position, and the flexion angle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measu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cutting off and cutting off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 The effect of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on th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analyzed when the flexion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at 45 掳and 60 掳respectively by external force. Results the natural flexion angles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ere (13.30 卤2.13) 掳and (24.03 卤1.25) 掳respectively when the thumb was in the opposite metacarpal position, and when the flexion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45 掳, the flexion angle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13.30 卤2.13) 掳and (24.03 卤1.25) 掳, respectively. The external forces were about (0.50 卤0.08) N and (0.22 卤0.07) N, respectively. When the flexion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thumb was at 60 掳, the external forces were about (1.48 卤0.09) N and (1.15 卤0.04) N. Conclusion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orsal extension of the interosseous joint of thumb and phalanx,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function simultaneously when transplanting the pectoralis minor muscle to reconstruct the function of thumb. It is possible to correct the flexion deformity of the interosseous joint of thumb and phalanx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umb-to-palm func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1232)
【分类号】:R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庄永青;熊洪涛;付强;姜浩力;傅小宽;杜冬;童静;;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2 熊洪涛;庄永青;傅小宽;杜冬;童静;姜浩力;付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1期

3 付强;庄永青;傅小宽;熊洪涛;杜冬;童静;姜浩力;;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06期

4 常丽鹏;庄永青;熊洪涛;付强;姜浩力;方锡池;;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神经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翼;;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1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7期

2 王勇;;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3 谢贵杰;胡召云;;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病损[J];安徽医学;2009年07期

4 程翰林;黄顺水;方兵;吴昊;章宇翔;姚小波;胡光峰;沈武松;;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5 赵遵江;薛忠信;张保德;章荣涛;刘勇;任少强;梁其国;;中指尺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6 俞胜宝;胡四生;汪炜;凌健;严清;李徽;;Ⅰ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16例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8期

7 周宇;周环玉;欧阳龙;;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89例报道[J];安徽医药;2010年08期

8 刘亚平;张玉期;庞遵平;;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J];安徽医药;2010年10期

9 朱正兵;;解剖型髁支撑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年10期

10 章国跃;孙道平;;记忆合金髌骨爪合中药外洗治疗老年髌骨骨折2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光勇;江政洪;黄夏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比较[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金莲;;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A];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暨中西医骨伤护理研讨观摩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耿双杰;李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A];2013年河南省中风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赵再兴;梁定顺;张宁;;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体会[A];宁夏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牟明威;BMP_2应用于人工关节非骨水泥固定方法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汪方;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3 肖文峰;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5 郭磊;汽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的仿真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盛伟超;髂骨螺钉骨性通道的临床解剖学、三维重建图像及毗邻血管、神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邹煜;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练习过程的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张广英;高频超声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系列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可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5年

2 齐超鹏;经踝前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行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赵忠磊;大块髂骨植入锁骨解剖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鹏;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对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徐文彦;DHS、PFN和解剖钢板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黄启权;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卫志强;开放手术与关节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朱玉辉;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近中期临床疗效[D];吉林大学;2011年

9 魏亮;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想;复合rhBMP-2磷酸钙骨水泥骨修复材料对缺损骨再生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薛黔,谢鹏;胸小肌构筑特点和肌内外神经分布及临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03年03期

2 张世琼,裴福兴,黄富国;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J];四川医学;2000年05期

3 江华,刘安堂,张盈帆,吴包金;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形态的演变[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4 刘旭东;曾炳芳;;功能性游离肌肉移植在上肢功能重建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5 庄永青;熊洪涛;付强;姜浩力;傅小宽;杜冬;童静;;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6 罗少军,郝新光,李越,何冬诚,汤少明,,梁文波,颜大胜;跨面神经结合胸小肌游离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畸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4年03期

7 朱盛修,李静东,王岩,宋守礼,黄钢,李主一;显微外科技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年01期

8 范飞,严义坪,滕东明;胸大肌腹部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2期

9 熊洪涛;庄永青;傅小宽;杜冬;童静;姜浩力;付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付强;庄永青;傅小宽;熊洪涛;杜冬;童静;姜浩力;;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昆;张永红;牛金亮;田有勇;许钰;庄水龙;;基于MRI的人体指骨间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09期

2 ;外科、骨科[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3 王海明;范存义;姜佩珠;蔡培华;曾炳芳;;钩骨腕掌关节移位重建指骨间关节的解剖学基础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4 郭炜,张峰;中指指浅屈肌腱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年03期

5 卢海瑛;激光治疗关节炎[J];新医学;1980年09期

6 陈利荣;益广仁;;攀岩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年07期

7 黄潮平;;肢端黑变病[J];皮肤病与性病;1983年Z1期

8 刘正湘;;与服用苯巴比妥有关的双侧肩—手综合征一例[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86年02期

9 周黎明!315040,章伟文!315040,薛建波!315040,费剑荣!315040;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整复方法探讨[J];宁波医学;2000年05期

10 刘成,宋建东;多发腱鞘巨细胞瘤一例[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艳;路明晶;;攀岩运动安全防范措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如龙;基于压力分布的工具手柄抓握舒适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1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201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