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信号系统对小鼠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调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蕾;张良成;郭永正;;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9期
2 彭敏,朱熊兆;心理应激与突触可塑性[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衰老从40岁开始[J];生物学通报;2004年08期
4 沈方,张晓明,朱f^;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4年05期
5 孙树敏;刘皓;;神经生长相关蛋白与突触可塑性[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毛慕华;刘宗生;胡江元;;长时程突触可塑性中的突触标识[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7 席艳;万建华;邓锦波;;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和体视学测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8 肖胜;章军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9 冯波;胡鹏;王蓉;;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涛;;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神经振荡和信息流研究(英文)[J];生理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慧;王青云;;突触可塑性影响下的第一类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分析与放电转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吴鹏飞;胡壮丽;杨远坚;王芳;陈建国;;巯基化合物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董智强;陈旭;曹立梅;;神经激肽B1受体与突触可塑性[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建国;王芳;胡壮丽;王伟;吴文宁;;能量代谢调节激素对离子通道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5 吴正治;李明;李映红;张晓丽;贾秀琴;陈蔓茵;;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电镜定量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贺文彬;张俊龙;陈乃宏;;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雍政;颜玲娣;宫泽辉;;噻吩诺啡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8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贾旭;严京;王永炎;;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前胜;董胜璋;陈学敏;;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学习记忆[A];2003年全国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成都军区总医院 张虎军;大脑越用越灵有科学依据[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炜彦;Aβ损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姚高毅;二氧化硫诱导学习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阻断MAGL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郭琳;PM_(10)及其代表性多环芳烃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其分子机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丹;褪黑素2受体、糖原合酶激酶-3、蛋白磷酸酯酶-2A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耿媛;高频rTMS改善老龄相关认知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及相关代谢物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张斌;Shp2活性在突触可塑性中的调控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关心;Lgr4基因敲除鼠共济失调及小脑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熊欢;多巴胺信号系统对小鼠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调控[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苏立达;小脑浦肯野细胞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若干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史学锋;阈下神经活动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静静;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治疗前后突触素调节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特征[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王玮;一种融合多种可塑性的脉冲神经网络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金霞;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美丽;基于突触可塑性的兴奋性—抑制性平衡及放电率自稳态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菊;双受体激动剂CI-1206在Aβ1-42所致小鼠空间记忆障碍和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孙婷婷;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高龄生育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霍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D];延安大学;2016年
8 付静璇;自噬对Melamine引起的大鼠认知与突触可塑性的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南开大学;2016年
9 王韶莉;海马CA1区局灶性缺血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杨波;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3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32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