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安全性评价及脾虚证TS小鼠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9-08-03 08:49
【摘要】: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以运动性抽动(motor tics)和(或)发生性抽动(vocal tics)为特征。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增高,以及对患儿的心智发育和人格塑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常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等治疗药物在服用后可能出现一系列锥体外系反应,使得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不能坚持治疗,导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青年教师项目资助下,以TS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健脾止动汤安全性评价的临床研究,及脾虚证TS小鼠模型的基础研究。导师王素梅教授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出发,以中医理论“扶土抑木,平衡阴阳”为治疗原则,临床应用自拟方健脾止动汤治疗脾虚肝亢证TS患儿,经临床实疗效显著。但由于TS的易复发及长时程性,临床用药时间往往较长,其安全性尚待系统评价。本课题探讨评价健脾止动汤应用12周的安全性,为其新药开发奠定临床应用基础。既往课题组对健脾止动汤治疗TS的神经生化学机制研究以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诱导的TS模型鼠为基础,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STC)回路中的神经递质入手,探讨健脾止动汤对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Y-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及其受体的影响。但在研究中发现,疾病动物模型难以全面客观体现证候特点、无法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等问题逐渐凸显。构建TS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必然趋势。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中医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概述疾病动物模型、证候动物模型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等中医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综述二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西医研究进展概述西医对TS的流行病学、病因、治疗等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临床研究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安全性评价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连续治疗脾虚肝亢证TS患儿12周的安全性。方法比较91例脾虚肝亢证TS患儿口服健脾止动汤12周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抗链"0" (ASO)的变化。结果1例患儿出现肝功能ALT、AST升高,91例患儿肾功能Cr、BUN在治疗后无升高,Cr在疗后降低者高达86例,占到94.5%。ASO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人数明显下降。结论健脾止动汤治疗脾虚肝亢证TS 12周,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有着较好的安全性,且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链球菌感染,减少反复。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实验一 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 探索建立脾虚证TS小鼠动物模型,初步了解该脾虚模型的一般特征,为进一步探索该模型的生物学特点及健脾止动汤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病证结合模型。方法 3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脾虚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组小鼠腹腔注射IDPN,350mg·kg-1·d-1 (IDPN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50倍,17ml·kg-1·d-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天。从腹腔注射IDPN造模之日起,予脾虚组小鼠番泻叶颗粒剂溶液灌胃,20ml·kg-1·d-1(番泻叶颗粒剂温水溶解,1g·ml-1),连续8天。观察小鼠活动、形态、毛色、饮食、排便及腹形、体表被毛性状等变化。通过自主活动计数、刻板运动评分、体重、食量、大便粒数、胸腺及脾脏指数、胃泌素、D-木糖等指标对脾虚证TS小鼠进行评价。结果 模型组、脾虚组小鼠造模后在相同的时间内活动路程及平均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且2组之间刻板运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脾虚组、模型组小鼠体重增加缓慢,脾虚组更为明显,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小鼠的食量在同时间节点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相比均有降低,尤以造模后第一周明显,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在造模后大便颗粒数基本相等,随着时间的延长,从第14天起开始,脾虚组一只小鼠死亡,大便颗粒数仍呈较高幅度的增加。3组小鼠之间相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胃泌素、D-木糖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R小鼠腹腔注射IDPN 350mg·kg-1·d-1所诱导的TS模型稳定,表面效度良好,可维持较长时间(至少1个月)。结合浓度为1 g/ml的番泻叶颗粒剂溶液20ml·kg-1·d-1灌胃,抽动症状稳定,具有脾虚证的某些症状,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脾虚证TS的表面效度,但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尚有差距。实验二 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小鼠模型的比较目的 比较腹腔注射IDPN结合大黄、番泻叶灌胃所建立的两种脾虚证TS小鼠模型,选择较优的造模方法。方法 36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大黄组、番泻叶组。3组小鼠腹腔注射IDPN,350mg·kg-1·d-1(IDPN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50倍,17ml·kg-1·d-1),连续8天。从腹腔注射IDPN造模之日起,大黄组小鼠予大黄颗粒剂溶液灌胃,50ml·kg-1·d-1(大黄颗粒剂温水溶解,1g·ml-1),连续8天。番泻叶组予番泻叶颗粒剂溶液灌胃,50ml·kg-1·d-1(番泻叶颗粒剂温水溶解,1g·ml-1),连续8天。观察小鼠活动、形态、毛色、饮食、排便及腹形、体表被毛性状等变化。通过刻板运动评分、胸腺及脾脏指数、胃泌素、D-木糖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大黄组、番泻叶组小鼠除抽动、旋转行为外,出现体重增加缓慢,食量下降,肛门轻微污秽,大便粒数增多等脾虚症状,具有脾虚证TS的表面效度。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小鼠脾脏指数、D-木糖浓度均明显降低,番泻叶组仅D-木糖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R小鼠腹腔注射IDPN 350mg·kg-1·d-1结合浓度为1g·ml-1的大黄颗粒剂溶液50ml·kg-1·d-1灌胃建立脾虚证TS模型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脾虚证TS的表面效度及结构效度,且优于番泻叶颗粒剂溶液50ml·kg-1·d-1灌胃所致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7.7;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苏冬,周冬枝;脾虚证本质的研究现状[J];陕西中医函授;2002年01期

2 王晔,王建伟,王纪元,牛英才;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探析[J];中医药学报;2005年03期

3 陆佰荣;侯魁元;;实验性脾虚证大鼠消化酶的变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聂建华;孙世发;;中医脾虚证的近10年相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年01期

5 孔令彪;陈阳;李颖;;绝对脾虚与相对脾虚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年11期

6 郑雅;刘冬梅;;酶学在脾虚证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2年04期

7 陈玉龙;符仁;刘学俊;岳静宇;刘紫阳;;脾虚证症状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医学报;2013年01期

8 郑永峰;杨维益;;脾虚证现代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1988年03期

9 邱向红;邓铁涛;王建华;劳绍贤;;脾虚证计量诊断的探讨[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10 杨雨田;郝玉明;;脾虚证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金敬善;;脾虚证研究的三个层次[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孙丰雷;程益春;;脾虚证与内分泌功能异常[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潘德军;;儿童唾液淀粉酶活性与脾虚证的关系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达理;;脾虚证现代研究的一点意见[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合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体会[A];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邱根全;旷欲胜;;脾虚证的免疫学基础[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学彰;;脾虚证的肿瘤患者免疫机制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聂克 王建华 王汝俊;胃泌素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赵玉华;脾虚辨治[N];健康报;2005年

3 林炳辉;方素钦;叶盈等;“脾虚及肾”理论有客观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张东明;抗炎后脾虚证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6 常宇;能定能应谓之成[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赵玉华;脾脏虚弱对证下药[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脾虚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升;脾虚证线粒体氧化损伤以及线粒体基因及其表达改变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卓缘圆;电针对脾虚证幼鼠中枢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杨泽民;脾虚证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益宏;脾虚证与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及胃泌素和ATP酶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黄穗平;脾虚证胃动力障碍的ICC特征及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聂建华;基于方剂数据分析方法的脾虚证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自佳;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安全性评价及脾虚证TS小鼠模型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天天;脾虚证患儿影响因素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王新芳;脾虚证亚型及其与脾虚多指标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王小荣;脾虚证与胰岛A细胞变化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张艳;脾虚证亚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赵振霞;从心理脾调治脾虚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6 邹永杰;基于特征提取的分类集成在脾虚证诊断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霞;实验性脾虚证大白鼠的酶组织化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8 李刚;脾虚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功能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赵俊玲;耳穴压籽联合中药治疗对中晚期肿瘤脾虚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士维;中国恒河猴脾虚证艾滋病动物模型先天免疫因子MBL和α-防御素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2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522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